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康復醫(yī)學康復治療技術》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康復的措施康復的手段主要是訓練。無論是康復醫(yī)學所特有的PT、OT、ST,還是假肢、支具、輪椅的使用及職業(yè)訓練,均是以訓練為特點的。
12康復醫(yī)學:康復預防康復評定康復治療:運動治療物理治療康復三大支柱作業(yè)治療語言治療心理治療康復工程文體活動社會工作中國傳統(tǒng)康復
2物理治療學物理治療學范疇運動治療或運動療法以功能訓練和手法治療為主要手段理療以各種物理因子為主要手段電、光、聲、磁、冷、熱、水等物理治療師(physiotherapist,PT)3
3PT的歷史Hippocrates1813,PeterHenrikLing(瑞典矯形體操之父)---18871921,美國女PT協(xié)會,2741940s,按摩、訓練、牽引,80001950s,手法整復76000MaryMcMillan
4治療原則(1)早期應用(2)持之以恒(3)循序漸進(4)個別對待(5)密切觀察
5適應證外科:骨折后,手術后,脊髓損傷,骨關節(jié)軟組織勞損。內科: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高血壓,心功能不全,肥胖癥,糖尿病等。神經科:偏癱(中風、腦外傷后),周圍神經損傷等。
6運動治療分類治療時是否使用器械徒手運動器械運動治療目的分改善關節(jié)活動技術增強肌肉力量技術肌肉牽拉技術神經發(fā)育療法7
7關節(jié)活動技術方法關節(jié)被動運動關節(jié)松動技術持續(xù)性被動活動(continuouspassivemotion,CPM)8
8關節(jié)被動活動
9關節(jié)松解術(jointmobilization)MaitlandⅠ、在關節(jié)活動范圍的起始小范圍內進行;Ⅱ、在關節(jié)活動范圍內大范圍地進行;Ⅲ、大范圍活動達到限度;Ⅳ、在限度處作小范圍活動;ⅠⅡⅢⅣ起始端終末端
10關節(jié)松解術---分級治療作用ⅠⅡ級用于治療因疼痛引起的關節(jié)活動受限;Ⅲ級用于治療關節(jié)疼痛并伴有僵硬;IV級用于治療關節(jié)因周圍組織粘連、攣縮而引起的關節(jié)活動受限。手法分級范圍隨著關節(jié)活動范圍的大小而變化,當關節(jié)活動范圍減少時,分級范圍相應減小,當治療后關節(jié)活動范圍改善時,分級范圍也相應增大。
11關節(jié)松解術---生理運動和和附屬運動生理運動是指關節(jié)在其自身生理允許的范圍內發(fā)生的運動。附屬運動是關節(jié)在生理范圍之外,解剖范圍之內完成的一種被動運動,是關節(jié)發(fā)揮正常功能不可缺少的運動,通常自己不能主動完成,必須他人或健側肢體幫助完成。關節(jié)的附屬運動是西方關節(jié)松動技術的基本操作手法。
12Concave-convexrule
131、營養(yǎng)作用:促進關節(jié)液流動防止關節(jié)退變。2、力學作用:保持組織的伸展性,改善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3、神經生理作用:增加本體反饋,減輕疼痛。關節(jié)松解術作用機理
14持續(xù)性被動活動(continuouspassivemotion,CPM)作用保持關節(jié)活動范圍保持軟骨營養(yǎng)促進軟骨修復促進韌帶修復減輕疼痛
15CPM的優(yōu)點較一般被動活動作用時間長安全、舒適:運動緩慢、穩(wěn)定、可控較主動運動長時間不疲勞關節(jié)受力?。ㄔ缙趹茫?/p>
16應用范圍骨折關節(jié)手術關節(jié)炎攣縮粘連松解術后關節(jié)軟骨損傷及其手術
17肌力訓練原理及其原則超量負荷(overload)或超量恢復原理18原則:適度疲勞、適宜頻度
