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明清淮安河下徽州鹽商研究》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明清淮安河下徽州鹽商研究徽商研究是明清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一直受到海內(nèi)外史學界的高度重視。尤其是近年來大陸史學界的成果與日俱增,這端賴于新史料(如徽州鄉(xiāng)土文獻)的系統(tǒng)整理和利用。如所周知,在明清時期,“徽之富民盡于儀、揚、蘇、松、淮安、蕪湖、杭、湖諸郡,以及江西之南昌,湖廣之漢口,遠如北京,亦復挈其家屬而去”[(1)]。不過,以往對于上述各大都會中僑寓徽商的研究,除了個別城市(如揚州)已有相當詳盡的研究成果外,不少城鎮(zhèn)還是語焉不詳,甚或仍屬空白(如淮安)。這同樣有賴于新史料的搜集和利用。筆者近年來兩度前往淮安考察,搜集到一批未刊鄉(xiāng)土文獻,其中就包含了豐富的徽商史料,使
2、我們能夠比較清晰地了解淮安河下徽商的組織形態(tài)、生活方式和盛衰變遷。 一、徽商的遷徙、占籍和定居 河下位于今淮安市西北三里之遙的古運河畔,是當年大批徽州鹽商聚居之地,迄今仍然保持著明清時期的小鎮(zhèn)風韻。據(jù)清人王覲宸《淮安河下志》卷1《疆域》記載:“明初運道仍由北閘,繼運道改由城西,河下遂居黃(河)、運(河)之間,沙河五壩為民、商轉(zhuǎn)搬之所,而船廠抽分復萃于是,釘、鐵、繩、篷,百貨駢集;及草灣改道,河下無黃河工程;而明中葉司農(nóng)葉公奏改開中之法,鹽策富商挾資而來,家于河下,河下乃稱極盛”。所謂“明中葉司農(nóng)葉公奏改開中之法”,是指明代弘治年間戶部尚書葉淇正式公布納銀中鹽的辦法——運司
3、納銀制度,也就是召商開中引鹽,納銀運司,類解戶部太倉以備應用。從此以后,商人只需在運司所在的地方納銀就可中鹽,因此,不但兩淮赴邊屯墾的商人退歸南方,而且在全國最重要的西北墾區(qū)的土商也遷至西淮[(2)]。由于河下地處淮安城關廂,又為淮北鹽斤必經(jīng)之地,所以大批富商大賈卜居于此?! ≥^早適居河下的徽商有黃氏,據(jù)清人黃鈞宰《金壺浪墨》卷2《世德錄》記載:“黃氏之先,為皖南著姓,聚族于黃山。當明中葉,分支遷蘇州。再徒淮陰,累世讀書,科名相望,七傳而至荊玉公,為明季諸生”。從這段《世德錄》中,還看不出黃氏是否為淮北鹽商。當時,淮北鹽運分司駐安東(今江蘇漣水縣),大批徽商主要集中在那里。誠如明
4、人文震孟在《安東縣創(chuàng)筑城垣記》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樣:“…安東為河、淮入海之路,淮北鎖鑰,百萬鹽策輻輳于此”[(3)],所謂“煎鹽貴擅其利”[(4)]。其中,就有不少徽州鹽商[(5)]。 由于明代中葉以后黃河全流奪淮入海,蘇北水患日趨頻仍,安東等地時常受到洪水的威脅。如淮北批驗所本在安東縣南六十里的支家河,“淮北諸場鹽必榷于此,始貸之廬、鳳、河南”,批驗所舊基在淮河南岸,“當河流之沖”[(6)],弘治、正德年間曾多次圯毀,后來雖移淮河北岸,但洪水的困擾仍未減輕。據(jù)乾隆《淮安府志》卷11《公署》記載,安東為“鹽鹺孔道,土沃物豐,生齒蕃庶,士知學而畏法,近罹河患,豐歉不?!?。在這種形勢
5、下,鹽運分司改駐淮安河下,而淮北批驗鹽引所改駐河下大繩巷,淮北巡檢也移駐烏沙河。隨著鹺務機構(gòu)的遷移,更多的淮北運商卜居淮安河下[(7)],但因祖先產(chǎn)業(yè)所在,仍然占籍安東[(8)]。這一點很象淮南鹽商多占籍儀征,而又“太半居郡城(揚州)”[(9)]?! ∨c此同時,還有的徽商從揚州適居淮安河下。其中,最為著名的首推程量超一支。據(jù)《淮安河下志》卷5《第宅·程蓮先生宅》記載: 吾宗自岑山渡叔信公分支,傳至第九世慎吾公,是為余六世祖,由歙遷家于揚。子五人:長上慎公,次蝶庵公,次青來公,次阿平公,次蓮渡公。蓮渡公即余五世祖也。蓮渡公諸兄皆居揚,公一支來淮為淮北商,居河下。 蓮渡公叫程
6、量越(1626-1687),字自遠,是淮南鹽務總商程量入的弟弟,“生子九人,俱成立,孫、曾蕃衍,舊宅漸不能容,分居各處,亦尚有一、兩房仍居老宅”[(10)]?! 〕顺塘吭揭恢?,歙縣程氏還有不少人遷居河下。清末時人李元庚曾指出:“程氏,徽之旺族也,也由歙遷。凡數(shù)支,名功、亙、大、仁、武、鶴是也。國初(按:指清初)時業(yè)禺策者十三家”[(11)],“皆極豪富”[(12)],當時有“諸程爭以鹽策富”[(13)]的說法?! 『酉禄丈坛淌闲宣}各有旗號,大多依族譜中的名號取名。據(jù)《訥庵雜著·五字店基址記》記載:“當時族人業(yè)鹽居淮,有所謂公(功)字店、班字店、大字店者,皆就主人名字中略取其偏
7、旁用之,如亙字店則用朝宣公宣字之半,吾家五字店,蓋用慎吾公吾字之半也”[(14)]。慎吾公是程量越的父親,所以程量越“所居之宅,曰五字店,五字乃其旗號也”[(15)]。此外,還有儉德店,“儉德,旗名店者”,為鹽務總商程易的宅名[(16)]。程世桂與其兄程云松“均習禺策,分行鹽務,旗名觀?!保郏ǎ保罚荨_@一點也與揚州非常相似。據(jù)乾嘉時人林蘇門記載:“揚州運鹽之家,雖土著百年,而廝仆皆呼其旗名,曰某某店。故高門大屋,非店而亦曰店也”[(18)]?;窗埠酉碌孛?,有五字店巷、仁字店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