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論太平經(jīng)的民本思想》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論《太平經(jīng)》的民本思想張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天津,300071)摘要:作為早期道教經(jīng)典,《太平經(jīng)》明確提出“以民為本”的思想,并做了相當系統(tǒng)地論證。這個個案表明:民本思想不是少數(shù)儒家思想家的專利,它獲得包括廣大普通民眾在內(nèi)的社會各階層的廣泛認同。本文從立君為民、民為國本、政在養(yǎng)民等三個層次剖析《太平經(jīng)》的民本思想體系,進而指出:它并不具有反專制的屬性。關(guān)鍵詞:太平經(jīng);民本思想;立君為民;統(tǒng)治思想中圖分類號:K文獻標識碼:A許多學者將民本思想視為儒家的專利。他們認為,民本思想具有反專制乃至民主的屬性,自秦漢以
2、來民本思想長期受到尊君思想的壓制。其實不然。早在戰(zhàn)國時期,“以民為本”就是儒、道、墨、法等主要政治思想流派的共同主張。從此以后,民本思想一直是占主流地位的政治文化。它獲得社會各階層的廣泛認同。在漢代的皇帝詔書、朝堂議政、經(jīng)典注疏、思想論著和民眾意識中,都可以找的民本思想的基本思路。由此可見,“以民為本”是全社會的普遍政治意識。《太平經(jīng)》為這個觀點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實證依據(jù)?!短浇?jīng)》是一部政治性很強的早期道教經(jīng)典。它的宗教信仰及相關(guān)的政治觀念曾在社會各階層擁有大量信徒。它的“萬年太平”理想還曾為農(nóng)民起義提供過重
3、要的思想武器?!短浇?jīng)》不僅明確提出“以民為本”,而且做了相當系統(tǒng)地論證。在若干基本思路上,《太平經(jīng)》的民本思想與漢代統(tǒng)治者的民本思想大體相似。這個現(xiàn)象很值得深入研究。關(guān)于《太平經(jīng)》的民本思想前人已經(jīng)論及,但是還沒有人系統(tǒng)地剖析《太平經(jīng)》的民本思想體系。本文從立君為民、民為國本、政在養(yǎng)民等三個層次,考察《太平經(jīng)》民本思想的①基本思路、主要內(nèi)容,并在此基礎上判定其政治屬性。一、立君為民:“三統(tǒng)轉(zhuǎn)輪,有去有來,民必有主”立君為民是民本思想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論據(jù)之一。在民本思想的各種思路中“立君為民”則側(cè)重說明“為什
4、么”。它從政治本體論的角度論證了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即國家、社稷、君主皆為民而設,政治的目的在于安定民生,得民養(yǎng)民是君主的天職,也是其保有君位的必要條件。民本思想的許多命題和思路就是由這個觀念及其思維邏輯中推導出來的。一般說來,凡是認同立君為民的人都勢必認同民本思想。自《尚書·泰誓》等西周文獻提出天為民而作君作師的說法以來,天立君為民的思想一直是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的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民本思想最初的理論形態(tài)是以上帝、皇天“立君為民”為核心而逐步展開的。儒家、墨家及其他學派的許多思想家大體繼承了
5、這個思路?!短浇?jīng)》亦然。與《尚書》及其注疏者一樣,《太平經(jīng)》也從“天”那里為民本思想尋求終極依據(jù)。只不過《尚書》之“天”是至上神“皇天上帝”,而《太平經(jīng)》之“天”是道教尊神“天君”?!短浇?jīng)》的作者認為神秘的“天”(天君、天道)是君主制度產(chǎn)生的終極原因;無所①以下引文皆引自王明所編的《太平經(jīng)合?!罚腥A書局,1960年版,僅注頁數(shù)。1不在的“道”是君主制度確立的根本依據(jù);君主制度體現(xiàn)著自然與社會的普遍法則或規(guī)律,為教化人性而立君、為養(yǎng)民而立君是君主制度存在的社會根源。人類實行君主制度是符合宇宙通則和普遍規(guī)律
6、的,是維護社會秩序的需要,所以這種制度是必然的、合理的、永恒的。在這個前提下,《太平經(jīng)》的作者進一步闡明了立君為民的思想。《太平經(jīng)》的作者認為,天是至高無上的神靈。天生化萬物,支配自然與社會。萬物皆是天所生成,“夫凡洞無極之表里,目所見,耳所聞,蠕動之屬,悉天所生也,天不生之,無此也。”天地為了統(tǒng)領(lǐng)“萬二千物”設立了各類君長,“各使有尊卑君長,故天道悉能相治制也?!保ǖ?83頁)因而天在生化萬民的同時,為人類社會確立了君主制度?!疤炷藶槿舜瓜笞鞣?,為帝王立教令,可儀以治,萬不失一也?!保ǖ?08頁)天既是人類
7、社會的創(chuàng)造者,又是政治與道德的立法者。君主制度是根據(jù)天命設立的,君主的治國原則是天所確定的,君主的地位和權(quán)力也是天賦予的?!短浇?jīng)》的天神立君說把天奉為至上神,認為神秘的天是君主制度的本原,這種制度是神靈意志的體現(xiàn)。這就從宗教神學的角度論證了君主制度的必然性、合理性?!短浇?jīng)》的作者認為,道支配著自然界和人類社會,而君主制度本于道、體現(xiàn)道,設立君主的目的是“尊道、用道、興行道”(第232頁)。在《太平經(jīng)》的作者看來,“夫道何等也?萬物之元首……天地大小,無不由道而生也”(第16頁),道生天生地生人,為萬物之母
8、。道又無處不在,永不消亡,“天道常在,不得喪亡,狀如四時周反鄉(xiāng),終老反始,故長生也”(第193頁)。世界一切事物都必須依據(jù)道、遵循道而存在?!傲鶚O之中,無道不能變化”,“元氣行道,以生萬物”(第16頁);自然守道,“萬物皆得其所”(第21頁);“天守道而行,即稱神而無方”(第21頁);“三光行道不懈,故著于天而照八極”(第16頁);人守道“可得長安也”(第124頁);君父若得道意則“無所不能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