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給教師的建議.doc》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談教師日記習慣的培養(yǎng)——讀《關于寫教師日記的建議》有感“我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教育日記并不是什么對它提出某些格式的官方文獻,而是一咱個人的隨筆記錄,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記。這些記錄是思考和創(chuàng)造的源泉。那種連續(xù)記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師日記,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師,都有他自己的體系、自己的教育學修養(yǎng)?!薄 K霍姆林斯基個人以為記錄教育日記的確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有以下幾個好處:第一,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教育教學行為中的問題,進行及時的反思、總結;第二,可以做為
2、撰寫教學論文的第一手材料;第三,在閑暇時拿出來讀一讀,更好地促進自己的教學活動;第四,豐富了自己的生活閱歷……比較贊同蘇氏的話,關于記錄教育日記,有很多人認為這是要花時間的,與其花時間動腦筋,還不如坐在那兒閑聊上一會兒,或者發(fā)一會兒呆,或者休息一會兒。我覺得記錄這樣的教育日記倒是一種很好的休息和放松神經(jīng)的方法。以前教學課時任務比較重的時候,除了下課稍微休息一會兒后,接著就是連軸轉的課或者就是無休止的批改作業(yè)。每每這種時候,心中的煩惱和不滿情緒就會愈加嚴重。有時候,甚至想我為什么每天都干這些重復而讓自己不高興的事情呢?教到高年級的時候
3、,課務相對來說比較少了些,作業(yè)的批改也上手了許多。于是,便有了屬于自己的空間來記錄每天發(fā)生在教學中的點滴故事。每個周一,總覺得心情很糟,因為每次都會發(fā)現(xiàn)有一些人不完成作業(yè)。于是,到了周一,仿佛患上了“黑色星期一”綜合癥,提不起興趣再去檢查學生的作業(yè),就怕再看到那些不完成作業(yè)的空作業(yè)本,更怕看到雖然完成了,卻是不認識一個字的作業(yè)。又是一個星期一,當檢查了所有作業(yè)后,我便寫下了“黑色的星期一”的教學日記,將那些不完成作業(yè)學生以往的表現(xiàn)以及在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問題都分析了個透徹,心情便也莫名地好了許多。以后,每個星期一來臨時,我都會先將這篇日記
4、讀一讀,心中便也寬慰了許多:學生間總存在著差異,每個學生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是不盡相同的,我為什么總是要用一把尺子來來衡量所有的學生呢?為什么這幾個學生在雙休日總不完成作業(yè)呢?除了家庭原因外,我是不是也應該反思一下我布置的作業(yè)呢?如果他們真的對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不滿意的話,那么不如讓他們做一些感興趣的作業(yè),至于雙休日的作業(yè),放到平日里來完成,不是更好嗎?這是當時寫下這篇教學日記時的隨感,沒想到一下子解開了我多年教學的困惑。做為一個語文老師,平時最喜歡記錄的還是每堂課教學后的感想。工作近二十年,對于語文教材可以說是爛熟于心了。無論哪篇課文出現(xiàn)在
5、眼前,其教學重點,教學的基本流程心中早就一目了然。然而,正因為此,往往就會出現(xiàn)一些因經(jīng)驗而忽略的細節(jié)教學。不知從哪一年開始,我就養(yǎng)成了記錄教學課堂實錄的習慣。把自己在課堂上的教學流程和學生的表現(xiàn)記錄下來,再來反思自己的課堂上、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樣在下一次再次教學的時候就更加心中有數(shù)了。記得有一次在教學《游園不值》這首詩前,翻閱了前幾次聽課的記錄和當時的隨感,又把自己在課堂上的教學實錄讀了一遍,發(fā)現(xiàn)教學的深度還不夠,于是,重新調整了教學的目標,在方法上加入了想象、表演等環(huán)節(jié),這樣教學下來,效果更好。平日里總喜歡把自己的教育教學日
6、記分門別類地放到不同的主題帖下,比如教學上的就放在教學論壇上,而教育學生的或是對生活的一些感悟便放在自己的空間和博客里。閑來無事時,總喜歡讀讀自己寫的日記,真的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記日記有助于集中思想,對某一個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日記的確能夠教給我思考。我想,做一個老師,更應該養(yǎng)成勤記日記的習慣,這樣對自己的教學會有很大的幫助。如何讓知識變得活用——讀《要思考,不要死記》有感“腦力勞動應當怎樣進行,才能使知識保持在記憶時在,才能使識記變得牢固,才能使兒童既進行一些意志努力而又不感到特別困難地回想起規(guī)則呢?”在教學中我們也常常遇到這樣
7、的尷尬:講過很多遍的內容,到頭來能夠真正活用的卻是少數(shù)。在語文教學中最常見的就是閱讀分析題目了。這種題目每次做的時候都不會以相同的形式出現(xiàn),而基本的要求卻是相同的。但就算這樣,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解答時依然不知道如何下筆。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呢?和數(shù)學老師探討這樣的問題,本以為數(shù)學上應該會好一些,因為數(shù)學上只要掌握了公式或規(guī)律,解題相對就會輕松很多,比如圖形有面積,只要把公式背熟練了,無論哪種圖形都會迎刃而解的吧??墒菙?shù)學老師的話更讓人費解:就算公式背得滾瓜爛熟,還是有人不會做。因為他只記得公式的字面符號,而并不真正了解每一個符
8、號的含義。那么是不是因為學生對于該掌握的知識只采用了記規(guī)律不記原因的關系呢?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呢?仔細想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正因為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只知道背誦和記住公式化的東西,而沒有深入地去探究這些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