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衡、追隨與冷戰(zhàn)后國際政治

制衡、追隨與冷戰(zhàn)后國際政治

ID:10605040

大?。?6.50 KB

頁數(shù):6頁

時間:2018-07-07

制衡、追隨與冷戰(zhàn)后國際政治_第1頁
制衡、追隨與冷戰(zhàn)后國際政治_第2頁
制衡、追隨與冷戰(zhàn)后國際政治_第3頁
制衡、追隨與冷戰(zhàn)后國際政治_第4頁
制衡、追隨與冷戰(zhàn)后國際政治_第5頁
資源描述:

《制衡、追隨與冷戰(zhàn)后國際政治》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制衡、追隨與冷戰(zhàn)后國際政治自從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奠定現(xiàn)代國際關系以來,國際政治的性質一直未發(fā) 生根本變化。國際政治依然是一個由主權國家構成的自助體系,沒有一個凌駕于各主權 國之上的統(tǒng)治權威。在這樣一個無政府的國際政治舞臺上,各國應如何確保自身的獨立 、安全和生存呢?國際政治行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對此現(xiàn)實主義學派內部產生了持續(xù) 不斷的激烈理論爭論,了解這場目前仍在持續(xù)的理論爭論無疑有助于我們更為深入地理 解西方國際關系理論,也有助于我們深入理解當今的國際政治現(xiàn)實?! ∫?、制衡還是追隨:理論爭論  這場始于上世紀80年代至今仍在持續(xù)的理論爭論主要有兩大

2、派。一派認為,國家在面 臨威脅或它國權力的急劇增長時,將采取制衡(balancing)行為,以化解威脅或未雨綢 繆,制衡是國際政治行為的根本特征。持此觀點的以結構現(xiàn)實主義大師肯尼思·沃爾茲 以及芝加哥大學政治系教授斯蒂芬·沃爾特(StephenM...earsheimer'searsheimer,TheTragedyofGreatPop;pany,2001.)  此外,克里斯托夫·萊恩(ChristopherLayne)、杰克·斯奈德(JackSnyder)和托馬 斯·柯慶生(ThomasJ.Christensen)、格林·斯奈德(GlennH.Snyder)等

3、人也不同程度 地卷入到這場爭論之中,為各自的觀點進行辯護。(注:參見:ChristopherLayne,“TheUnipolarIllusion:ultipolarity” ,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Vol.44,Spring1990,pp.137-168;GlennSnyder,“Alliances,Balance,andStability”,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Vol.45,Winter1 991,pp.125-131;GlennSnyder,AlliancePolitics,IthacaandLo

4、ndon:CornellUniversityPress,1997,pp.156-161.)  二、比較與評估  理論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離不開爭鳴。制衡與追隨的理論爭論,不僅促進了學者間的學術交流 ,而且由此也引發(fā)了一連串的理論創(chuàng)新,促進了學術的繁榮與發(fā)展。每一次的爭論以及 由此產生的思想火花,都照亮了一個新的學術領域。于是我們看到:沃爾特對沃爾茲的 批判,使威脅平衡理論應運而生;施韋勒對沃爾茲及沃爾特的批判,使我們將目光由現(xiàn) 狀國家移向了那些對現(xiàn)狀心懷怨憤的修正主義國家;鮑威爾以及施羅德等人的批判則使 爭論由制衡和追隨的兩分法轉向了更為豐富多彩的國家聯(lián)盟行為,而且讓我們

5、對理論與 歷史事實間的關系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米爾斯海默在他那本極具轟動效應的新著《大 國政治的悲劇》中對于制衡、推卸責任乃至追隨的論述,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前人爭論 的成果?! ∵@場理論爭論還對于深入研究國家行為背后的原因提供了有益的幫助。沃爾茲的均勢 理論讓我們看到了國家行為背后的結構壓力,有助于我們理解為什么不同的國家在相同 的情形下會作出大致相同的行為反應以及動機彼此截然不同的國家其總的行為卻大致相 似。而沃爾特、施韋勒等人的理論則向我們展示了單元層次的特性(如“侵略性”、“ 利益”等)對國家行為的巨大影響,解釋了相同的國家在不同的情形下其行為為何迥然 相

6、異?! ∧敲磳τ谥坪馀c追隨這兩種基本對立的理論觀點,哪一種提供了關于國家行為的更具 說服力的解釋呢?  從上述爭論中,我們可以看出,沃爾茲的均勢理論是一種從體系角度解釋或預測國際 結果的理論,考察的是國家行為背后的結構壓力。它只關注在國際政治中恒常發(fā)生作用 的因素,考察的是國際政治中一再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它雖然也涉及到國家的行為,如“各國 (會)以導致均勢的方式行事”、“會相互制衡各自的權力”、“傾向于加入較弱的一方 ”,但這并非指具體的國家行為反應,而是指國家在無政府結構壓力下面對它國權力的 急劇增長或霸權企圖時的一種行為傾向。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著重強調的是國際體系

7、中 “趨向均勢的強烈趨勢”:均勢一旦受到破壞,就會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創(chuàng)建起來,均勢 周而復始地形成。(注:[美]肯尼思·沃爾茲著:《國際政治理論》,胡少華、王紅纓 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155頁。)這種理論有助于我們透過紛繁復雜的歷史畫面去把握較為根本、規(guī)律性的東西,有助于我們更為深入地理解國際政治的本質,它也較好地解釋了國際政治中的重大事件。如五個世紀以來所有謀取歐洲霸權的企圖——無論是哈布斯堡皇帝查理五世還是法國的路易十四與拿破侖,抑或是德國的威廉二世與希特勒——最終都以失敗告終,歐洲的均勢一次次地得以恢復。  然而,這種“簡潔、優(yōu)雅”的“

8、國際政治理論”因其高度的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