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與內地文化比較

香港文化與內地文化比較

ID:14778973

大?。?5.50 KB

頁數(shù):3頁

時間:2018-07-30

香港文化與內地文化比較_第1頁
香港文化與內地文化比較_第2頁
香港文化與內地文化比較_第3頁
資源描述:

《香港文化與內地文化比較》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香港文化與內地文化比較一個地域文化的形成,是隨著其歷史發(fā)展而慢慢沉淀下來的。香港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東漢。1995年發(fā)現(xiàn)的李鄭屋古墓,可以證明早在兩千多年前,香港便已有人居住。唐朝時候,青山(屯門)一帶,已有很多中國人居住,當時的青山,是一處頗為繁盛的港埠。并有唐朝駐軍,保衛(wèi)珠江的入口,外國來的船支,必須經過青山,才可轉去廣州。宋朝時,一位官員鄧符協(xié)被派到廣東做官,經過青山,很喜歡此地,于是,在任滿后,和家屬定居于錦田山谷,建立了一個村落,稱為“北圍”。他的子孫后來又建立了“吉慶圍”。清朝時候,清兵1662年派兵到現(xiàn)在的新界,并命令鄉(xiāng)民留辮。香港在清朝時,一直在對外通商中扮演重要角色

2、,因為,香港在地理上與廣州唇齒相依,而廣州是清朝對外開放的唯一商埠。香港文化與內地文化一衣帶水,但這期間大體上稍落后與內地,與內地文化的相似點主要體現(xiàn)在宗族文化上,宗族在中國歷史上處于重要的地位。它是歷時最久的、幾乎與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并存的社會群體,還是古老的合法民間組織。它的文化——家族文化及與之密不可分的家庭文化,又是可能具有普世性的文化資源。從香港宗族的組成狀況、分布空間、它的興衰歷史,到民間宗族的建設、宗祠、家塾、祖墳、規(guī)范與祖訓;宗族的活動、祭祖、修譜;族人間的人際關系;宗族與村落關系;宗族與國家的關系,等等,這些方面至今都可以尋覓到歷史上的痕跡。中國民眾秉承的觀念:哪里有

3、他的宗詞,哪里就有他的精神寄托。鄉(xiāng)村和小鎮(zhèn)是祖廟祖墳所在地,也成為宗族文化的發(fā)源地,是民風習俗的溫床,是真正的家,真正的歸宿,真正的安全所在。所以中國向來的傳統(tǒng)是“小難避城,大難避鄉(xiāng)”。在教育方面,香港自大族遷入以后,為提升宗族在社會上的地位及統(tǒng)治權力,開始興辦教育.最早為北宋鄧族創(chuàng)辦的力瀛書院.孔教教義(儒家思想)是以孔子的教誨為基礎??鬃邮侵袊糯ベt、思想家和教育家,宣揚一套以人際關系為本的道德標準,強調傳統(tǒng)和禮制的重要??鬃拥乃枷雽χ袊鴼v代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影響深遠,更被后世尊稱為萬世師表??捉痰闹饕?jié)日是農歷八月廿七日或新歷九月廿八日的孔誕,香港的孔教徒都會參與教育工作

4、,興辦多所學校,以弘揚孔子的思想。宗教方面,佛教和道教是中國的傳統(tǒng)宗教,在香港有超過600所廟宇,一如內地其他地區(qū),以同時信仰佛教及道教者最多,占香港人口八成以上。隨著南京條約的簽訂,香港逐步淪為英國的殖民地,文化也隨之西化,有的人說:香港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畸形兒;但我認為香港是中西方文化相融的交匯點.這種說法更為準確。此時的香港文化兼收并蓄,博彩東西方文化的精髓。香港開阜之前,華南地區(qū)內的文化中心是廣州。其后香港成為英國的殖民地,雖受到西方文化的沖擊,可是華人社會中大部份中華傳統(tǒng)文化及價值觀得以保留下來。較著名的例子例如在英治初期,華人如有糾紛,一般會到上環(huán)文武廟前“斬雞頭,燒黃紙

5、”宣誓,而非英式的在法庭宣誓。此外,不少中國民間風俗,如太平清醮、盂蘭勝會等,也在華人社會間無間斷地保存下來。英治初期西方文化對香港的影響僅限于西方人士,但隨著20世紀開始香港的華人地位不斷提高,西方文化便逐漸影響華人社會。二戰(zhàn)后經濟起飛,西方文化進一步提高其影響力,例如賽馬、足球及西式下午茶等也得以在華人社會普及。1949年中國大陸政權易手,大量大陸難民及資本家來港避難,使香港原以的廣東文化為主的中華文化受到一定影響。另一方面,因中共政府的政策影響,華南地區(qū)內的文化中心亦由廣州轉移到香港。其粵語文化至今仍對華南、東南亞以至世界各地的粵語社群產生了主導性的影響,例如以粵語流行曲為主的

6、香港流行音樂曾經影響大中華地區(qū),培育出多名國際知名歌星,而以粵語為主的香港電影也一度雄霸東亞,培育出李小龍和成龍等國際知名影星,更被譽為“東方好萊塢”提及香港文化與內地文化的差別,就不得不談到音樂。雖然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文明歷程,但論及音樂事業(yè),卻沒有太長的歷史,由于長時間的戰(zhàn)爭和內部的曲折探索歷史,中國現(xiàn)代的通俗留心音樂事業(yè)的發(fā)展在建國后才真正意義上的起步,中國的內地音樂出去古典音樂等,起步較晚。八十年代之前的歌曲主要以直接舒發(fā)簡單的感情為主,八十年代后期流行音樂得以重見天日,校園歌曲成為主流歌曲,進入九十年代,港臺歌手的作品大量傳入內地,內地音樂不斷模仿改進,新世紀又是一個里程碑,

7、賴以歐美音樂的普及,刺激了大批新生歌手,由此可以預見內地音樂質量在近十年內會有較大的飛躍。在香港,五六十年代是歐西及國語歌曲流行的年代,相對較為保守的星馬仍以粵語歌曲為主,部分流入香港市場,在當時工廠女工間大行其道,當時著名的星馬歌手有鄭錦昌與麗莎。自1970年代起,香港普及化的粵語流行曲是由許冠杰開創(chuàng)的。他把廣東話的歌詞填入西方流行樂曲(尤其是貓王)。1990年代之前,香港流行音樂歌手并不重視國語流行音樂,在這之前香港的國語流行歌曲大多是來自其它大中華地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