18肌力訓練---肌纖維分類肌原纖維/肌紅蛋白、線粒體運動神經元周圍毛細血管氧化酶/糖酵解酶活性供能收縮快慢、張力高低、疲勞運動
19不同強度募集不同肌纖維
20方法(按是否施加阻力分)非抗阻力運動主動運動/傳遞神經沖動訓練主動助力運動(手/滑面/滑車/水)抗阻力運動等張性抗阻力運動(向心性、離心性)等長性抗阻力運動等速性抗阻力運動傳遞神經沖動訓練
21等長性抗阻力運動“tens”方法:10s(2,6,2),休息10s,10次,10組。多角度等長訓練:克服角度特異性避開疼痛弧促進疼痛弧處的肌力恢復適應癥
22漸進抗阻練習法(progressiveresistanceexercise,PRE)Oxford法:同法,但把負荷順序顛倒,使第1、2、3組訓練負荷量分別為1、3/4及1/2的l0RM。Delorme法:先測出待訓練肌肉連續(xù)10次等張收縮所能承受的最大負荷,稱為10RM,每次訓練做3組10次運動.各組間休息1分鐘。第l、2、3組訓練所用阻力負荷依次為1/2、3/4及1個10RM。每周復測10RM值,據(jù)此修正訓練時實際負荷量,使其隨肌力的增長而增加。
23
24
25
26等速性抗阻力運動運動速度譜:慢速1o-60o/s,中速60o-180o/s,快速180o-300o/s,功能性運動速度300o-1000o/s常用訓練強度:每種運動速度隔30o/s,10次,60-90s,10種為1個訓練單位。等速向心肌力訓練等速離心肌力訓練短弧等速肌力訓練等速收縮
27THANKYOUSUCCESS2022/10/1928可編輯
28三種肌力訓練的優(yōu)缺點肌肉神經控制差角度特異性不完全最大阻力距起始部受慣性影響肌群代替有癥狀不宜練昂貴費時需培訓最大阻力距高效安全、實時反饋日常功能的需要改善全范圍肌力促進肌肉神經控制局部血、淋巴、軟骨循環(huán)可練習多個關節(jié)容易操作可制動下訓練預防萎縮等等長訓練等張訓練等速訓練
29肌力Lovett分級0%0級10%1級25%2級50%3級75%4級100%5級傳遞神經沖動訓練、被動運動抗阻運動助力運動主動運動主動為主加力于開始、結束
30注意事項運動量和訓練節(jié)奏阻力大小和部位無痛訓練心血管反應代償運動記錄肌肉代償運動
31牽伸軟組織的技術牽伸(stretching)定義:拉長攣縮或短縮軟組織的治療方法目的:改善或重新獲得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的伸展性降低肌張力(肌梭、高爾基腱器)增加或恢復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預防或降低運動時損傷。32
32牽引(traction)與牽伸的區(qū)別具有牽拉軟組織的作用主要作用于關節(jié)
33軟組織攣縮類型肌靜力性攣縮瘢痕粘連纖維性粘連不可逆性攣縮假性肌靜力性攣縮(痙攣)
34牽伸方法手法牽伸機械裝置被動牽伸自我牽伸主動抑制35
35手法牽伸(維持性牽拉、彈性牽拉)機械裝置被動牽伸利用小強度的外部力量,較長時間作用于縮短組織通過重量牽引、滑輪系統(tǒng)或系列夾板36牽伸方法
36牽伸方法自我牽伸自己完成的一種肌肉伸展性訓練,可以利用自身重量主動抑制牽伸前,患者有意識地放松該肌肉,抑制肌肉收縮收縮一放松;收縮一放松一收縮;拮抗肌收縮對神經肌肉障礙引起的肌無力,痙攣或癱瘓,作用不大37
37注意事項過度牽拉是指牽拉力量過大,使關節(jié)活動超過了正常的范圍避免過度牽拉已長時間制動或不活動的肌肉結締組織避免牽拉水腫組織避免過度牽拉肌力較弱的肌肉
38神經生理治療技術神經發(fā)育療法(neurodevelopmenttreatment,NDT)Bobath技術Brunnstrom技術Rood技術Kabat-Knott-Voss技術(又稱為PNF技術)39
39共同理論基礎1.腦控制運動而非肌肉,腦損傷康復強調運動模式的改善——核心2.中樞神經系統(tǒng)是分等級的結構,上位中樞對下位中樞主要起抑制作用層次學說:運動控制由上位(腦皮質)、中位(腦干)、下位(脊髓)三層次協(xié)同完成。運動發(fā)育也是從下位→上位水平的成熟過程。3.應用特殊的感覺刺激可改變或易化患者的運動模式反射學說:感覺傳入信息控制運動傳出信息,運動為反射綜合,CNS處于被動地位。4.腦損傷的恢復遵循一定順序——模仿嬰兒正常發(fā)育的順序。
