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走下神壇地智者:諸葛亮成長之謎(選載).pdf》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諸葛亮成長之謎第一部分諸葛亮非赤壁之戰(zhàn)原創(chuàng)(1)公元181年,漢靈帝光和四年九月初一,諸葛亮誕生在瑯琊郡陽都縣(今山東臨沂地區(qū))。三年后,太平道數(shù)十萬信徒頭裹黃巾,喊著“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口號,在教主張角的率領(lǐng)下揭竿而起了。一時間天下大亂,群雄競起,軍閥割據(jù),征戰(zhàn)頻仍,尸橫遍野,白骨委地,盜賊蜂起,弱肉強食,百姓流離,苦難深重。諸葛家是當?shù)氐拿T望族,祖上曾出過大將軍葛嬰,西漢司隸校尉(京城衛(wèi)戍司令)諸葛豐。漢文帝曾封葛嬰世代為諸城侯,封地就在今山東省諸城市。但是,諸葛家到了諸葛珪這一代,官運也就僅限于一個郡丞(相當于現(xiàn)在地市一級政府的秘書長)。在諸葛亮4歲的時候,
2、諸葛珪當上了泰山郡(今山東泰安地區(qū))丞。諸葛亮隨父親從老家陽都縣啟程,前往300多里外的泰山郡任職。他們進入泰山郡的第一站就是梁父縣。縣里的官員一看是郡丞從此路過,那可是不敢怠慢啊,郡丞是只比太守小一級的官,負責(zé)著全郡的行政管理,每個月的俸祿是六百石糧。為了歡迎新上任的郡丞及其小公子,縣衙給他們擺了一桌豐盛的宴席,還叫人唱起了當?shù)亓鱾鞯拿耖g歌謠《梁父吟》,講的是曾經(jīng)發(fā)生在梁父縣的,一個“二桃殺三士”的故事。故事發(fā)生在春秋時期的齊國。齊景公手下有三個以勇猛過人著稱的勇士,叫公孫接、田開疆和古冶子。這三個人自以為功高蓋世,不屑與身為齊國宰相的晏子來往。晏子由此感到,如果將來他們聯(lián)手反對自己,
3、那后果將是非常可怕的,甚至可能造成對國家的危害。于是,晏子假借景公之名,請來這三位,跟他們講:主公說了,獎勵你們兩個大蟠桃。三個人一看,這兩個大蟠桃,個大不說,那是一個水靈,眼看著就讓人直咽口水。可怎么就給兩個呢?我們仨人怎么分???晏子說:這倆個蟠桃是獎勵你們當中功勞最大的兩位的。你們要“計功食之”。也就是說,誰認為自己功勞大,蟠桃就屬于誰。公孫接說:“我不用多說,我曾經(jīng)空手打死一只下山的猛虎,還捎帶著搏殺了一只野豬?!碧镩_疆講:“我一馬當先曾經(jīng)擊退敵國的大隊人馬?!倍艘贿呎f著,一邊伸手,各自拿走了一個蟠桃。古冶子一看,干嘛?你們也不聽聽我說什么啦?這要僅僅因為吃個大桃子,我也不說什么
4、了,可這是在比誰的功勞大,我能不開口嗎?于是他說道:“前些日子,主君渡河時,遇到一只大水獸。主君乘坐的馬車翻到了河里,是我捕殺了大水獸。當時,我還不會游泳,但卻跳進大河之中,逆水百步,再順流九里,救出了主君。我這么拼死拼活,難道還不配吃一個桃子嗎?”公孫接和田開疆聽了古冶子的話,覺得自己搶先拿蟠桃還真不應(yīng)當。男子漢大丈夫,怎么能這樣呢?古冶子越說越激動,不依不饒。說得這二位感到無地自容,羞愧難當。二人還回桃子,一時想不開,拔劍自刎,一命嗚呼。面對這一情景,拿回桃子的古冶子也傻眼了,怎么說不活就不活了?他感到非常懊悔,覺得自己太不像話了,你怎么能這樣對待朋友呢?讓朋友蒙受羞辱,你還有臉獨自
5、活在這個世界上嗎?這哥們,也真是條漢子,為了對得起朋友,也拔出寶劍,自殺而死。齊景公雖然斬禍根于未然,但亦惋惜三位勇士,命厚葬于梁父縣梁父山?!读焊敢鳌冯m然只不過是泰山郡梁父縣的民間歌謠,卻在諸葛亮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跡。伴隨著諸葛亮度過了漫長的青春歲月,在諸葛亮的成長過程中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說到這里,人們也許要產(chǎn)生疑問,諸葛亮4歲能記住事嗎?就算他再天資聰慧,再博聞強記,都過去24年了,也該忘了吧?可是告訴你,諸葛亮不僅沒忘,后來在臥龍崗耕田種地時,還把這首《梁父吟》從新改寫了一遍,并署上了自己的大名,收錄在郭茂倩所編的《樂府詩集》和沈德潛編選的《古詩源》里:諸葛亮非赤壁
6、之戰(zhàn)原創(chuàng)(2)步出齊門外,遙望蕩陰里。里中為三墳,累累正相似。問是誰家冢,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當然,也有傳說這首歌謠并不是諸葛亮所寫,而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所作。究竟是不是諸葛亮所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當代大文豪郭沫若對此曾發(fā)表過看法。1964年,郭沫若為隆中諸葛草廬作楹聯(lián)道:“志見出師表,好為梁父吟。”他在回答人們認為諸葛亮詩歌文采不足的問題時又說:“如武侯終身隱逸,致力于詩,諒亦不遜于陶令也。”可見他認為這首《梁父吟》是諸葛亮所作。并說諸葛武侯如果真像陶淵明那樣生活的話,留下的詩詞歌賦肯定要超過陶公。從這首《梁父吟》的內(nèi)容
7、上分析,郭老的觀點是站得住腳的。因為這首《梁父吟》是一首蕩氣回腸的謀士之歌,諸葛亮作為一個立志安邦治國的熱血青年,寫下這樣的詩歌是完全可能的。但是,在諸葛亮寫之前,以此為內(nèi)容的《梁父吟》肯定已經(jīng)有若干首了,因為如此生動感人的故事,當?shù)氐拿耖g歌謠不可能不吟唱,只不過沒有諸葛亮寫得好,或者說沒有諸葛亮的牌子硬,最后沒有流傳于世而已。諸葛亮27歲走出臥龍崗,事業(yè)上可謂轟轟烈烈,如日中天。他27歲出山之前的成長經(jīng)歷,有文字記載的可以說是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