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一件標志鄭簠書法走向成熟的作品.doc》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一件標志鄭簠書法走向成熟的作品:《鄭簠法書真跡六種》作者:柏 巢 日前在整理先祖遺物時,于書籍碑版間發(fā)現(xiàn)經(jīng)折裝書法一件——《鄭簠法書真跡六種》,詢之家大人,則為“文革”剛結束時得于南京。因此件書法作品遍生霉斑,且封面紙質(zhì)發(fā)酥,特送蘇州名匠重新揭裱裝潢。由于對鄭簠的書法關注有年,通過近日仔細推究資料,發(fā)現(xiàn)此件作品為鄭氏書法從前期走向成熟的過渡時期真跡,且為少見的經(jīng)折裝形式,對研究鄭氏書法流變具有較高價值,故爾不揣谫陋,作簡單介紹?! ∫弧ⅰ多嵑叿〞孥E六種》介紹 此件經(jīng)折裝書法共計十開,每半開19cm×10c
2、m。書法前有封面半開和題跋一開。封面題簽為“鄭簠法書真跡六種”,落款“一九六六年十月署白野”下為“予”字朱文印。封面上首為同一人所書“金陵紫荊花藏”并白文印章“紫荊花”?! ☆}跋為小楷抄錄的3則詩話,落款為:“七五年二月六日”并朱文白文“白野”印鑒兩方。文后復跋曰:“余得此冊八年,未悉谷口里爵。偶閱清人詩話,得此三則,亟錄存之。乙卯正月初二記?!币颐疄椋保梗罚的?,正月初二為2月12日,可知前跋的紀年為陽歷1975年2月6日。由題跋推斷這位名“予”號“白野”的南京文人雅士,收藏到這本書法的時間是封面題簽的1966年10月,當
3、時他并不知道鄭簠的名頭,在得到8年后的1975年初,在詩話中發(fā)現(xiàn)了鄭簠的信息,寫了題跋,并草草裝裱為經(jīng)折裝。因為1975年那段時間專業(yè)裝裱師基本都歇了業(yè),所以此冊裝裱粗糙,僅僅只是托了命紙,連成經(jīng)折裝而已,連綾邊都沒有。我估計是藏者自己動手裝裱的?! 多嵑叿〞孥E六種》包括: ?。?、臨寫《孔和碑》12行89字,行書款識:“漢孔和置守廟百石卒史碑在孔子廟書樓前廡,東漢書法此刻最為全備。有志斯道非由此不能入勝。谷口鄭簠識?!焙鬄椤班嵑呌 焙汀鞍V漢”白文印兩方; ?。病⑴R寫《曹全碑》11行104字,楷書款識:“漢合陽令曹全碑,
4、前朝隆萬間始見與渭水沙磧中,未經(jīng)蘚蝕,字畫完好。東南人士欲摩挲漢法者,咸以此刻為最。谷口老農(nóng)鄭簠筆識于金臺館舍,時丙辰小春朔日?!焙鬄椤班嵑呌 焙汀胺徘榍疔帧卑孜挠煞剑弧 。?、臨寫《禮器碑》7行61字,楷書款識:“韓敕禮器碑鋒穎透露,嚴峭逼人,在漢碣中自成一家,故學者鮮能宗之。書癖老人鄭簠臨識?!焙鬄椤班嵑呏 焙汀傲汲I饺恕卑孜挠煞剑弧 。?、臨寫大篆“吉日癸巳”4字,上首有“古心堂”朱文印鑒,楷書款識:“周穆王吉日癸巳在壇山,宋郊尋而摹之,令劉莊取歸,州權郡事李中佑龕置廳壁。政和五年,取入內(nèi)府。靖康之變,遂不可問。此
5、政和以前拓本也,宋景濂先生翻刻浦陽書院,亡此古致矣。退谷老人跋。丙辰秋杪客游長安,訪孫茂叔昆季,出令先君北海先生藏碑把玩竟日,此蓋其一也。是夜篝燈摹仿?!焙鬄椤俺己叀卑孜挠『汀肮瓤凇敝煳挠?; 5、臨寫《史晨前碑》14行120字,楷書款識:“漢相河南史晨祀孔子廟奏銘?!焙鬄椤傲⒘x行事”和“鄭簠私印”白文印兩方; ?。?、臨寫《史晨后碑》15行132字,楷書款識:“魯相史晨孔子廟碑有前后二通,前碑敘奏請之章,后碑陳典禮之盛。俾□魯之學者獲觀前修之美也。丙辰秋仲偶客長安,道經(jīng)宣圣林廟,摩挲漢碣,手拓數(shù)種。時旅中多暇,漫臨似盛斯社
6、先生。谷口鄭簠?!焙鬄椤俺己叀卑孜挠『汀肮瓤凇敝煳挠 ! ≌麅詴ㄆ鹗子小叭f孚鑒賞”朱文大篆收藏印章,末尾后綴“香雪主人”朱文豎印,當為原藏者的印記。 二、鄭簠書法風格的分期與評價 鄭簠(1622——1693年)字汝器,號谷口,江蘇上元(今南京)人,是活躍于康熙年間的著名書法家。鄭簠行醫(yī)為生,以布衣終其一生,因此有關他的生平史料非常稀見,甚至有的研究者感嘆:“很難通過他的生平史跡對其藝術歷程加以闡釋。”鄭簠集數(shù)十年之功摩挲漢碣,最終創(chuàng)立了別具一格的“草隸”書體,這種書體除了流美以外,還有拙、澀的成分在,并參
7、用行書法,使筆畫線條流暢、自然。清人梁巘《論書帖》說“鄭簠八分書漢人,間參草法,為一時名手”正是指此。這種秀中見拙的書法在清初的書壇享有很高的聲譽,使鄭簠與金農(nóng)、鄭燮都成為融合碑學與帖學的早期成功典范。由于鄭簠探索碑學較早,他的藝術實踐給后人的啟迪就具有尤為重要的歷史意義,因此錢泳在《履園叢話》中說:“谷口始學漢碑,再從朱竹垞輩討論之,而漢隸之學復興?!薄 τ卩嵑厱ǖ姆制?,研究者馬季戈先生在《鄭簠的隸書藝術及其影響》(見《書法叢刊》2002年第2期)一文中認為:順治17年(1660)至康熙30年(1691)年的大致30
8、年間,也就是鄭簠38歲到69歲的這一時期,他的隸書風格在不斷變化和發(fā)展。從鄭簠存世作品來分析,大部分作品集中在康熙20年(1681)到康熙30年之間,這10年是他晚年創(chuàng)作的鼎盛時期。自順治17年至康熙9年的10年屬于他創(chuàng)作早期,再后的10年是為中期,由于這兩個時期存世作品罕見,因此可以將這兩個時期合并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