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終生難忘的中歲月.doc》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終生難忘的初中歲月◎吳麗娟教室里的課桌圍成一圈,師生們圍坐在一起,每個人面前都擺放著一個盛著白菜湯的搪瓷口盅和一碟碟用番薯、蠶絞葉(當時人們用來充饑的一種樹葉)、米糠和少量米粉混合蒸制而成的雜糧糕點。師生們都在津津有味地享受著這來之不易的“美食”,暢聊著初中生活的點滴趣事,憧憬著自己的美好前程與未來……這就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惠州鎮(zhèn)初級中學(現(xiàn)在的惠州二中)首屆301班畢業(yè)聚餐的情形?;葜萱?zhèn)初級中學是一所在艱難歲月中歷盡艱辛創(chuàng)辦出來的惠州鎮(zhèn)第二所公立中學。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時值我國解放初期,公共教育資源嚴重貧乏,整個惠州鎮(zhèn)僅有一所開設初中教育的中學——惠州中學(現(xiàn)在的惠州一中),大批的小學畢
2、業(yè)生面臨無法升學的困境。1958年,政府為此決定在惠州一小和二小各設2個附屬初中班,并從惠州中學(現(xiàn)在的惠州一中)、惠州一小和二小抽調個別教師擔任初中老師,這就是當時所稱的“戴帽子”中學。我當時是惠州一小附屬初中101班的學生。1959年秋,上述2所小學的初中一年級繼續(xù)各招生2個班。1960年秋,2所小學的初中班全部集中到惠州二小,初中一年級再次招生3個班,由初一級3個班、初二級4個班、初三級4個班共11個班組成了一所初級中學,并命名為“惠州鎮(zhèn)初級中學”。該校在開辦之初與惠州二小學共用校舍,校園擁擠,設備簡陋,就連師生上廁所都要到校外。在我們就讀初中的三年期間(1958~1961年),正是
3、中共中央高舉“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三面紅旗的年代,由于大躍進運動的“浮夸風”和“共產風”的泛濫,加之國內眾多地區(qū)頻繁的自然災害等因素導致全國性的糧食短缺和饑荒,我們的國家正處于歷史所稱的“三年困難時期”。1960年,蘇聯(lián)政府又單方面撕毀與中國簽訂的600個合同、撤走全部在華專家,這些給中國的經濟建設造成了重大損失,使原本已經十分困難的國民經濟雪上加霜。1959年,惠州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災害,物質供應極度缺乏,每人每天僅能配給半斤大米,每月半兩糠油。由于營養(yǎng)不良,不少同學得了肝腫大、水腫等疾病,全班19位女同學全部閉經,無一人來例假。盡管生活艱苦且勞動任務繁重,但同學們都滿懷克服
4、困難的信心和憧憬美好生活的堅定信念,與祖國共渡難關。在祖國遭遇艱難困苦的歲月里,我們也在經歷著艱苦的磨練和嚴峻的考驗。學校為了貫徹當時黨的“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教育方針,安排我們從初中一年級開始,每周停課兩個半天到下角一座名為白鶴含書的山上種番薯,一年兩次下鄉(xiāng)支援農忙,每次一去就是十天半個月,吃住全在農村。初中二年級時,學校安排初中班停課近兩個月參加汽車修配廠的基建勞動,我們每天鋤泥、挑泥做土方。后來學校又陸陸續(xù)續(xù)不斷地安排我們參加東江和西枝江兩江的防洪堤建設勞動。1959年夏,在惠州特大洪水剛剛退去后,我們即馬不停蹄地到農村參加“恢復生產,重建家園“的
5、勞動。在大煉鋼鐵運動的日子里,我們筑小高爐,徹夜不眠地拉風箱,把一些成品的鋼鐵材料如鐵鍋、窗戶的鐵欄、鋤頭等鐵器放到小高爐高溫熔煉,但由于技術不合規(guī)格,流出來的卻是一段段廢鐵渣,造成極大的浪費,勞民傷財,令人痛心。初中三年級時,我們經常參加學校本身的基建勞動,挑泥搬土填池塘建校舍,經常從學校門前的西枝江的貨船上把整船整船的水泥、沙、紅磚等建筑材料搬運到校園內供校舍建設之用。遙想當年,我們整個初中的三年時間里,除了勞動還是勞動,文化課學習的印象似乎已被沒完沒了的各種勞動沖刷得很淡、很淡了。善良正直的鄒定恭老師是我們整個初中三年里的班主任。他對同學們非常關心,在寒冬(當時冬天的氣候比現(xiàn)在要寒冷
6、許多)的日子里,他常常會讓又冷又餓的同學們在下午最后一節(jié)的自修課或課外活動期間提早放學回家,在參加集體勞動時也會適當讓我們提早收工回家,他因此還受到學校個別領導的批評。對一些生活特別困難的學生,他會千方百計地為其申請減免學費和申請助學金,幫助他們順利地完成學業(yè)。凡此種種,點點滴滴都在同學們的腦海中印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有的同學重提當年,禁不住熱淚盈眶。1961年夏天,我們終于要初中畢業(yè)了,為了紀念這艱苦奮斗的三年歲月,同學們一致要求要搞一次畢業(yè)聚餐??墒乔蓩D難為無米之炊,當時國內的物質供應十分緊缺,既無水果、糖餅,更無魚肉,連大米也要高價購買。同學們商量后,決定用剩余的班費購買一些高價
7、的番薯、大米和米糠,并上山采摘蠶絞葉,然后把這些材料混合磨成漿,再蒸制成糕點,我們又把校旁池塘邊我們班種的白菜全部摘回來煮成白菜湯……于是就出現(xiàn)了本文開頭的一幕。雖然我們蒸制的糕點苦澀難咽,但經常饑腸轆轆的同學們吃起來還是津津有味,清淡無油的白菜湯也很快被大家喝光了。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驀然回首,昔日十多歲的孩子們如今都已是年近古稀了,近十多年來,同學們每月一聚的老規(guī)矩從來都雷打不動,深受同學們尊敬和愛戴的86歲高齡的老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