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藏古代哲學思想的交流_論文

漢藏古代哲學思想的交流_論文

ID:14585809

大?。?0.12 KB

頁數(shù):14頁

時間:2018-07-29

漢藏古代哲學思想的交流_論文_第1頁
漢藏古代哲學思想的交流_論文_第2頁
漢藏古代哲學思想的交流_論文_第3頁
漢藏古代哲學思想的交流_論文_第4頁
漢藏古代哲學思想的交流_論文_第5頁
資源描述:

《漢藏古代哲學思想的交流_論文》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漢藏古代哲學思想的交流一、河圖·洛書在西藏太史公云:“三王不同龜,四夷各異卜”。又云:“蠻夷氐羌雖君臣之序,亦有決疑之卜?;蛞越鹗蛞圆菽?,國不同俗。然皆可以戰(zhàn)伐攻擊,推兵求勝,各信其神,以知來事?!雹谶@一描述比較接近于當時我們多民族的國家宗教文化發(fā)展情況的事實。以下就西藏藏族經(jīng)常佩戴于腰間起護身符作用的銅鏡圖案及藏歷圖上的畫面來探索“河圖洛書”以至五行、陰陽、八卦這一系列哲學思想在西藏的影響。在“護身銅鏡”和“藏歷圖”中心場有一“三三幻方”(magicsquare),藏語稱為“九宮”(Pho—brangdgu—g

2、lign),或又根據(jù)苯教說法稱為“九痣”(Sme—badgu)③,在正方形的九格內(nèi)填以藏式字碼1—9,而這九個字碼分別代表了方位、五行、顏色等等④。如圖2:需要說明的是,圖中方位與現(xiàn)行號位觀念相反,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14/14這1—9九個數(shù)字在九個格內(nèi)的排列位置表現(xiàn)了與“河圖”完全一致的神秘觀念。就是在宮內(nèi)橫、豎、斜各行加起來總和都是15。即:4+9+2=3+5+7=8+1+6=4+5+6=2+5+8=15再請比較一下河圖:圖4河圖只需把河圖向左方逆時針方向旋轉兩格,即可看出與“九宮”完全一致,藏人的九宮數(shù)字

3、碼,只是相反圖像而已。宋人邢凱,在其著作《坦齊通編》中有一段極為重要的描述:河圖之數(shù)不清,種放得之于陳搏,載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其中,取白黑碧綠黃赤紫配之,以定吉兇,謂之九宮①。這里把河圖的圖像,跟九宮聯(lián)在了一起,使我們更進一步確認河圖與九宮的關系?!稌榉丁氛f:14/14天乃賜禹洪范九疇。初,一曰五行。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愛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②。后來,漢代的劉歆的推衍,就把河圖跟五行、陰

4、陽、八卦等一系列思想哲學的范疇統(tǒng)一起來,長時期成為最有影響的思想,對各兄弟民族發(fā)生影響。相信“河圖”與“九宮”傳到西藏是吐蕃時期,可以取唐李德裕所作“中書門下兩省奏請崇重九宮祀典”一文為證③。以圖5表之如下(此圖系張克強先生繪贈):我們從這幅圖來看大致可以確認“九宮”即“河圖”所代表的哲學思想,在唐代藏人社會中已經(jīng)定型。藏族史學家明確記載這一不爭的事實。相傳為赤松德贊(742—797)時期的作品,藏文出土古籍之一的《五部遺教》(Bka—thang—soe—Lga)對此事有較具體的記載:14/14(松贊干布)挑選了蕃人

5、中聰明有識之寨達丹、朗措多勒、甲迦冬袞、達米達卡等四人,賜給每人一個金盤、八枚銀幣、一枚金幣及路上使用的金沙半升。對他們說:“你們到漢地去,學習對我們吐蕃有益的學問。以前,吐蕃只有公主帶來的占卜歷算書籍六十種,還有從印度翻譯的十二緣起、六日輪轉等。占卜歷算未能發(fā)達。要學習測算生死、推算四季天時氣節(jié)須與漢人接觸。你們要努力成為學者,我一定給以重賞?!边@樣吩咐以后,派遣他們前往漢地。他們到了漢地分別投拜了漢地四名學者,向其中精于推算四時季節(jié)的嘉赤、摩訶衍那學習了一年又七個月。除了推算時命以外分別教了《明燈書》、《卦書》、

6、《天地靈跡》、《紙、繩卦術》等測算之法。另有漢地測算之學稱為五大續(xù)的五支,即:《攝集證樹之木續(xù)》、《神燈光明之火續(xù)》、《甘露凈瓶之水續(xù)》、《隱匿幻艷之土續(xù)》、《黑色丹鉛之鐵續(xù)》以及其它十支古籍秘訣,等等。①書中還接著夾敘夾議地記載這四個學成回藏后,大展其才,如何運用所學的漢傳歷法、五行八卦知識,受到贊普贊美的情況。①本節(jié)參見王堯《漢藏民族古代哲學思想的交流——“河圖”、“洛書”、“陰陽五行·八卦”在西藏》,載《安多研究》1996年1期。②《史記》《龜策列傳》自序及正文。③請參看藏人苯教學者、旅居巴黎的桑木旦·江村·噶

7、爾美博士的專文《苯教歷史及教義概要》。(ABreif一IntroductionOfTibetanBon1975Tokyo)漢文譯文刊于《藏族研究譯文集》(一)。14/14④按:關于藏文數(shù)字碼的起源,究竟是早于印度——阿拉伯字碼,抑或源于印度——阿拉伯字碼至今尚無定論,有待進一步探索。①原注:此條系嚴敦杰先生故前面告作者。②《黃侃手批白文十三經(jīng)》“尚書·洪范”第33、34頁。③《全唐文》七零六卷。①達倉巴·班覺桑布著,陳慶英譯《漢藏史集》(rgya—bodyig—tshangs)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9—10

8、0頁,文字略作訂正。二、陰陽五行、八卦在西藏五行學說在中國由來已久,它是許多舊學問的主心骨,無論是古代科學(天文、醫(yī)學)、古代哲學(思想、邏輯)、古代政治學(倫理、綱常)、古代神學(讖緯、卜筮),沒有它就立不起來。這些學問與陰陽五行學說的關系恰是“剪不斷、理還亂”。在秦漢時期,尤其是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經(jīng)過董仲舒一批大儒的抉幽闡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nèi)容,確認文檔內(nèi)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nèi)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