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勛親子關系講座

李子勛親子關系講座

ID:26391361

大小:69.21 KB

頁數(shù):5頁

時間:2018-11-26

李子勛親子關系講座_第1頁
李子勛親子關系講座_第2頁
李子勛親子關系講座_第3頁
李子勛親子關系講座_第4頁
李子勛親子關系講座_第5頁
資源描述:

《李子勛親子關系講座》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李子勛親子關系講座(一)一、怎樣保護孩子現(xiàn)在做父母,基本都只有一個孩子,不像教育了7、8個孩子的爸爸媽媽那么有經(jīng)驗,其實孩子和孩子是不一樣的。有幾個關鍵點要提醒大家注意:我是學家庭治療的,主要是在臨床,掌握一種系統(tǒng)式的家庭治療,注重的是一種關系。我們常常觀察爸爸媽媽和孩子之間是一種怎樣的互動,他們的語言,他們存在的規(guī)律是什么。于是我們發(fā)現(xiàn),最重要的不是父母親跟孩子關系的表面現(xiàn)象如何,而是在表面的互動下的關系層面和他們內(nèi)在的心理需求。隨便講一個故事。我的門診經(jīng)常會接待這樣的孩子:大多是男孩,這些男孩有一個共同特征,即小時候得過比較重的病,如癲癇或其他病,因而就被高度保護。因為爸爸媽媽會害怕這

2、個孩子受到任何危險,比如小時候孩子得一些流感、肝炎,或其他疾病,這個孩子就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樣成長了,因為爸爸媽媽必須要過度保護他,不讓他遭受任何的危險。這樣的孩子在特殊的保護下,令他們失去了很多能力,雖然他在父母親的幫助下生活很好、學習很好,可是到了青春期(15、16歲),都會出現(xiàn)一些麻煩,這些麻煩就是剛才有一位家長所擔心的——跟周圍的孩子沒法交流,無法得到一種智慧性的情感。于是爸爸媽媽就拼命的幫他補償,因為他不是去鼓勵孩子去承受因長期處于高度保護下失去的應有的發(fā)展(如社會適應能力的發(fā)展),而是更加保護,使孩子在處理人際關系方面陷入困境。比如這個孩子跟某一個孩子發(fā)生爭執(zhí),媽媽就去找老師談,

3、出面找對方的家長談。通過這樣的保護,看起來是讓這個孩子順利的小學畢業(yè)、初中畢業(yè),可是到高中基本上不行了,因為高中的孩子,你的保護就失效了。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一個孩子到了青春期,15歲、16歲、17歲已經(jīng)社會化了,他們處在夾縫里面,這樣的孩子基本上最后都成為精力等等的殘疾。小時候為了保護孩子,爸爸媽媽是對的,但是保護到什么時候?什么事情應該保護,什么事情不能保護?我們常常在思考這個問題。從當前國際潮流來看,家長應從三方面來關心孩子。第一,身體發(fā)育。假如這個孩子有疾病,差不多孩子就擁有了某種特權,這個特權就是爸爸媽媽不得不怎么樣,這是偏頗的。第二,孩子的智力和能力的發(fā)展,包括學習和社會能力、運

4、動能力、音樂與藝術的修養(yǎng)。第三,個性的成長和心理發(fā)育的完成。這三個方面其實都是相通的,因為身體的健壯、身體健康的孩子往往心理發(fā)展順利,有病的孩子,因為過度需要幫助,就有補償關系,這個補償就使孩子不去發(fā)展種種能力。前天我看到一個孩子,已經(jīng)30余歲了,一直不能夠很好的生活,從17歲開始就一直在看心理醫(yī)生、吃藥,有各種各樣的病。但一個很奇怪的現(xiàn)象,當這個孩子不在他媽媽身邊,而是在一個陌生人身邊的時候,他挺正常的,他可以跟很多人交談,他可以買他的書,可以和別人討價還價。但是只要他媽媽在身邊時,他就是一個病人,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病人,而且露出了很呆傻的笑容。所以,孩子的問題也是母親的共病,這個病由母親

5、構成,如果媽媽不在他身邊,這個病是不存在的,這就是母親和孩子形成的共病關系,這個病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他媽媽病得比孩子還重。實際上媽媽替代了孩子的社會功能,她在完成孩子的社會功能。當孩子要和社會接觸的時候,他首先要支配他媽媽去做,強迫他媽媽去給醫(yī)生打電話,讓媽媽去跟醫(yī)生商量需要的事情,總是他母親去陪他看病,把藥買回來,這個孩子可以隨意的不吃,實際上媽媽就成了孩子的一種功能。但是如果媽媽繼續(xù)愿意扮演這個功能,孩子永遠不會好。李子勛親子關系講座(二)二,給孩子足夠的信息刺激????父母應該具有對孩子心理智力成長階段和需要的認識,照料孩子的時候內(nèi)心要知道那些是重要的?,F(xiàn)在很多父母希望盡善盡美孩子的

6、教育,看很多書,聽很多專家的課,希望找到一個好的教育方法,或者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實際上沒有。因為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孩子的心智在發(fā)展階段會出現(xiàn)明顯的差異?,F(xiàn)在有這樣一些觀點,一,認為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有自己的特色,你不可能用一致性的教育把他教育好,也就是說對別人有益的經(jīng)驗對你的孩子不一定就好。你必須用一種全新的方式看待孩子并愿意伴隨著他長大。第二,科學研究過智力早熟的孩子往往成年后都不聰明,正如生長緩慢的樹成長的時間長,長得也高大一樣。兒童智力需要一個緩慢的對環(huán)境的自適應過程,很多家庭心急火燎的幫助孩子拔高語言的讀寫算能力,小時候是可凸現(xiàn)出自己孩子的優(yōu)勢,但這是一種偽智力,是父母的智

7、慧被疊加的結果。智力成長也跟建筑一樣,地基的結實不僅僅看水泥多少,還要看你混合的基質(zhì)。研究證明,孩子感知世界的能力在沒有學習母語時,是敏銳和自由的。一旦學會母語,開始有母語思維,很多感知能力就退化了,孩子感知的世界被大大縮水。????那么,心理學把人的自我看成是文化內(nèi)化的結果,或是信息堆砌的結果。在混沌理論問世以后,怎么讓孩子的心智發(fā)展得好,就需要采用刺激或者是擾動技術。父母不知道孩子的智力怎樣,有哪些天賦的能力,當然孩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nèi)容,確認文檔內(nèi)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nèi)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