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慧能對于“禪、定”的創(chuàng)造性詮釋與南宗禪教育方式的變革 》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慧能對于“禪、定”的創(chuàng)造性詮釋與南宗禪教育方式的變革內(nèi)容簡介:慧能說:“吾所說法,不離自性?!被勰鼙拘淖孕詾槠瘘c,對于禪定、定、坐禪等概念作了和傳統(tǒng)不同的創(chuàng)造性詮釋,并在此詮釋的基礎上,批判了北宗的不和大乘佛教精神的“禪定觀”和教育方式,并創(chuàng)造了具有南宗禪特色的靈活多樣的教育方式,開創(chuàng)了中國佛教的新時代。關鍵詞:禪定禪宗創(chuàng)造性詮釋教育方式《壇經(jīng)》是禪宗六祖慧能說法的記錄,記錄者是會能弟子法海等人?;勰苋ナ酪院?,《壇經(jīng)》多有偽本流行,至元代,有德異、宗寶二僧,校訂《壇經(jīng)》,刊行于世,即為傳本之《壇經(jīng)》。除傳本外,現(xiàn)還有敦煌本《壇
2、經(jīng)》傳世。筆者認為,傳世文獻的義理經(jīng)過歷史的篩濾,其義理價值往往要高于出土文獻,因此本文所引皆為傳本《壇經(jīng)》。在《壇經(jīng)》中,慧能對于佛法的很多概念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的全新詮釋,比如對于禪定、定、坐禪、戒定慧都作了和傳統(tǒng)不同的解釋?;勰軓男略忈尩幕A就是他對于“自性”的證悟,這使他能超越神秀等人源于“意識”思維和“住心觀凈”的見地,直接契合大乘佛法的精髓,并由此開創(chuàng)了具有南宗禪特色的教育方式。一、創(chuàng)造性的詮釋的根源--說法不離自性慧能說:“吾所說法,不離自性?!盵1]他以本心自性為起點,隨機設教,開創(chuàng)禪宗教育的新面貌。那么,什么是自性
3、呢?據(jù)《壇經(jīng)》記載,慧能于五祖講解金剛經(jīng)之時,大悟自性,就說:“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弊孕跃哂斜咀郧屐o、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諸種體性?;勰苓€明指自性就是“含藏識”,即如來藏阿賴耶識。他說:“自性能含萬法,名含藏識;若起思量,即是轉(zhuǎn)識。生六識,出六門,見六塵,如是一十八界,皆從自性起用。”[2](《壇經(jīng)付囑品第十》)壇經(jīng)的自性說這與大乘經(jīng)典中的如來藏思想是一致的?!独阗ぐ隙嗔_寶經(jīng)》卷二云∶“世尊修多羅說,如來藏自性清凈,轉(zhuǎn)三十二相
4、,入于一切眾生身中,如大價寶垢衣所纏,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亦復如是,而陰界入垢衣所纏,貪欲恚癡不實妄想塵勞所污?!盵3]慧能所說的“一十八界皆從自性起用”與《楞伽經(jīng)》所述如來藏自性清凈而又含藏萬法、真妄和合運作的體性是相通的。在《壇經(jīng)》里面,自性也叫“本心、自性、道、真如本性”等等。這是慧能所有言論的邏輯起點,也是其改變禪宗教育方式的心性依據(jù)。二、北宗禪的禪定觀“禪”本是梵語,有“思維修”、“靜慮”、“禪定”等含義。它本來是印度各宗教派別與佛教共同的修行方法之一。禪定為令心(指第六意識)專注于某一對象,而達于不散亂之狀態(tài)。印度佛教
5、有四禪八定之說,指色界之四禪與無色界之四定之合稱。色界四禪指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小乘經(jīng)典《長阿含》卷八《眾集經(jīng)》說∶“復有四法,謂四禪。于是比丘除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于初禪。滅有覺觀內(nèi)信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第二禪。離喜修舍念進自知身樂,諸圣所求憶念舍樂,入第三禪。離苦樂行先滅憂喜,不苦不樂舍念清凈,入第四禪。”[4]無色界四定指: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根據(jù)《俱舍論二十八》的記述,第一空無邊處定是破一切色相之禪定。第二識無邊處定是破第一空無邊能觀心相之禪定。第三無所有處定是所觀
6、、能觀皆為無所有解之禪定。第四非想非非想處定時禪定的極高狀態(tài),心想雖有如無。佛教認為,禪定只是在第六意識層面進行的修證,所達到的定境是佛教和外道的共法,智慧才是佛教獨有的不共法。僅僅依靠靠四禪八定,不能成小乘阿羅、也不可以獲得大乘般若智慧,不能證悟自性。龍樹的《大智度論十七》記載一個故事,說釋迦牟尼有一弟子證得四禪,就認為自己謂得四道,得阿羅漢果,不再要求進步。釋迦牟尼說此人四禪比作四道,說自己得阿羅漢果是錯誤的。在《維摩詰經(jīng)》中,維摩誥也曾訶斥那些宴坐林中的修禪定者。禪宗五祖弘忍也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盵5]這里的本心
7、就是慧能所指出的第八含藏識(阿賴耶識),不契悟本心的修禪習定,與大乘佛法之真正內(nèi)核是不相干的。[6]根據(jù)《壇經(jīng)》的記載,北宗的神秀基本上是沿襲傳統(tǒng)的禪定方法。神秀的徒弟志誠到廣東聽法,慧能問志誠神秀的教育方法,他說神秀“常指誨大眾,住心觀凈,長坐不臥。”這種方法和他當年的四句偈語是一脈相承的,他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盵7]其核心還是“住心觀凈”,由此可見,神秀一直是將傳統(tǒng)的禪定之學當作佛法真諦。是用屬于用意識心(妄心)觀照,讓意識逐漸沉靜,達到一定的禪定境界,希圖以定生慧,但這種方法仍然是在妄心
8、上用功夫,后世禪宗譏為“磨磚成鏡”之法?;勰苤赋觯骸白⌒挠^凈,是病非禪;長坐拘身,于理何益?聽吾偈曰: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元是臭骨頭,何為立功課?!盵8]據(jù)《壇經(jīng).護法品》記載,武則天和中宗命薛簡到廣東詔請慧能,慧能以病辭。薛簡告訴慧能說:“京城禪德皆云:欲得會道,必須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