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靛藍染色工藝原理分析

古代靛藍染色工藝原理分析

ID:13775031

大小:267.50 KB

頁數:10頁

時間:2018-07-24

古代靛藍染色工藝原理分析_第1頁
古代靛藍染色工藝原理分析_第2頁
古代靛藍染色工藝原理分析_第3頁
古代靛藍染色工藝原理分析_第4頁
古代靛藍染色工藝原理分析_第5頁
資源描述:

《古代靛藍染色工藝原理分析》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古代靛藍染色工藝原理分析2006-12-230:13:28紡織檢測航母、承接國內郵寄業(yè)務(趙文華)

2、來源:中國紡織檢測專家網[摘要]含靛植物有多種,古代染色方法可分為浸揉和發(fā)酵兩大類。前者為縮合染色,后者屬還原染色。本文逐一分析了各種方法的工藝條件和助劑作用原理,解釋了“蓼藍不堪為淀”的原因。同時指出了多有混淆的“靛紅素”概念:系靛紅和靛玉紅兩種不同的副產物。關鍵詞:植物靛藍;發(fā)酵水解;發(fā)酵還原靛藍(靛青)是我國古代最為常用的植物染料之一,在傳統(tǒng)染織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現代社會“返樸歸真、回歸自然”的熱潮之下,當前介紹各

3、類植物染料尤其是植物靛藍的文章不斷見諸紡織印染及科技史刊物,然而直述其工藝過程者多而對反應基理探討者少,特別是缺乏對助劑種類及作用機理的深入分析。筆者試以靛藍早期浸揉染色及宋應星《天工開物》中所述制靛還原染色過程為主,逐一討論各個步奏中的化學反應機理。謬誤之處祈請印染解及紡織史解各位專家不吝賜教。藍的種類及色素成份“青,取之于藍”,凡可制取靛青的植物皆可稱“藍”。一般熟知的是菘藍和蓼藍,其實含有靛質的植物有多種。經考證藍的科目學名如下表(對藍的種類及名稱,歷代本草說法各異,現代中藥典籍也不盡相同,本文僅采用其中一說)。[1

4、][2]:名稱性狀學名科別歐洲菘藍二年生草本IsatistinctoriaL.十字花科草大青(菘藍、茶藍)二年生草本IsatisindigoticaFort.十字花科馬藍多年生灌木BaphicacanthuscusiaBremek.爵床科蓼藍一年生草本PolygonumtinctoriumAit.蓼科木藍(吳藍、槐藍)多年生灌木IndigoferatinctoriaL.豆科上述植物的莖葉中均含有可以縮合成靛藍的吲哚酚(吲羥、吲哚醇)。它在植物組織細胞中以糖甙的形式存在:Ⅰ(IsatinB)???????Ⅱ(Indican)

5、其中Ⅰ為菘藍甙,它實際是吲哚醇與果糖酮酸生成的酯,不屬于甙。酯鍵遇堿液(如草木灰、石灰)即可斷鍵水解,游離出吲哚醇,從而氧化為靛藍;而馬藍和蓼藍中含的是靛甙(Ⅱ),它是吲羥與β-D(+)葡萄糖生成的配糖體,其上的甙鍵必須經過長時間發(fā)酵,由糖酶及稀酸作用才能水解斷鍵、從而游離出吲羥、氧化為靛藍。因此,早期的制靛技術可能僅限于用堿水浸泡菘藍獲取靛質,而蓼藍則用于浸揉“染碧”(碧者,青黃合色也。而黃色素如黃酮類化合物則普遍存在于各類植物細胞中)。如蘇敬(唐)《唐新本草》云:“菘藍為淀,惟堪染青。其蓼藍不堪為淀,惟作碧色爾”;蘇頌

6、(宋)《本草圖經》云:“有菘藍,可以為淀……,有蓼藍,但可染碧,而不堪作淀”;寇宗爽(宋)《本草衍義》云:“蓼藍即堪揉汁染翠碧”。直到明代,早于宋應星的李時珍才在著名的《本草綱目》中說:“凡藍五種,各有主治……而作淀則一也”。?????除上述五種藍之外,宋應星還提到一種科目不明的莧藍,亦有學者提到十字花科蕓苔屬的甘藍都可用于制靛[3]。另外應該指出的是,某些科普文章說有“靛青科”和“蕓苔科”的植物可以制靛,顯然混淆了植物的名稱和科、屬關系。浸揉染色工藝原理靛藍的還原染色技術始見于《齊民要術》,而秦漢之前主要以浸揉直接染色技

7、術為主[4][5]:將藍葉與織物一同揉搓,或先將藍汁揉出再以織物浸泡,輔以草木灰助染。有學者認為這是一種媒染工藝[6],但據筆者分析并非如此,理由有二:首先,媒染劑必須含有過渡金屬元素,而普通草木灰中主要含K、Na、Ca、Mg、Zn、Mn等非絡合型金屬元素,Al、Fe、Cr含量極微,尚不足以起到媒染作用。雖然根據草木的種類和產地不同,某種特定的草木灰中可能含有較多的過渡金屬元素,但這畢竟是特殊而非一般。除非特別指明時,應該認為一般的草木灰并無媒染作用;其次,持媒染觀點的學者認為,靛藍的結構上含有媒染基團,因此可用于媒染。其

8、實在浸揉過程中并無靛藍存在,而只有半靛(吲羥),其結構上沒有相鄰的-OH、-NH2、-OCH3及=C=O等可供絡合的基團,不可能產生媒染作用。當氧化縮合為靛藍時,已成為不溶性的色淀而沉積固著在纖維上,也就用不著再媒染了。筆者認為,浸揉染色加入草木灰的目的有三:一是針對菘藍而言,加入堿劑可以水解菘藍甙,游離出吲哚酚;二是使揉搓而出的半靛隱色酸轉變?yōu)橐兹苡谒碾[色鹽;三是加速半靛的氧化過程:還原染料隱色酸的氧化要進行數小時,而隱色鹽的氧化只要數分鐘[7]。由上述分析可知,浸揉染色實際是在纖維上就地制靛的過程,可以稱為縮合染色法

9、。由于半靛分子比靛白分子小一半,對纖維的親合力更低,要想染成合適的深度,就要反復多次套染。同時由于此法只適合于在藍草收獲季節(jié)進行,染液不能貯藏和運輸,因而自發(fā)明還原染色方法后,浸揉方法就逐步自行淘汰。制靛工藝原理浸揉染色受藍草產地和收獲季節(jié)限制,極不方便推廣應用。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fā)明了還原染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