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針刺加穴位注射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40例臨床觀察》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針刺加穴位注射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40例臨床觀察【關鍵詞】針刺;穴位注射;椎動脈型頸椎病頸椎病是臨床常見、多發(fā)病。筆者2008年3月-2009年3月對80例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采用針刺加穴位注射治療,療效滿意,現(xiàn)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共收治80例,均為本院康復科住院患者,均符合1993年第二屆頸椎病專題座談會制定的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診斷標準[1],隨機分為針刺加穴位注射組(治療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齡18~70歲,平均43.37歲;病程最短6個月,最長12年。單純針刺組(對照組)40例,男18例,
2、女22例;年齡20~68歲,平均42.28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10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受耳源性眩暈、眼源性眩暈、高血壓、貧血等疾病影響者?! ?.2治療方法治療組:穴位取雙側夾脊(病變局部的夾脊穴)、風池、大椎。操作方法:所取穴位部常規(guī)消毒,用一次性無菌注射器,抽取0.5mgVitB12針2支,刺入皮下,進針大約1寸時,有電感后回抽無血,再注入藥液,每穴0.5ml,出針后,棉球壓迫,以防出血。然后再進行針刺,用0.25mm×40mm不銹鋼一次性毫針,快速進針。風
3、池因其穴下有延髓,必須嚴格掌握針刺角度與深度,針刺時針尖微下,向著鼻尖斜刺0.8~1寸左右,而后捻轉,采用平補平瀉法。以患者有酸脹感及針感向枕、頭頂較強傳導時療效最佳。夾脊穴、大椎穴直刺0.5~1寸,使之得氣,手法用補法,留針30min。對照組:單純在風池、夾脊、大椎穴進行針刺,操作方法同上。兩組治療均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休息3天,再進行第2個療程,治療3個療程后進行療程統(tǒng)計。觀察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血流速度及椎動脈形態(tài)變化。所有檢測都由鐘祥中醫(yī)院B超室進行?! ?.3統(tǒng)計方法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 ?結果 2.1
4、療效標準[2]痊愈:癥狀完全消失,肌力正常,頸、肩、肢體功能恢復正常,并能參加正常勞動和工作,隨訪6個月未復發(fā)。顯效:癥狀明顯減輕,病情程度改善1個等級以上,疼痛程度改善1個等級以上。有效:癥狀減輕,病情或疼痛略有改善。無效:癥狀無改善?! ?.2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表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兩組治療前后各項指標比較見表2~4?! ?討論 頸椎病是一種較為常見的中老年病。其中椎動脈型頸椎病為最常見的類型。針剌加穴位注射不僅使針、藥、穴位協(xié)同作用充分發(fā)揮,而且由于針刺調整了機體功
5、能狀態(tài),改變了機體對藥物的反應性,從而更有利于藥物治療效能的發(fā)揮?! ∷x穴中,風池穴淺層有枕神經、枕動脈,深層有椎動脈。現(xiàn)代研究表明,針刺風池對腦血管有解痙擴張和收縮雙重作用,明顯改善腦部的血液循環(huán)[3]。夾脊穴可以改善病變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大椎穴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推動血液量、血流速度的表2兩組治療前后椎動脈血流量比較表3兩組治療前后椎動脈血流速度比較表4兩組治療前后椎動脈血管內徑比較作用,有利于機體康復。針刺夾脊、大椎穴可使針感直達病所,通過神經體液調節(jié)作用,影響交感神經末梢釋放化學介質,使病變的脊椎、關節(jié)、肌肉、韌帶等
6、組織結構以及神經血管臨近組織產生良性反應,調整改善脊柱內外環(huán)境,使之趨于平衡?! ”疚慕Y果表明,針刺加穴位注射對椎動脈的血管內徑、血流量及血流速度均有明顯作用,而且起始部位及臨近的改變更為明顯,且與臨床癥狀的改善呈正比。提示在今后的臨床治療中,可以把重點放在椎動脈的起始及其臨近部位,以收到更好的效果?!緟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