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棗養(yǎng)身幾種吃法

紅棗養(yǎng)身幾種吃法

ID:20822333

大?。?50.00 KB

頁數(shù):6頁

時間:2018-10-16

紅棗養(yǎng)身幾種吃法_第1頁
紅棗養(yǎng)身幾種吃法_第2頁
紅棗養(yǎng)身幾種吃法_第3頁
紅棗養(yǎng)身幾種吃法_第4頁
紅棗養(yǎng)身幾種吃法_第5頁
資源描述:

《紅棗養(yǎng)身幾種吃法》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紅棗的6種吃法引導語:紅棗最突出的特點是維生素含量高。棗能補中益氣、養(yǎng)血生津。鮮棗維生素含量更豐富;但它有時令性,不能常買到,而且多吃傷害消化功能。干棗雖然維生素含量下降,但鐵含量升高,而且營養(yǎng)更易吸收,更適合食療,這里介紹幾種大棗的食療做法。?1、紅棗泡水,養(yǎng)肝排毒?紅棗的一個沖泡細節(jié)決定著它功效的高低。?紅棗果皮堅韌不好消化,如果整顆沖泡,很難將其有效成分完全溶出,因此最好將其掰開再沖泡。?還要注意的是,新鮮的紅棗不宜沖泡或煎煮。這是因為它的維生素C含量非常高,用熱水煮泡會嚴重破壞維C。?2

2、、紅棗泡茶,補氣護嗓?材料:紅棗20g,桂圓15g,紅糖30g,水500g?做法:先將紅棗洗凈、去核,桂圓去皮、核,然后將紅棗、桂圓肉同時放燉杯內,放入清水500g,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35分鐘,加入紅糖攪勻即成。?功效:補氣血,益脾胃。適用于貧血、神經衰弱、失眠、脾胃虛弱癥;適合教師、營業(yè)員等使用嗓子頻率較高的人。紅棗對促進血液循環(huán)、暢通乳腺很有幫助,而且它和桂圓都具有極佳的補血養(yǎng)氣效果,將二者結合起來,能起到豐胸的作用。若紅棗炒黑后泡茶喝,可治療胃寒、胃痛。?3、紅棗熬湯,止咳潤肺?材料

3、:銀耳20克(大約半朵),紅棗20顆,冰糖60克(可根據(jù)各人的口味添減分量)?做法:把銀耳放在清水中發(fā)開,摘去蒂頭,撕成小塊,與紅棗、冰糖一起放到鍋里;加水6碗,大火煮開后,改用文火再煮半個小時,即可熄火。?功效:用于治肺熱咳嗽、肺燥干咳、婦女月經不調、胃炎、大便秘結等病癥。它能提高肝臟解毒能力,保護肝臟功能,它不但能增強機體抗腫瘤的免疫能力,還能增強腫瘤患者對放療、化療的耐受力。它也是一味滋補良藥,特點是滋潤而不膩滯,具有補脾開胃、益氣清腸、安眠健胃、補腦、養(yǎng)陰清熱、潤燥之功,對陰虛火旺不受參

4、茸等溫熱滋補的病人是一種良好的補品。銀耳富有天然特性膠質,加上它的滋陰作用,長期服用可以潤膚,并有祛除臉部黃褐斑、雀斑的功效。4、紅棗煮蛋,補血養(yǎng)顏?材料:紅棗,桂圓,一個雞蛋?做法:用紅棗加桂圓煲紅糖水,到棗爛桂圓綿時,打只雞蛋,繼續(xù)用小火焐熟雞蛋。?功效:紅棗、桂圓和紅糖都有補血的功效,煮出的雞蛋很滋補,久服有推遲衰老、延年益壽的效果。5、紅棗熬粥,安神助眠?材料:小米,紅棗?做法:紅棗提前用水泡軟;小米洗干凈,放入適量水,再加上紅棗;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煮。適量百合、蓮子搭配紅棗調理,可更好

5、地發(fā)揮紅棗安神的效用。?功效:對植物神經紊亂、更年期綜合癥者,有清虛火、安心神、治失眠之療效;氣血雙補,中醫(yī)上講,女性有躁郁不安、心神不寧等癥狀,因此特別適合于女性。還適合給消化不良、伴有厭食的脾虛的孩子食用。??6、紅棗泡酒,血管通暢?做法:拿一個干凈的玻璃瓶裝紅棗,裝八分滿就好,再倒?jié)M紹酒,蓋好瓶蓋放陰涼處。紅棗在泡的過程里很吸收酒,所以每天要看一下酒是不是被吸收的低于紅棗面了,要是這樣得趕緊再加酒。大約過一個星期就可以吃了,每次一般是吃二十個左右的紅棗。?功效:紅棗在浸泡過程中,富含營養(yǎng)的

6、有機物更容易在酒中溶出。對保持血管通暢有一定效果。紅棗泡酒可以補血,堅持就會讓你白里透紅,健脾、消食、養(yǎng)血,清除血管內的垃圾,使氣血通行無阻;壯旺體質,減少疾病,健身強體,是養(yǎng)生好酒。提醒:1、干紅棗大小各異,雖然在營養(yǎng)和食療功效上差別不大,但從口味上建議,泡水泡茶時選用大個的紅棗,特別是新疆產的紅棗,口感很甜,最好將其撕成幾半再用;熬粥、泡酒等則可隨意選擇。?2、大棗有益健康,但并非多多益善。中等大小的紅棗,一次食用最好別超過15個,過量食用有損消化功能,引起胃酸過多和腹脹。編后語:一日三棗終

7、身不老,不同吃法功效各異。實驗證明,每天給肝功能差的人喝大棗水,持續(xù)1周能增加人體血清蛋白,從而達到保肝排毒的功效。大家伙兒都試試把!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