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學生——案例王春梅.doc

ID:48576345

大?。?2.00 KB

頁數(shù):2頁

時間:2020-02-26

讀懂學生——案例王春梅.doc_第1頁
讀懂學生——案例王春梅.doc_第2頁
資源描述:

《讀懂學生——案例王春梅.doc》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老師,我不敢~”——“掌握算法”是前進的勇氣。第一部分:案例描述:課堂上在“數(shù)形結(jié)合”思想的指導下,學生們理解了筆算除法過程中每一步的算理,開始做練習了,我出了一道605÷5的算式,孩子們拿起筆快速地計算起來,不一會兒,班上幾個學生就已做好,并要求讓我過目加以肯定,當然正確率也是在我意料之中的。在我給先做完的孩子判題時,不時的關(guān)注著其他的孩子,只見孩子們有的邊抬頭看板書的例題邊計算,有的舉著本在請教周圍做完的同學,還有的做完第一步后在那里停滯不前了。咦?這是怎么回事?于是,我走到一個急得直撓頭的孩子面前,看了看他的算式,他只寫了第一步百位上的6除以5商1寫在百位上,

2、分走的5寫在6下面,6減5等于1,他發(fā)現(xiàn)我走過來以后更加緊張地自言自語說:“怎們辦呀?怎么辦呀……”于是,我蹲下身子,在孩子的身旁先看了看他做的題說:“你做對了,接著做呀?!笨珊⒆訁s更加緊張了,用筆在本子的上空亂畫,還不停地說:“怎么辦?我不敢……?”“不敢?孩子到底不干什么?他為什么不敢……”一系列的問題讓我的頭腦快速地飛轉(zhuǎn)著,我邊思考邊安慰孩子:“別著急,老師幫你,你不敢干什么?”孩子說:“我不敢寫了,再寫就長了……”噢,我明白了,孩子一定是對新學的多步的筆算除法的形式?jīng)]有接受,這與原來學習過的用口訣一步就解決的筆算除法的樣子不同了,需要除三次,寫三層,算式就會變

3、得很長。除此之外,孩子對于筆算除法的算法還沒有記熟,因此在突遇變式后不知所措。第二部分案例分析:上面的案例是我們在計算教學中經(jīng)常會遇到的問題。通過學習與培訓,老師們都能夠在計算教學中抓住理解算理這條主干進行教學,而孩子們也能夠理解計算中的算理,而對于算法的掌握一般都是通過不斷地反復(fù)做題才能達到掌握的目的。上面案例中的孩子代表著一個群體,這部分孩子大多能在課堂上能聽懂算理,明白算法,但對于算法不能很快當堂牢固地掌握,這直接影響新課后的跟進練習的正確率,而對于中等偏下的學生,由于計算方法沒有掌握好,在做作業(yè)時就會錯誤的做下去,以至形成錯誤的印象,如果糾正不及時,形成錯誤定

4、勢就更加麻煩了。因此,在我們的教學中,不但要重算理的理解,還要重點的將算法植根于孩子的心中。第三部分案例反思:通過對上面案例的反思,我深刻的認識到算法的掌握與算理的理解同樣的重要,都應(yīng)該放在同樣的重要位置上,多花時間讓學生來理解與掌握。然而,我們的課堂只有四十分鐘,怎樣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完成兩件重要的事情呢?首先,從算理與算法的特點來看,“理”是要說才能透,因此,課堂上的交流是不可缺少的,時間是要充分的。而“法”是以“巧”和“精”為優(yōu)勢的,只要給學生“巧而精”的幾個字方法,方便孩子理解,方便孩子記憶,讓孩子在獨立練習時能有法可依,不至于手足無措。因此,在讀懂孩子們對筆算除

5、法的算法記憶有問題時,我及時調(diào)整教學,與孩子們一起梳理出了筆算除法的要訣:“除乘減”是基本法,一人不夠兩人來,不夠商“1”零占位。有了這三句話作為抓手,孩子們計算起來就有了前進的勇氣。我又回訪了之前說“老師,我不敢”的那個孩子:“有了這三句話現(xiàn)在覺得怎么樣?”孩子高興地說:“這回不害怕了!”看著孩子的笑臉,我也笑了,這笑中既有為孩子們掌握了知識的欣慰,也有自己能夠悟到怎樣在課堂教學中解決“理”與“法”同等重要矛盾體而高興。

當前文檔最多預(yù)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yù)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yù)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quán)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quán)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nèi)容,確認文檔內(nèi)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nèi)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luò)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