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五首》教案

《唐詩五首》教案

ID:5520058

大?。?1.50 KB

頁數:11頁

時間:2017-12-16

《唐詩五首》教案_第1頁
《唐詩五首》教案_第2頁
《唐詩五首》教案_第3頁
《唐詩五首》教案_第4頁
《唐詩五首》教案_第5頁
資源描述:

《《唐詩五首》教案》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唐詩五首》教案《唐詩五首》教案《唐詩五首》教案《唐詩五首》教案《唐詩五首》教案《唐詩五首》教案《唐詩五首》教案《唐詩五首》教案《唐詩五首》教案教學要求:1、了解我國詩歌的發(fā)展史,特別是近體詩的發(fā)展情況及體例。2、掌握詩人的精湛構思和獨特風格。3、把握重點詞語,分析景物意象,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層意蘊教學重點:1、了解每首詩創(chuàng)造的時代背景,理解每首詩作者的思想感情。2、鑒賞詩歌的表現手法及其表達效果。3、把握詩歌的景與情,感受品味詩歌的意境。教學難點:透過字面,把握作者含蓄隱晦的情感。教學時:3時教學步驟:第一時教學要點1、

2、了解近體詩的有關知識。2、學習《居秋暝》,理解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創(chuàng)作風格教學過程一、導語中國是一個詩的國都。遠流長的中國古代詩歌,到了唐代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迎了她的第一個高峰。詩人燦若星河,作品浩如煙海,風格異彩紛呈。今天,我們就欣賞幾首有代表性的經典作品,走進詩人的心靈世界,感受他們卓爾不群的藝術才情。二、背景知識了解1、近體詩近體詩(又叫今體詩)是與古體詩相對而言的。近體詩出現在唐代,因此唐人把新出現的詩體,稱為近體,把唐以前的各種詩體稱為古體,用以區(qū)別兩種詩體的不同。近體詩與古體詩的主要區(qū)別是:古體詩沒有固定句數

3、的限制,沒有固定的句式,沒有固定的平仄和韻律。近體詩則與之相反,有十分嚴格的格律。近體詩分為律詩、絕句和排律,從字數上有五言和七言兩種。2、王維與《居秋暝》王維,字摩詰,太原人。王維的思想,可以四十歲左右為限,分為前后兩期。早年的王維曾有過積極的政治抱負,21歲舉進士,作大樂丞,后由于張九齡罷相等原因,意志逐漸消沉下,吃齋奉佛。四十多歲的時候,他特地在長安東南藍田縣的輞川營造了別墅,過著半官半隱,“萬事不關心”的生活?!毒忧镪浴肪褪撬[居生活中的一個篇。王維的詩有很高的藝術成就。他和詩人孟浩然,繼承了東晉詩人陶淵明和南朝詩人謝靈運的

4、詩風,被稱為水田園詩人。王維不僅能詩,而且精通書畫和音樂,更甚者,他能將詩畫結合得妙絕天成?!稏|坡志林》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這句話準確地概括了王維水詩最突出的藝術特色。三、聽錄音朗讀(略)四、同學們自由朗讀注意讀準節(jié)奏:近體詩的句式一般是每兩個音節(jié)構成一個節(jié)奏單位,每以節(jié)奏單位相當于一個雙音節(jié)或詞組,音樂節(jié)奏和意義單位基本是一致的。本詩節(jié)奏如下:空/新雨/后,天氣/晚/秋;竹喧/歸/浣女,動/下/漁舟。五、整體把握內容詩的首聯點題,交代時間、地點;頷聯、頸聯是詩的主體部分,寫的是傍晚時分村的旖旎風光,

5、同時寄托了詩人閑適的心情;末聯出句是陪襯,對句“王孫自可留”是全詩主旨所在。六、品位鑒賞1、學生思考:詩人寫了那些居之景、居之人?在景物的描寫中體現詩人什么樣的理想境界?(可適度展開)明確:詩人為讀者描寫了一個秋天夜晚中的情景。居之景:明月、松林、清泉、巖石以物芳而明志潔歸居之人:浣女、漁人以人和而望政通隱2、學生思考:詩中明明寫有浣女漁舟,詩人怎下筆說是“空”明確:正所謂“空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柴》)“空”二字點出此處有如世外桃。雨初霽,萬物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其之清新,景色之美妙。這二字既表現了雨后野的靜謐,又抒發(fā)

6、了詩人對大自然幽靜寧謐的喜愛,這是作者著意渲染出的一種意境。3、學生思考:如何理解“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一句?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明確:詩人被雨后秋詩情畫意的風物深深陶醉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嘆道:芳菲的春天過去了,就隨它過去吧,眼前這秋天的野,不是一樣的美好嗎?“王孫自可留”,意思是自己大可以待在中,賞心悅目悠游歲月了。這里,王維化用了《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王孫兮歸,中兮不可以久留”的典故,而取其相反的意義,進一步表明了詩人對秋天野的深厚感情,從而表明了歸隱的決心和安于隱居生活的心情,

7、深化了主題,增強了藝術感染力。七、堂小結《居秋暝》中,詩人用生花妙筆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優(yōu)美的風俗畫:清幽的景,淳厚的民風。這正是他理想的生活環(huán)境,他不忍離開,回到官場上那種紛紛擾擾的生活中去。表現了詩人熱愛大自然,陶醉于閑適恬淡生活的情趣。堂練習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后面的問題。鳥鳴澗王維人閑桂花落,夜靜春空。月出驚鳥,時鳴春澗中。1、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詩人用花落、空月出、鳥鳴這些動態(tài)的描寫,反襯出春月夜闌無人聲的幽寂。B、第四句中詩人用“時”修飾“鳴”從聽覺上給人動靜的對比,起了更生動的烘托作用。、全詩為我們描繪

8、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遠的春月夜圖,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D、全詩語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卻細致地表現出自然界光色和音響的變化。2、詩人將靜與動巧妙地統(tǒng)一在本詩中,共同構成動人的意境,頗有藝術辯證法,下列唐人詩句沒有運用動靜相稱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