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良構問題、劣構問題及其轉(zhuǎn)化策略.docx》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編者按:在科學課堂上,我們經(jīng)??吹竭@樣的情景:老師創(chuàng)設一個情景,引出需要孩子們探究的問題;接著組織孩子們對問題進行思考、提出假設,如果假設比較多,老師一般會記錄并認可后續(xù)活動將要驗證的假設,對后續(xù)不會驗證的假設,要么置之不理,要么煞有介事地表揚孩子很聰明,并告知可以課下研究;然后引導孩子們針對“老師認可的假設”,制訂探究計劃,開展觀察或?qū)嶒?,收集、整理、分析有關事實、證據(jù),并得出結(jié)論;最后,引導孩子們對探究的過程和結(jié)果進行表達和交流。孩子們經(jīng)歷的這樣的探究“流程”,往往被描述為“經(jīng)歷了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我們不能說這樣的“科
2、學探究”對促進孩子們的發(fā)展沒有作用,但作用有多大?許多課堂上“老師認可的假設”往往都被證實,而沒有被證偽,探究原本應該是這樣的嗎?這樣被精密設計的“嚴謹”的探究是真實的嗎?這樣的探究是不是讓人覺得,那些可愛的孩子們就像生產(chǎn)車間流水線上的員工,每個人都在按規(guī)定的流程,做著規(guī)定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們會對他們的探究活動會形成怎樣的認識?孩子們的實踐能力和探究精神真的得到有效提升了嗎?質(zhì)疑遠不止這些。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的吳向東老師和他的鳶尾花(IRIS)團隊也對此提出了質(zhì)疑,他們認為這種做法的實質(zhì)是用機械的“探究”步驟進行知識傳授
3、。為此,他們提出了“情境導向”模型。在這個模型中,劣構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詞,它是相對于良構問題而言的。什么是良構問題和劣構問題?如何依據(jù)現(xiàn)有教材進行劣構問題的設計?教學時該如何開展劣構問題的教學?在本期專題討論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這些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我們期待有更多的老師關注這些問題,并開展進一步的討論。良構問題、劣構問題及其轉(zhuǎn)化策略吳向東一、教材設計存在的問題當前的小學科學教學存在著過于注重通過教師嚴格控制的一步一步的實驗得出知識結(jié)論的傾向。我曾在《科學課》2011年第7期上以《控制與失控》為題分析過這個
4、問題,認為這種傾向的實質(zhì)是用機械的“探究”步驟進行知識傳授。造成這種現(xiàn)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兩點:一是受兩千年來重傳授的教學文化的影響,科學探究學習并沒有在實質(zhì)上內(nèi)化為教師的以學生為探究主體教學行為;二是教材主要以脫離真實情境的良構問題為主,實驗步驟清晰,知識指向明確,按部就班地做就可完成任務,這樣的教材設計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具有隱性的規(guī)定作用。從單元設計上來分析現(xiàn)在使用的教材,幾乎每個單元的每個課,均有一或多個包含同一知識結(jié)論的、具有確定的實驗方法和步驟的實驗,但每個課的實驗,彼此間較孤立,欠缺能統(tǒng)整這些實驗于科學概念的
5、獲得和應用的整個環(huán)節(jié)的真實情境。比如天氣單元,每個課被分解為天氣觀測儀器的使用和天氣現(xiàn)象的記錄,而學生急切想知道的卻是怎樣才能準確地預測天氣。再比如學習簡單機械,分解為杠桿、滑輪、輪軸、斜面等知識的學習,單元內(nèi)的諸多課并沒有把重點放在讓學生做出一個巧妙機械的挑戰(zhàn)上。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科學課堂中一個實驗接著一個實驗,學生疲于應付教師安排的任務,匆匆忙忙得出結(jié)論,難以有充分的嘗試、修正、再嘗試的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這樣的教材設計難以反映兒童的日常生活和內(nèi)心需要,是脫離了兒童的真實生活情境的。其后果是,學生雖通過一定的方法步驟獲
6、取了一定的科學知識,但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科學問題的能力不足,元認知能力欠缺,面對真實情境的自信心不足,探究精神缺乏,信奉權威,容易從眾等。二、什么是良構問題和劣構問題良構與劣構問題的研究并不是新近才有的,早在上世紀70年代即已開始。在新課程改革嘗試10年后的今天,在小學科學教育改革遇到發(fā)展瓶頸并面臨大的調(diào)整的今天,我們將關注點多一些放到良構與劣構問題的研究上,應該是恰逢其時。關于什么是良構問題的一個典型定義是:一般來說,一個良構問題只有一個滿意的解決方案(Simon,1978)。而劣構問題則相反,往往會有多種解決方案,比如讓學生
7、做天氣預報和做某個巧妙的機械,解決方案將五花八門。對于良構問題的解決,運用一系列在課堂教學中獲得的概念、規(guī)則、方法和原理就可以了,但課堂中學到的這些“晶體化”的知識,學生還不清楚怎樣用到劣構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只有在遇到類似的問題情境時,解決良構問題的技能才能得到遷移,而解決劣構問題的訓練能促進知識技能在新的情境中的遷移。普通人和專家解決良構問題的技能并沒有明顯的差異(Luszcz,1984),但能力強的和能力弱的學生在這樣的問題解決活動中卻有明顯的差異。根據(jù)情境認知理論和美國知名教學設計專家D.H.喬納森的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境的觀
8、點,結(jié)合我們研究的對象、內(nèi)容和范圍等實際情況,可以對良構、劣構和真實情境等核心概念做如下的界定:1.良構問題的特征是:問題是為直接揭示科學概念而人為設計的;對問題界定了限制條件,提供了解決問題的規(guī)則和原理;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明確方法和步驟。2.劣構問題的特征是:問題來源于日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