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論治胃痛200例臨床觀察

辯證論治胃痛200例臨床觀察

ID:14219363

大小:40.50 KB

頁數(shù):5頁

時間:2018-07-26

辯證論治胃痛200例臨床觀察_第1頁
辯證論治胃痛200例臨床觀察_第2頁
辯證論治胃痛200例臨床觀察_第3頁
辯證論治胃痛200例臨床觀察_第4頁
辯證論治胃痛200例臨床觀察_第5頁
資源描述:

《辯證論治胃痛200例臨床觀察》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辯證論治胃痛200例臨床觀察摘要:目的:探討胃痛的中醫(yī)辨證和治療;方法根據(jù)200例胃痛患者的臨床資料,總結(jié)分析;結(jié)果:200例中痊愈30例(15.%,顯效99例(49.5%),好轉(zhuǎn)64例(32%),無效7例(3.5%),總有效率為95.5%。結(jié)論:萎縮性胃炎并不盡是胃陰虧虛,盡管出現(xiàn)紅舌和光凈無苔的機率高于其他病種,但通過筆者臨床觀察認為,腺體萎縮,非皆陰虛,而均以濕熱居多。通過積極治療,萎縮性胃炎是可以出現(xiàn)胃粘膜不典型增生、腸上皮化生逆轉(zhuǎn),病情是可以治愈的。關(guān)鍵詞:辯證論治胃痛辯證論治胃痛200例臨床觀察胃痛,又稱胃脘痛,是由外感邪氣、內(nèi)

2、傷飲食情志、臟腑功能失調(diào)等導致氣機郁滯,胃失所養(yǎng),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處疼痛為主癥的病癥[1]。本組男136例,女64例。年齡:15~80歲,以25~60歲者居多,共132例(71%)。病程:最短者1個月,最長者達40多年。其中1年之內(nèi)者15例,1~2年者20例,20年以上者33例,平均為7.6年。多數(shù)病例都有慢性胃炎反復發(fā)作的病史。1、臨床資料致病因素:以飲食不節(jié)者居多,112例;情志失調(diào)者次之,52例;受涼者勞累者又次之,36例。也有二者或三者并見者或其它因素致病者。全部病例均經(jīng)纖維胃鏡病理診斷或(和)X線鋇餐透視檢查。其中淺表性胃炎例,

3、淺表一萎縮性胃炎42例,萎縮性胃炎18例,胃、十二指腸潰瘍32,胃下垂15例,十二指腸球炎8例,胃竇炎50例,胃粘膜脫垂2例,胃粘膜增生8例,幽門不完全性梗阻4例,食管癌10例,腸上皮化生5例,膽汁返流性胃炎6例。其中部分病例是二項或多項同時存在,如胃炎合并潰瘍或(和)胃下垂,胃炎伴有腸上皮化生或膽汁返流等。1、1證候分類1、1、1飲食傷胃癥:主癥為胃脘痛脹滿拒按,噯腐吞酸,或嘔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矢氣或便后稍舒,吐后痛減。苔厚膩,脈弦滑。共60例(30%)。1、1、2肝氣犯胃證:主癥為胃脘脹痛,走串不定,連及脅肋,噯氣頻作,大便不暢,

4、得噯氣或矢氣則舒,遇惱怒或抑郁則復發(fā)或加重。舌苔薄白,脈弦。共50例(25%)。1、1、3脾胃虛寒證:主癥為胃脘隱隱作痛,空腹痛著,得食痛減,食則易飽,喜按喜暖,勞累或受涼后易作或加重,體倦乏力,大便溏薄,舌質(zhì)偏淡,苔薄白,脈細弱。本組50例(25%)。1、1、4胃陰虧虛證:主癥為胃脘隱隱灼痛,似饑而不欲食,口燥咽干,消瘦乏力,大便干結(jié)。舌紅少津,或有裂紋,或見剝苔,脈細數(shù)。本組40例(20%)。1、2治療方法飲食傷胃癥:治以消食導滯,和胃止痛。方選保和丸加減,神曲30克,山楂30克,陳皮20克,半夏20克,茯苓20克,連翹20克,萊菔子3

5、0克。積甚便秘,加大黃,檳榔以通便導滯;氣滯較甚,可加枳實,厚樸以行氣消腫;食積化熱者加黃芩,黃連以清熱;如兼脾虛者,加白術(shù)以健脾。肝氣犯胃證:治以疏肝和胃,理氣止痛。方選香蘇飲加減,制香附12克,蘇梗10克,炒枳殼10克,佛手9克,陳皮9克,灸雞內(nèi)金10克,白芍12克,生甘草3克。肝郁癥狀明顯者加醋柴胡7克,郁金10克;疼痛較著者加元胡12克,木香12克;胃氣上逆,噯氣泛惡者加半夏10克,炒菜菔子12克。脾胃虛寒證:治以益氣健脾,和胃止痛。方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減,香附20克,灸黃芪15克,黨參12克,炒白術(shù)10克,炒山藥15克,茯苓12克;

6、木香7克,灸甘草4克,大棗6枚。腹部墜脹,尿頻而色清,便后脫肛或形體消瘦,查有內(nèi)臟下垂等脾氣下陷之證者加柴胡9克,升麻6克,荷葉12克;泛吐酸水者加海螵蛸20克,煅瓦楞子30克。胃陰虧虛證:治以滋陰養(yǎng)胃,利氣止痛。方選沙參麥冬湯加減,北沙參12克,麥冬10克,生白芍12克,生麥芽15克,生谷芽12克,當歸10克,白芨9克,八月札12克,生甘草5克。陰虛較著者加石斛12克,大生地12克;胃酸缺乏者加烏梅7克,生山楂12克;胃痛明顯者加炒川楝子9克,廣木香10克。因感受外寒所致者用蘇葉9克,生姜10克,廣木香10克;因陽虛內(nèi)寒所致者用干姜6克,

7、肉桂(或桂枝)6克,草豆蔻10克。內(nèi)外俱寒者,兩類藥物均用;停飲:健脾化濕藥與苓桂術(shù)甘湯合用,其中茯苓用量應用至15-25克,再加澤瀉12克。血瘀:用三棱10克,莪術(shù)10克,元胡12克,桃仁10克,當歸12克。疼痛甚者合用失笑散;有黑便者加用三七粉3克,白芨粉10克。食滯:用神曲15克,山楂12克,谷芽15克,雞內(nèi)金10克,枳實12克[2]。1、3、治療結(jié)果療效標準:全部病例均參照《中國中醫(yī)藥學會內(nèi)科學會胃脘痛診斷、療效評定標準》評定療效,痊愈:證侯全部消失,半年至一年內(nèi)不復發(fā),相應的主項理化檢查基本恢復正?;蛴泻棉D(zhuǎn);顯效:主要證候消除,半

8、年至一年內(nèi)不復發(fā),相應的主項理化檢查好轉(zhuǎn);好轉(zhuǎn):主要證候基本消除,半年至一年內(nèi)雖有發(fā)作,但疼痛程度減輕,持續(xù)時間縮短,相應的主項理化檢查改變不大;無效:主要證候無變化,相應的主項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quán)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quán)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nèi)容,確認文檔內(nèi)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nèi)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