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試論音樂教學中理性和感性》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試論音樂教學中理性和感性摘要:文章分析了理性與感性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及其有機融合的應用,從而打造更為有效的,更貼近音樂學科本位的音樂課堂教學。首先從音樂學科的本質出發(fā),分析了理性與感性根植于新課程三維教學目標的設計理念,也源于學生對音樂的認知規(guī)律。第二方面論述了在現(xiàn)實音樂教學中感性與理性的作用及意義,并具體論述了教學過程中的實際運用和操作。感性理念對于音樂學科而言具有特殊的意義與作用,文章較為側重的論述了感性理念,及感性與理性高度有機融合的教學運用。關鍵詞:理性;感性;三維教學目標;有效教學教學是非常的理性,音樂又是如此的感性。我們該如何認識、理解理
2、性與感性在音樂教學中的角色,如何使用好平衡好兩者,科學的實施音樂課堂教學?這里提出的理性與感性有別于平常所認識的理性認識與感性認識,這里的理性更多的指向是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呈現(xiàn)方式等,而感性也不僅僅只是感性認識,其更包含了情感、情趣、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理性與感性根植于三維教學目標音樂課程標準將教學目標設為三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對這三塊教學目標的認識,不可以進行機械的分割,應將其視作一個整體的三個維度來看待,所以稱其為三維教學目標。三維教學目標的設計,正是基于理性與感性對于音樂學科性質的全新認識與理解,同時也從不同側面呈現(xiàn)了音
3、樂教學對理性與感性的要求。在現(xiàn)實音樂教學目標設計中,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與模式的影響,易于形成思維定勢,往往重理性而欠缺對感性應有的正確理解和認識。分析一下音樂新課程標準的目標設定,我們發(fā)現(xiàn)"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是置于目標的首位。這是由音樂課程的性質和價值決定的,也是極為科學的目標設定。音樂藝術是表達人們思想情感與社會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音樂的這種感性本質決定了教學目標中感性不可或缺,也決定了音樂教學終極目標是追求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審美情趣。這種基于音樂課程自身特質和要素設定的感性目標追求,同樣切合青少年學習音樂的認知規(guī)律。青少年學習音樂
4、的認知規(guī)律一直是感性勝于理性,他們對音樂課的評價也更多基于自身感性的喜好。對于符合他們口味的,感興趣的音樂,他們積極配合喜形于色,對于不感興趣的甚至討厭的,就用“搗亂"來干擾,或者用“睡覺”"看其他書”來消極對抗。前些年曾有學者發(fā)現(xiàn)一個'‘怪現(xiàn)象”,絕大多數(shù)學生喜歡音樂卻不喜歡音樂課。經過這些年的課程改革及新課程標準的有序推進,這種現(xiàn)象雖有所改觀,但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類似現(xiàn)象。究其根本原因,還是教師對三維教學目標的感性層面認識比較模糊,理解的不夠徹底和深刻。感性與理性立體呈現(xiàn)的教學過程理性是教學的起點,感性卻是音樂教育的終點。失去理性理念的教學就不成
5、為教學,而失去感性的音樂教學就失去了音樂教學所追尋的最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所有的樂譜、音樂知識將是一堆毫無意義的符號與抽象概念。教學過程中,無論是直接的音樂表現(xiàn)一一歌唱、器樂訓練、創(chuàng)作等活動,還是間接的音樂表現(xiàn)一一音樂欣賞,以及音樂基本知識、技能訓練等,都有很強的理性層面的認知和實踐,也有一定的感性層面。學生對音樂的感受、理解、鑒賞、創(chuàng)作、評價,具有很強的感性層面,也需要一定的理性作支撐?,F(xiàn)實教學中,我們常??梢砸姷綄⒗硇耘c感性生硬割裂的音樂課堂教學。如一節(jié)高中欣賞課《漢族民歌》:首先認識什么是漢族民歌?概念定義、體裁分類、題材分類、地理分布,大屏幕上
6、一大板一大板的冷冰冰的文字講解過去。接著講山歌,總結山歌的特點,用表格來呈現(xiàn)。課后的評課交流中我提到,要重視音樂學科的感性特征,讓學生在音響中去尋找發(fā)現(xiàn)山歌的特點,用聽覺、用演唱的方式去體驗觸摸民歌鮮活的生命。可惜大多數(shù)老師的教學理念實在是令人不敢茍同,他們認為高中生邏輯思維強,教學要理性高于感性;那一大板一大板的概念總結,是順應教學改革發(fā)展的潮流,不斷增大課堂容量,高中的音樂課就應該有"深度”。真不知道學生上這樣的音樂課是何感受,有沒有感受到“音樂”,如果讓學生來評價,學生會給出怎樣的評語。與此相對應的是在小學音樂課堂上,我們常??梢钥吹剑處煂⑺?/p>
7、所理解的音樂用畫面在多媒體上一幅又一幅的呈現(xiàn)。這種理論支撐是:形象生動,符合小朋友的認知規(guī)律。這種看似感性的教學方法,實際是非理性也非感性的,是違背音樂作為聽覺藝術最基本特征的做法。我們正常所了解的感性認識,僅屬于對事物片面的、現(xiàn)象的、外部聯(lián)系的表層認識,而理性認識則推進了一大步,到達了事物全體的、本質的內部聯(lián)系的東西。當學生歌唱、演奏、欣賞一首音樂作品是,感受到音樂給人的愉悅,但這僅僅是一種表象,只有經過理性的分析、指導,學生才能進一步理解到這是由音樂節(jié)奏、音程、速度和力度的變化,以及和聲織體的伴奏、配器等多種音樂表現(xiàn)手段的運用,才會使人獲得愉悅的
8、感受。在這種理性思考分析的基礎上,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感性體驗必然更加深刻,感悟體驗到更高層次的精神愉悅。由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