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上第三單元教學設計

蘇教版七上第三單元教學設計

ID:7292868

大小:136.50 KB

頁數:20頁

時間:2018-02-10

蘇教版七上第三單元教學設計_第1頁
蘇教版七上第三單元教學設計_第2頁
蘇教版七上第三單元教學設計_第3頁
蘇教版七上第三單元教學設計_第4頁
蘇教版七上第三單元教學設計_第5頁
資源描述:

《蘇教版七上第三單元教學設計》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常州市初中語文網絡培訓2007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蘇教版七上第三單元教學設計設計:武進區(qū)湖塘橋初中沈鑫濤單元學習目標:1.能欣賞文章所描寫的優(yōu)美畫面,說出作品的語言風格。2.能聯系作品的文化背景,說出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3.通過世界民俗文化調查的綜合實踐活動,領略人類大家庭的民俗風情,培養(yǎng)熱愛祖國、熱愛和平的感情。4.學會收集整理素材的一些方法,能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留心、細觀察、勤思索、常積累。5.走進圖書館,學習檢索書目尋找資料,能制作讀書摘錄卡片。單元課時安排:共13課時單元整體學習1課時社戲2課時端午日1課時本命年的回想1課時中秋詠月詩詞三首2課時“世

2、界民俗風情展”綜合實踐活動1課時寫作:從生活中找“米”3課時綜合實踐活動:走進圖書館1課時單元小結1課時教材分析:《新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20常州市初中語文網絡培訓2007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擺正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摒棄繁瑣的分析、提問和板書,優(yōu)化課堂結構,還給學生閱讀時間,借助多媒體課件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以自主、合作、探究的

3、學習方式主動閱讀,使每一個學生有發(fā)言的機會,提高課堂學習效益,受到美的熏陶,掌握閱讀小說的方法。斑斕多彩的民俗文化,源遠流長的民俗風情,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憧憬和追求,這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單元所選的文章,分別向我們介紹了過年、端午、中秋三大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風俗習慣以及江浙地區(qū)農村演社戲祈福的民俗風情。讀罷這些文章,我們身臨其境地感受著這些傳統(tǒng)節(jié)日和民間風俗的無窮樂趣,可激發(fā)我們了解更多的民俗風情的熱情,增加對我們民族乃至世界燦爛文化、悠久歷史的熱愛。教學設計:單元整體學習(1課時)(一)課前學習:1.瀏覽本單元所有課文。2.開始本單元學習,剛好是“國慶”節(jié)

4、后,“重陽節(jié)”將臨。要求:同學們利用假期,回家向家人、長輩或者通過圖書、網絡了解“重陽節(jié)”的來歷、活動形式、和現今的發(fā)展變化,作好記錄以備交流。除此外,你還知道哪些節(jié)日?(二)課堂學習:1.交流課前所積累的知識,明確“重陽節(jié)”之類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哪些,簡述特征性的活動。2.?了解單元內容,明確單元學習目標。問題情境:(1)哪些內容給你留下的印像最深刻?為什么?(2)哪些內容是你最感興趣的?為什么?(3)了解單元內容后,你有何感受?3.布置任務:根據單元內容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三)組建活動小組,制定活動方案。1.問題情境:你知道我們常州有哪些風俗習慣嗎?給大家講講。

5、(討論,交流)20常州市初中語文網絡培訓2007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2.針對單元主題,商討單元學習專題,并擬訂實施方案,自由交流,確定自己的專題。開展一次世界民俗文化(包括我國各民族的)調查的綜合實踐活動,合作調查,通過網絡、圖書查詢等多種形式,領略人類大家庭的民俗風情。要求:主題鮮明、范圍宜小,可以以展板、ppt投影的形式展示。3.自由組合專題研究小組,制定活動計劃、方案。(巡視指導,給予一定的提示、幫助。)《社戲》背景資料:1.寫作背景:《社戲》一文寫于1922年,由于辛亥革命不夠徹底,在封建軍閥的統(tǒng)治下,封建教育的思想仍緊緊地禁錮著大家的頭腦,封建的禮

6、教制度牢牢地束縛著人們的手腳,一切都沒有進步,一切都沒有朝氣。在這種氣氛之下,兒童教育就更成為封建教育制度的犧牲品了。枯燥無味的教育內容,僵化呆板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身心都得不到健康發(fā)展,而且備受摧殘。少年兒童們渴望自由,追求發(fā)展,向往大自然的美好風物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親密融洽友愛互助的關系。魯迅先生的《社戲》,正是在這種背景之下,以一個少年兒童觀察社會,觀察人情的角度,生動真切而又寓意深邃地發(fā)出了時代的吶喊:封建教育制度是非推翻不可的了!魯迅在談到自己青少年時代的生活和思想時曾說:“我母親的母家是農村,使我能夠間或和許多農民相親近?!保ā都饧斑z》)這一種十分

7、可貴的“親近”,對魯迅有著重要而深刻的影響。魯迅雖然出生在城市紹興,但從小就同農民和農村保持密切的聯系。少年時代的魯迅接觸長媽媽等貧苦善良的農民,受到他們的啟發(fā)和教育。特別是魯迅家庭破落以后,他更了解農民痛苦的生活,更同情他們悲慘的命運,這些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社戲》就形象地表現了迅哥兒和農民少年的美好友情,熱情地歌頌了農民孩子高尚、淳樸的品質?!渡鐟颉返墓适虑楣?jié)很簡單,是用第一人稱寫的。課文敘述“我”(即作品中的“迅哥兒”)與外婆家的農民孩子在看戲前后的一些有意思的事。魯迅把這些事寫得十分生動有趣,使人讀后印象深刻,難以忘懷。20常州市初中語文網絡培訓200

8、7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