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法國翻譯理論源流_陳順意 (1)》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oeN94法國研究(EtudesFran?aises)3trim.2014法國翻譯理論源流陳順意【摘要】法國翻譯理論在西方翻譯理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但由于種種原因,國內(nèi)對法國翻譯理論的介紹和研究較少,僅有的研究主要限于法國重要翻譯家和翻譯理論家的研究,缺乏對法國翻譯理論的宏觀把握和梳理。本文擬對法國翻譯理論的源流進(jìn)行梳理,將其劃分為起源、發(fā)展、成熟、沉寂、鼎盛五個階段,以期展現(xiàn)法國翻譯理論史的概貌?!娟P(guān)鍵詞】法國翻譯理論起源流變[Résumé]LathéoriedelatraductionenFranceoccupeuneplaceimportantedansla
2、théoriedelatraductionoccidentale.Pourplusieursraisons,enChine,peunombreusessontlesprésentationsetlesétudessurlathéoriedelatraductionenFranceetellesselimitentprincipalementàl’étudedestraducteursimportantsetdesthéoriciensdelatraductionenFrance,ainsis’impose-ilunmanquedevued’ensemble.Pou
3、rdonnerunaper?usurl’histoiredelathéoriedelatraductionenFrance,nousproposonsunparcoursdesonévolutionquisediviseencinqpériodes:sonorigine,sondéveloppement,samaturité,sastagnationetsaprospérité.一、引言改革開放以來,在西方翻譯理論研究方面,我國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其成果主要限于英、美翻譯理論,對法、德等“小語種”國家的翻譯理論研究不多,且多為零星論述,缺乏全面梳理和系統(tǒng)研究。誠
4、如許鈞教授所言:“由于種種原因,對許多國家的翻譯研究成果,我們還沒有進(jìn)行過系統(tǒng)的介紹,更談不上深入的研究,比如對法國翻譯研究的情況,①我國翻譯理論界了解就不多?!比欢?,不可否認(rèn),這些國家在翻譯理論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如多雷(EtienneDolet)的翻譯五原則、加斯帕爾·德·坦德(GaspardeTende)的《論翻譯》(Traitedelatraduction)、喬治·穆南(GeorgesMounin)的《翻譯的理論問題》(Lesproblèmesthéoriquesdelatraduction)以及法國巴黎高等翻譯學(xué)校的口、筆譯教學(xué)模式。因此,對
5、法國翻譯理論的源流進(jìn)行梳理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法國翻譯史乃至整個西方翻譯史,也有助于我國翻譯理論研究的深入與發(fā)展。下文將法國翻譯理論史分為起源、發(fā)展、成熟、沉寂、鼎盛五個階段分別論述。二、起源期法國翻譯起源于中世紀(jì)末期。這一時期,中產(chǎn)階級開始出現(xiàn),民族情緒開始高漲,中產(chǎn)階級比較富有,可以買得起昂貴的手抄原本,而且對自己的拉丁文水平充滿自信(因為法語是在通俗拉丁語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于是開始翻譯拉丁文作品,翻譯隨之興起。當(dāng)時的法國王室雇傭譯員為宮廷翻譯各種拉丁語和希臘語作品。宮廷譯員的代表人物有讓·德·維尼約、尼古拉·歐雷斯米(NicholasOresme)、馬爾
6、卡勞米(JeandeMalkaraume)、阿爾基洛彼羅(J.Argyropylos)等。維尼約于1340年翻譯了拉丁文本《圣經(jīng)》;歐雷斯米于1377年翻譯了亞里斯多德的作品;后二人在同一時期翻譯了維吉爾、亞里士多德、柏拉圖等文學(xué)家和哲學(xué)家的著作。這些翻譯作品對當(dāng)時乃至當(dāng)下法國的翻譯界和哲學(xué)界都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但這一時期并未出現(xiàn)論述翻譯問題的著述,翻譯活動處于一種主觀、盲目、孤立的狀態(tài),未出現(xiàn)集體性翻譯。這一時期的特點是翻譯活動興起,翻譯理論處于①許鈞、袁筱一:《當(dāng)代法國翻譯理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第1頁。78oeN94法國研究(EtudesFr
7、an?aises)3trim.2014萌芽狀態(tài)。譯論未發(fā)并不代表翻譯理論未產(chǎn)生,或許當(dāng)時的翻譯理論只存在于單個譯者的頭腦中或口語中,未訴諸于文字,這并不表明當(dāng)時的譯者對翻譯沒有自己的看法和思考。三、發(fā)展期文藝復(fù)興時期(14-16世紀(jì))是法國翻譯理論的發(fā)展期。主要代表人物有多雷和阿米歐(JacquesAmyot),尤以前者更為突出。16世紀(jì),法國出現(xiàn)了翻譯熱潮。這一時期,翻譯的重點由《圣經(jīng)》等宗教翻譯轉(zhuǎn)向古典文學(xué)翻譯。宗教翻譯恪守“詞對詞”甚至“字對字”的翻譯原則,其目的是遵循上帝的旨意,以免褻瀆神靈。這一點無可辯駁,因此也沒多少翻譯理論可言。但是,文學(xué)作品作為一種
8、新的體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