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數學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王立輝-菱形教學設計》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18、2、2菱形(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經歷菱形的性質的探究過程,掌握菱形的兩條性質.2、過程與方法:(1)經歷菱形的性質的探究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驗、觀察推理的意識,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2)根據菱形的性質進行簡單的證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演繹能力.3、情感態(tài)度: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fā),通過欣賞觀察、動手操作、討論交流、歸納總結,感受身邊的數學,感受合作學習的成功,培養(yǎng)主動探求、勇于實踐的精神,同時感受到數學的和諧美、對稱美,激發(fā)學習數學的激情,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教學重點菱形性質的探索、證明和應用.教學難點菱形
2、性質的證明和靈活運用。教學過程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知識回顧問題引入1、說說平行四邊形的性質。2、說說矩形的定義。如果平行四邊形的內角大小保持不變,改變邊的長度,我們得到的特殊平行四邊形是什么?(幾何畫板展示變化過程)學生結合圖形回答。學生猜想復習舊知識,為新知做鋪墊。設疑導入,激發(fā)學生認知的沖突。幾何畫板增強直觀性,調動學生積極性。自主探究1、直觀演示,類比矩形的定義,你能說說什么是菱形嗎?2、你能舉出生活中的菱形的例子嗎?教師展示菱形圖案,學生欣賞。3、思考:菱形是特殊了“邊”的平行四邊形,因此它具有平行四邊形的所有性質,菱形是否具有一般平
3、行四邊形不具有的一些特殊性質呢?學生試說,舉例子,欣賞圖片。師生折紙、觀察得出菱形是軸對稱圖形。學生欣賞菱形圖案,感知數學的和諧美。4、動手操作:將一個長方形的紙片對折,再對折,然后沿某一條線剪開,打開即是菱形。5、學生分組,仔細觀察剪出來的菱形,從邊、角、對角線等方面探究菱形的性質。6、驗證猜想,得出性質。(1)菱形的四條邊相等。(2)菱形的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每組對角。分組討論交流,表述出探究的結果。通過幾何說理的方法得到菱形的性質。通過動手操作,經歷探究對圖形的對折,即對軸對稱圖形的再認識,感受動手實驗的樂趣。采用直觀操作和幾何論證相
4、結合的探究式方式,培養(yǎng)學生觀察、實驗、猜想等合情推理能力.學以致用1、已知菱形的周長是12cm,那么它的邊長是______.2、菱形ABCD中,對角線AC=10,BD=24,則AB=_______.3、在菱形ABCD中,AB=5,∠BCD=120°,則對角線AC=_______.4、在菱形ABCD中,已知∠ABD=20°,則∠ABC=___,∠C=______.5、在菱形ABCD中,對角線AC=6,BD=8,求菱形的周長和面積。推導菱形的面積公式已知菱形的兩條對角線的長,能求出它的面積嗎?生活實例:例:菱形花壇ABCD的邊長為20m,∠ABC=60°,沿著菱
5、形的對角線修建了兩條小路AC和BD鼓勵學生用不同方法求面積。學生觀察說解題思路后,寫出解題過程。從簡單問題入手,運用菱形的性質解決問題。通過設計一道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掌握菱形的應用,達到“學數學,用數學”的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讓學生知道菱形的兩個面積公式,并會靈活運用。.求兩條小路的長和花壇的面積。指名板演,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求面積。能力提升在菱形ABCD中,AE⊥BC,AF⊥CD,E、F分別為BC,CD的中點,那么∠EAF的度數是——學生可獨立練習或同桌交流。通過選題設計,使學生加強鞏固所學知識,從而加深對菱形性質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靈
6、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歸納小結(1)對自己說我有哪些收獲?(2)對同學有哪些溫馨提示?(3)對老師說你還有哪些困惑?學生暢所欲言。通過小結歸納,完善學生對知識的梳理。ADCB板書設計:18、2、2菱形1、菱形的定義:3、菱形的面積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叫做菱形2、菱形的性質:(1)它具有平行四邊形的一切性質。(2)菱形的四條邊相等。(3)菱形的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