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新課程帶來了新思考.doc》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新課程帶來了新思考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承前啟后,革故鼎新,完成角色的轉變。那么教師角色應該做哪些轉換呢?(-)從知識的復制者到知識的建構者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過程把教材或教學參考書視為“范本”或“藍本”,教師的主要職責就在于如何把書本知識原原本本地傳遞給學生?!敖處煱呀滩闹攸c內容當作金科玉律,把教材屮的提示當作顛撲不滅的真理,把預先設計好的教案當作是步步亦趨的向導?!比绱艘粊?,教師就成了教材,參數(shù)或教案的復制者。在新課程環(huán)境中,教學過程被看成是師生雙方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在建構主義來看,這一過程既是教師和學生對世界的意義進行
2、合作性建構的過程,而非“客觀知識,'的傳遞過程。教材或教參知識的教授只是課堂教學的一個具有導引價值的資源,更重要的是,教師需要與學生共同發(fā)展和利用這一資源。新的理念是把課程理解為“文本”,教師和學生可在于“文本”的互動中獲得深層理解與廣泛意義。這一認識不僅把課程內涵拓展到課堂上生成的各種動態(tài)的資源,而且進…步轉變了教師對課程的靜態(tài)“復制,'觀念。由此視角從新審視課堂教學,不僅意味著學生是教學過程參與者和知識資源建構者,并意味著教師要把口身放在新課程開放、不確定的環(huán)境屮,成為課堂資源的積極建構者。(%1)從知識的傳授者到知識的促進者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把學生
3、置于被動的知識接受者的境地,教師儼然成了知識的權威,他所要完成的任務就在于把確定不變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在知識經濟的時代,通訊與網絡技術為知識和信息的流通提供了寬廣的平臺,知識的生產,更新,轉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著對教師角色的沖擊是巨大的?!敖處煹穆氊煬F(xiàn)在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的激勵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職能以外,他將越來越成為一個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fā)現(xiàn)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xiàn)成真理的人。”從某中意義上說,新課改主張教學過程的重心由知識傳授轉向學生發(fā)展,正是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教師必須把學生學習的過程看成是學生自主的過程,因此,
4、教師必須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而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三)從知識的控制者到知識的引導者在傳統(tǒng)的課程環(huán)境下,教師是課堂教學的控制者,同時也是課堂秩序的維護者。教師把教學看成是靜態(tài)的可以預測的操作序列,因此可以通過技術性的手段控制課堂情景中發(fā)生的-沏,以至于各種課程資源都處于教師嚴格控制之下。每一堂課的目標和任務都是既定的,甚至連課堂教學的步驟及其實施方法都是前設的。在這種情況下,課堂教學就成了教師按照預先設計好的程序一步步展開的過程??梢哉f,學生時時處處受教師“全景式”的控制,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有可能引起教師的“關注”和評判,學生可謂失去很多參與課堂、
5、表達心聲的自由和權利。同時也把自己同學生的教育關系轉化為管理和被管理、控制和服從的關系。(四)從知識的獨白者到知識的對話者由于教學過程將成為師生互動、共同發(fā)展的交往過程,教師需要從過去的單向的獨口式表演者的角色中解放出來,進而成為課堂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展開平等交流的對話者。傳統(tǒng)的教師把自己置于課堂的中心,以知識權威者的身份說話,從而使課堂教學成了教師的“個人秀”。在這種“獨白”式的教學中,教師忠誠于學科知識,卻背棄了學生;關注的是自己的表演,忽視的是學生的反映與參與;體現(xiàn)了獨斷與專制,忘卻了民主與平等。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幾乎“壟斷”了課堂里的所有話語
6、權,從而把學生置于“失語”的境地。與此相反,新課程把教學視為師生交往的過程。“交往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著平等的對話,意味著教師將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平等中的首席'。”為此,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把“話語權”還給學生,把課堂變成是與學生平等交往的場所?!霸谶@種對話式的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共同接受雙方所建構的'文本',實現(xiàn)著文化的傳承,在協(xié)商過程中,師牛之間不斷產牛著新的'文本',影響著對方,進行著文化創(chuàng)新?!比绾误w現(xiàn)教師作為學生對話者的角色呢?首先有賴于教師走下講臺,深入到學生中間,同學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信賴的“我—你”關系;其次,在課堂教學
7、中,教師要改變自身的話語方式,采用學生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生活化語言;再次,創(chuàng)設開放的、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與興趣,同時為對話的展開提供操作的平臺。也就是說,在對話式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要以真實的、完整的人格親臨“現(xiàn)場”,以真誠的、開放的心態(tài)彼此相待。這一切惟有教師放下“尊貴”的架子或身份,坦然面對來自學生的挑戰(zhàn)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才有可能實現(xiàn)教師角色的這一轉變。(五)從知識的教學者到知識的研究者在傳統(tǒng)課程環(huán)境中,教師關注的往往是”我教了什么”,我是如何去教的”,這樣教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這一目標常常是知識性的)等問題?而
8、失卻的是對學生的發(fā)展狀態(tài)的關照,如“學生學到了什么:新課程呈現(xiàn)的是不確定的,動態(tài)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情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