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讓感性和理性在課堂中交融.doc》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讓感性和理性在課堂中交融鎮(zhèn)江市實驗小學孫金平課題選定:源自于打破現(xiàn)有教學現(xiàn)狀的渴望不知不覺已與品德課程攜手走過了8年,8年的時間不算短,和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們,我們研究者、快樂著、彼此欣賞著。這一次,我們品德教研組不約而同地將研究的視角放在了高年級,尤其是高年級《品德與社會》關于歷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環(huán)境教育相整合的綜合性課程,由于時代久遠、語言生澀、內容抽象以及教師本身的素養(yǎng)問題等,一直是公認的比較難以把握的教材。很多教師害怕本身的文化素養(yǎng)積淀不夠,因此,課堂教學顯得拘謹呆板、不敢開放。我也聽過類似的課,那沉悶、冗長的課堂讓我有種打破的沖動。于
2、是,我決定選擇的是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讓我們來尋根》一課,進行課堂教學,期待能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這一單元以中國的歷史、文化為主題,這些主題的選擇不是以系統(tǒng)歷史知識學習為主要目的,而是著力于向兒童抒發(fā)一種深邃的人文情懷,它們要召喚的是兒童對祖國的認同與歸屬之情。在充分解讀了教材內容后,我并沒有展開相應的教學設計,我想課堂是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的,那么教學的起點必須從學生開始。于是我展開了學生學習需要的分析,試圖通過分析來判斷學生的目前水平與我期望學生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差距。(ppt出示表格)現(xiàn)狀目標差距原因分析第一步;1、通過學習,了解長江、黃河的源
3、頭,及流經省市,知曉其大致走向。2通過資料收集,活動交流,讓學生感受長江、黃河從古至今,長江、黃河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孕育著中華文明。本課是情感體驗為主的課,內容較為抽象,本身難以為學生所接受。再加之學生剛步入高年級,視野還不夠開闊,對我國歷史知識、地理知識的了解,十分缺乏。更何況,對于長江、黃河在上古時候產生的作用,孕育的文明,信息量極大,如何去搜索、吸取也是個難題。通過對一個班級24名學生的初步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長江、黃河,這兩條河流的認識僅停留在名稱的認識上,對于長江、黃河的地理概貌、流經城市、以及對中華民族漫長歷史中產
4、生的作用,并不了解,使得我擔心課堂的展開,可能會圍繞教師的給予展開,難以在互動中生成新的東西,學生沒有任何自身的積淀,起點較低。因此布置學生去搜索長江、黃河的相關資料。3、通過對長江、黃河母親河的探究,進一步了解我們的祖先,了解維系中華民族的根,激發(fā)學生的自豪感。通過對比,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連長江、黃河基本地理意義上的東西,都一無所知,更別談兩河流域孕育的文明了,初定的第二、第三條目標,根本無從達到。學生的起點很低,我擔心課堂上教師只好拼命地給予太多的東西,使課堂教學得以展開,而學生由于缺少一定的先期鋪墊,在課堂大量吸收新的東西(傳遞式教學),無法經過
5、醞釀,而無法讓課堂在互動中生成,沉悶、冗長。通過分析,我知曉本課是情感體驗為主的課,內容較為抽象,本身難以為學生所接受。再加之學生剛步入高年級,視野還不夠開闊,對我國歷史知識、地理知識的了解,十分缺乏。更何況,對于長江、黃河在上古時候產生的作用,孕育的文明,信息量極大,如何去搜索、吸取也是個難題。怎么辦呢?苦苦思索,與同伴商討,請教老師,我們覺得對于這些知識性非常強的課,必須將感性和理性進行有機的整合,既擺脫感性教學的盲動,又突破了理性教學的束縛,實現(xiàn)感性與理性的交融,也許才能獲得精彩的課堂。初次教學,山窮水盡疑無路在自認為充分掌握學情的基礎上,
6、我自信滿滿地展開了我的第一次教學,但事實上,教學并沒有像期待的那么圓滿,教學缺少一根貫穿的線索,沒有在原有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對學生引領、提高。為什么呢?聽課老師給予了我誠懇地幫助。在對于“我是小小考古家”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討論反饋中,老師們一致指出,雖然教學場面十分熱鬧,學生對感性的文物圖片,有著探索的愿望,可是教學只停留在感性認知的層面,但是我們的教學并不最終以搞清文物的用處為目的,而要帶領學生由感性的層面螺旋上升到新的認識,那就是古老的文物正說明了我們華夏族起始就在黃河邊。由于,自己并沒有在現(xiàn)實的教學中認識到這一點,所以我的評價用語顯得十分蒼白無力
7、,導向不明。在學生對人面魚紋盆進行述說時,我對之于“是的,這個人面魚紋盆多么精致呀”在學生對半坡尖底瓶嘖嘖贊嘆時,我對之于“我們的祖先多么聰明呀”……是的,只有感性沒有理性的課堂是不深刻的,只有理性丟棄感性的課堂又是沒有生命活力的。感謝聽課老師,一語驚醒,教學得以柳暗花明。反思總結,柳暗花明又一村接下來的日子,我們在尋求一種感性的表現(xiàn)方式,以期竄起整堂課的教學,最終帶領學生獲得理性的成長。對了,既然我們想創(chuàng)設一個黃河神秘之旅的教學情境,為什么不采取“探索與發(fā)現(xiàn)”的講述方式呢?探索與發(fā)現(xiàn),也是這一年段的孩子較為熟悉和喜愛的節(jié)目。老師們的這一句,讓我
8、們頓時興奮起來,似乎課堂的教學找到了一條適合它流淌的河流,由此,我們確定了從“黃河印象—黃河探秘—古都之行”的教學感性流程,從整體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