40
414種神經肌肉促進技術的比較BrunnstromBobathRoodPNF機制中樞興奮擴散運動神經發(fā)育規(guī)律皮膚感覺刺激本體感覺刺激方法利用異常粗大運動模式誘發(fā)收縮控制異常運動模式,建立正常運動模式疼痛、溫度、扣擊、振動、摩擦擠壓、牽拉、抗阻、對角線、螺旋運動時期軟癱期各個時期各個時期恢復期
42Bobath療法1、控制運動的關鍵點(KP),對痙攣的部分采用反射抑制模式(RIP)進行抑制2、痙攣被控制后,讓患者進行主動的、小范圍的、不太用力的和不引起痙攣的關節(jié)運動3、通過平衡、翻正或防護反應引出運動4、肢體負重并在負重的肢體上取得平衡5、控住和放置以訓練對運動的控制6、最后進行各種有意義的日常生活活動訓練,逐步向正常運動過渡。
43
44經典方法---Bobath握手兩手十指交叉,患拇位于最上面,稍外展,由于健側手指使患側手指外展,整個上肢的屈肌痙攣可以減輕。優(yōu)點:活動和轉移時,偏癱的肩受保護。兩手交叉在一起位于中線,感覺和知覺得到改善。防止肩胛骨后縮及整個偏癱側后縮。防止了聯(lián)合反應。
45上肢自助被動運動
46PNF技術(Kabat-Knott-Voss技術)基本運動模式:對角線運動螺旋形或對角線運動是正常動作發(fā)育的最后階段,因為所有的對角線模式中總有旋轉的成分,而旋轉是肢體發(fā)揮正常功能所不可缺少的,例如洗臉、梳頭、吃飯、行走。由于對角線運動都越過中線,也有利于身體雙側運動的發(fā)展。節(jié)律性啟動重復牽拉
47上肢對角線運動①屈—內收—外旋模式②伸—外展—內旅模式③屈—外展—外旋模式④伸---內收—內旋模式
48下肢對角線運動①屈—內收—外旋模式②伸---外展—內旋模式③屈—外展—外旋模式④伸—內收—內旋模式
49運動再學習技術運動再學習技術(MRP):是由澳大利亞物理治療師Carr和Shepherd提出的一種運動療法,近年來開始受到我國康復醫(yī)療人員的重視。MRP的基本觀點:腦卒中后患者喪失了在發(fā)病前已掌握并能熟練運用的日常生活活動的能力,此方法重點強調要對患者進行早期康復,并鼓勵患者主動參與反復訓練,尤其是在早期盡可能開始訓練患者重新學習喪失了的運動功能,并掌握這些運動的技巧。
50治療原則強調患者的主動參與及反復訓練分析主要問題點---障礙點---正常的運動方式訓練方案時要與作業(yè)活動、日常生活的功能動作有緊密聯(lián)系注重環(huán)境的重要性視覺反饋和語言反饋的重要性
51增強心肺功能的技術放松性運動(relaxation)以放松肌肉和精神為主要目的的運動如醫(yī)療步行、醫(yī)療體操、太極拳等適合于心血管和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精神緊張者老年人及體弱者耐力性運動(endurancetraining),有氧運動以增加心肺功能為主要目的如醫(yī)療步行、騎自行車、游泳適合于心肺疾患及需要增加耐力的體弱患者52
52運動處方運動種類運動量~強度、時間、頻度強度(VO2max、METs、HR)靶心率THR(targetheartrat):運動中允許達到的心率Jungmann法:THR=180或170-年齡心電運動試驗法:THR=70~85%HRmax清晨睡醒時1分鐘脈搏數(shù),宜保持平穩(wěn)而稍有減慢趨勢自感勞累分級法
53自感勞累分級法GunnarBorg十五級表十級表級別6-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疲勞程度非常輕很輕稍輕稍累累很累非常累級別0.512345678910疲勞程度非常輕很輕輕中度稍累累很累非常累,最累
54THANKYOUSUCCESS2022/10/1955可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