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溫病條辨》中的養(yǎng)陰生津法.doc

淺談《溫病條辨》中的養(yǎng)陰生津法.doc

ID:13053241

大?。?6.00 KB

頁數(shù):3頁

時間:2018-07-20

淺談《溫病條辨》中的養(yǎng)陰生津法.doc_第1頁
淺談《溫病條辨》中的養(yǎng)陰生津法.doc_第2頁
淺談《溫病條辨》中的養(yǎng)陰生津法.doc_第3頁
資源描述:

《淺談《溫病條辨》中的養(yǎng)陰生津法.doc》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淺談《溫病條辨》中的養(yǎng)陰生津法【摘要】文章以《溫病條辨》有關論述為依據(jù),對吳鞠通運用養(yǎng)陰生津法治療溫病的經驗,從理、法、方、藥進行了剖析,綜合為九種治法:①宣散生津法;②退熱生津法;③涼血滋陰法;④攻下存陰法;⑤養(yǎng)陰潤下法;⑥益氣滋陰法;⑦補氣斂津法;⑧瀉火滋陰法;⑨養(yǎng)陰熄風法。對每一治法的適應癥及方藥的運用特點作了具體評述?!娟P鍵詞】《溫病條辨》;吳鞠通;養(yǎng)陰生津法在《方劑學》的學習中,我們知道許多的方劑在應用中采用服熱粥,加粳米、糯米、山藥粉等,歷代醫(yī)家在祛邪時均注重“護胃氣”,養(yǎng)陰生津,個中高手如張仲景,李中梓、李杲、葉天士等,均對此法御之有方。在臨床實踐中,因反復接觸溫熱病患者,治

2、療過程中研習吳鞠通《溫病條辨》(據(jù)上??茖W技術出版社出版《溫病學》教科書,1985年3月第一版),不禁慨嘆一代大師運用養(yǎng)陰生津法的技術爐火純青,我輩難望其項背。養(yǎng)陰生津是溫病治療中重要法則之一,向為歷代醫(yī)家所重視。清代著名溫病學家吳鞠通對此更是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其所著《溫病條辨》一書中,把養(yǎng)陰生津法的理論與臨床實踐融為一體,將理、法、方、藥有機貫聯(lián),對指導溫病過程中陰液損傷的救治,作出了重要的貢獻。由于吳氏養(yǎng)陰生津法的具體運用,散見于《溫病條辨》全書中,筆者結合個人學習體會,將吳氏養(yǎng)陰生津法攝其要旨,綜匯為九大法則淺談于下:1宣散生津法本法主治溫病初感,邪入肺衛(wèi),衛(wèi)氣郁閉失宣,肺津受灼而

3、較為輕淺者。吳氏創(chuàng)桑菊飲和銀翹散,其中桑菊飲辛涼透表而退熱,宣肺生津而治咳止渴,方中用桑葉、菊花、連翹、薄荷辛涼清泄風熱而透散表邪,桔梗、甘草、蘆根宣肺生津而顧護津液以止渴治咳,由于方中藥物用量輕靈,故吳氏稱之為“辛涼輕劑”。銀翹散是吳氏根據(jù)《內經》“風淫于內,治以辛涼;熱淫于內,治以咸寒”的治則,針對溫病初入衛(wèi)分而里熱已重,津液雖受灼而不甚傷的證候而設,方中以銀花、連翹辛涼透表,清熱而護津,薄荷、豆豉、荊芥辛散衛(wèi)分表邪,桔梗、牛蒡子宣肺利咽而止咳,竹葉、甘草、蘆根甘涼清熱以生津止渴,諸藥配伍,既能預先防護津液免受熱灼,又不使溫熱之邪有涼遏冰伏之弊,自無熱邪內傳傷陰耗液之虞。2退熱生津法本

4、法主治溫邪入衛(wèi)氣未解,向里內傳入氣分,迫津外泄,津液受傷之證。由于邪熱已內傳氣分,津液已傷,用上述桑菊飲、銀翹散等辛涼輕劑已難退熱存津,故吳氏采用《傷寒論》的辛涼重劑白虎湯,以治“太陰溫病,脈浮洪,舌黃,渴甚,汗出,面赤,惡熱者”。方中重用石膏甘辛而寒以退熱護津,為治療溫邪入氣分,熱盛灼津之要藥,知母苦寒清熱,質潤而養(yǎng)陰生津,甘草、粳米顧護胃氣,以防止藥之苦寒礙胃而影響生化之源,本方藥雖四味,但功專力宏,只要覷準溫病熱入氣分,胃熱亢盛津液受傷而出現(xiàn)大熱、大汗、大渴、脈洪大等特征,投之確有卓效。3涼血滋陰法3本法主治溫熱入氣分未解,又侵入血分,導致氣血兩燔,津血受傷之證。吳氏取張景岳之玉女煎

5、加減以氣血雙清,方中以大劑量石膏清氣分熱而顧護津血,知母、麥冬養(yǎng)陰生津而退熱,玄參涼血瀉熱以制水,用生地易熟地者,乃為加強清熱養(yǎng)陰,涼血勿使妄行之意。方中棄熟地、牛膝不用者,慮其熟地質膩性偏溫,牛膝性主下行而動血,二者均屬味厚入下焦之藥,與本癥之熱在上焦者不宜,方中之一加一減,充分體現(xiàn)了吳氏處方用藥之精細。4攻下存陰法本法主治溫邪傳入陽明,邪熱與積滯互結而成津傷燥結之證,由于溫邪漸入里,邪熱與胃腸中積滯互結,消爍體內津液,形成熱愈熾而津愈傷,津愈傷而燥結更甚之局面,此時只有速行苦寒攻下以直奪其實,頓挫邪熱,方能保存津液以挽救生機。吳氏以《傷寒論》之大承氣湯、小承氣湯加減治之,由于二方攻下作

6、用峻猛,吳氏指出:“承氣非可輕嘗之品……,舌苔老黃,甚則黑有芒刺,脈體沉實系燥結痞滿,方可用之”。吳氏還針對用下法傷及陰液的某些癥狀,指出了救治法,如“陽明溫病,下后汗出,當復其陰,益胃湯主之”,此系下后汗出過多而傷陰津,故投益胃湯以滋養(yǎng)胃陰而培補生化之源,使受損之陰液得以恢復。5養(yǎng)陰潤下法本法主要用于陰液素虛而兼陽明腑實,大便燥結之虛實夾雜之證,吳氏創(chuàng)立增液湯、增液承氣湯。其中增液湯主治“陽明溫病,無上焦癥,數(shù)日不大便,當下之;若其人陰素虛,不可行承氣湯,增液湯主之”。這是由于其癥雖屬陽明腑實燥結,但由于其人陰液素虧,難任其峻猛攻下之法,或雖予攻下而邪熱未盡,津液已傷,此時若單純用承氣湯

7、攻下,則恐誤下傷陰,勢必導致陰液愈傷,燥結更甚之局面,故吳氏在增液湯中重用玄參清熱瀉火而護陰,助以麥冬潤燥生津而增液滑腸通便,生地養(yǎng)陰增液而退余熱,由于三藥均系質潤滋陰之品,故吳氏謂此方“妙在寓瀉于補,以補藥之體,作瀉藥之用,既可攻實,又可防虛。余治體虛之溫病,與前醫(yī)誤傷津液,不大便,半虛半實之證,專以此方救之,無不應手而效”。吳氏立增液承氣湯,主治陽明氣熱爍津而大便閉結難下,癥屬虛實夾雜者,方中以大黃蕩滌積熱,芒硝咸寒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