資源描述:
《《六國論》復習導學案含答案》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高三語文文言文復習導學案《六國論》復習導學案一.復習要點1.作者及歷史背景 蘇洵(1009-1066),北宋文學家,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號老泉(其家有老人泉,梅堯臣曾為之作詩,故自號)。年二十七始發(fā)憤讀書。教二子讀書。嘉祐間(1056)攜二子軾、轍至京師(軾、轍于嘉祐二年(1057)三月仁宗殿試,同科進士及第。軾22歲,轍19歲),翰林學士歐陽修得蘇洵文二十篇,薦于宰相韓琦,授秘書省校書郎。蘇洵為文語言明暢,筆力雄健。與其子軾、轍合稱'三蘇',俱為列入'唐宋八大家'。其著作有《嘉祐集》。本文選自《權書》(共政論與史論十篇,此為其八)。戰(zhàn)
2、國時,秦于商鞅變法后日強,而六國由于因循守舊,政治混亂而相對衰落,在秦的軍事和外交攻勢下,只能紛紛割地求和終至滅亡。宋朝鑒于唐末藩鎮(zhèn)割據,五代(梁、唐、晉、漢、周)軍人亂政,采用中央專制集權政策,軍權、財權、人權都歸中央,將帥無自主之權,這樣雖杜絕了軍閥擁兵作亂,但也造成了軍事上衰頹。遼(契丹(古族名,古國名)東胡人所建國家,今遼河上游一帶)、西夏(黨項羌(羌,古族)所建之'大夏',今寧、陜、甘西北部)侵擾,宋軍敗多勝少,政治外交于是更軟弱,'澶(chán)淵之盟'(澶淵,古地名,今河南濮陽縣西北)歲輸遼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后遼向宋索地(索
3、晉陽(今太原)、瓦橋(河北雄縣)以南十縣地),無奈宋又加歲銀十萬兩,絹十萬匹。西夏王李元昊上書請和,宋答應每年給銀十萬兩,絹十萬匹,茶三萬斤。蘇洵此文正是借論六國賂秦招致滅亡這一點(古人論史事不一定很全面,主要在于立論有據,言之成理。'六國滅亡在于賂秦',此不免片面),批評宋朝賄賂遼、西夏以求茍安的不當,主張任用謀臣奇才而奮起抵御外侮。此文文筆縱橫恣肆、簡勁切洽,是議論文之典范。二、課文內容簡講1、課文共5段,可根據論證過程分為三部分。(1)第一部分(1段引論)提出中心論點:'六國破滅,弊在賂秦';并把它化為兩個分論點:一是'賂秦而力虧,破滅
4、之道也',二是'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寫法:開宗明義,正見胸有成竹;要點已定,可作論述依據。應該學習這種寫法。(2)第二部分(2-3段,本論)論證中心論點,從論證兩個分論點來論述。第2段:論述割地賂秦之害:割地賂秦使秦獲地比戰(zhàn)攻更多,而欲望永不滿足,諸侯因割地賂秦而弱,至于破滅。--論證'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論證方法:例證法(小則獲邑,大則得城,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引證法(以地事秦……火不滅)。第3段:論述六國不合力抗秦導致破滅:韓、魏、楚割地賂秦,齊附于秦,燕趙孤危戰(zhàn)敗而亡。--論證'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
5、能獨完。'論證方法:例證法(齊附于秦、燕趙用兵后亡),對比法(附于秦之非--用兵之效)(3)第三部分(4-5段,結論)申明結論,點出主旨: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第4段:并力抗秦可抗秦,為秦人積威所劫而趨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第5段: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更不應當--諷喻宋不要重蹈六國破滅之覆轍。2.文章主旨和寫作特點(1)主旨文章論述六國滅亡的原因在于賂秦,賄賂敵國就增強了敵人的力量,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必然招致滅亡。以此諷喻宋朝以六國為鑒,不為遼、西夏積威之所劫,應奮起抵御外侮。(2)特點①論證透徹,結構嚴謹7高三語文
6、文言文復習導學案 ┏1.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 六國破滅,弊在賂秦┫ ┗2.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Y構:分別論述分論點:引論--本論--結論。②語言運用特色,氣勢雄健。有對偶句,排比句,有引用、設問、比喻等。六國論、阿房宮賦一、基礎知識回顧:??1.解釋下列句中的“以”字的異義或用法。??①不賂者以賂者喪()②秦以攻取之外()??③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④舉以予人,如棄草芥?()??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①六國互喪,率賂秦耶()??②蓋失強援,不能獨
7、完()??③與嬴而不助五國也?()④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⑤勝負之數,存亡之理()??3.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詞語并解釋。??①蓋失強援,不能獨完()②能守其土,義不賂秦()??③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⑤日削月割,以趨于亡()??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古今異義的詞語。??①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古義:今義:??②思厥先祖父。古義:今義:??③至于顛覆,理宜固然。古義:今義:??④且燕趙處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古義:今義:(5)而從六國破滅之故事?古義:今義:(6).而猶有可以不賂而
8、勝之之勢?古義:今義:??閱讀選段,回答問題。??(一)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