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重點人群個人信用評價管理體系構建探析——以陜西省重點人群信用評價管理平臺搭建為例》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重點人群個人信用評價管理體系構建探析——以陜西省重點人群信用評價管理平臺搭建為例摘要個人信用評估體系的建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選擇某一有特殊屬性的重點人群作為個人信用體系建設的突破口,能較好地解決在目前的社會條件下個人信用體系構建的一系列瓶頸問題,有效地降低信用立法的壓力,充分提高信用系統(tǒng)的使用效率。分析重點人群的遴選、重點人群信用評價指標的建立等問題,以陜西省重點人群信用評價管理平臺為例,探討重點人群個人信用管理體系的實現(xiàn)路徑。一、引言現(xiàn)代市場經濟就是信用經濟,信用成為市場經濟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的重要保障,而個
2、人信用體系又是整個社會信用體系的主要內容和基礎之一,是現(xiàn)代市場經濟的重要構成部分。在西方社會信用體系百余年的建設發(fā)展中,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成熟的個人信用體系。我國自20世紀90年代起,在借鑒國外信用理論的基礎上發(fā)展個人信用體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個人信用信息分散、缺乏系統(tǒng)化、綜合利用度差、法制不完善等因素,制約了個人信用體系的發(fā)展。重點人群是指某一領域或行業(yè)具有特殊技能,其職業(yè)行為會給社會帶來較大影響,并且其誠實守信或行為失信對社會造成較大影響力的特殊人群。這一群體的個人信用管理不僅影響
3、到重點人群本身和所在行業(yè)或領域的信用度,同時也是影響全社會信用建設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國對于重點人群個人信用管理的理論研究和管理體系構建研究尚處在起步階段,因此有必要對重點人群個人信用管理體系問題進行研究,以促進個人信用管理體系盡快建立和發(fā)展。二、文獻綜述在國外100多年的個人信用體系發(fā)展中形成了兩種典型模式。一種是歐洲模式,即央行和政府深度介入,資信評估機構實際上成為政府的附屬。二是美國模式,即完全交付市場化的公司去做。在100多年中,美國幾百家資信公司競爭、合并,終于涌現(xiàn)出了四家大的公司。國外從美國模式到歐洲
4、模式早就形成了完備的體系,而國內的研究集中發(fā)展于2l世紀初。我國的一些學者也提出了一些觀點,如重要性研究的代表學者戴家忠、劉從軍,從建立個人信用評估體系對我國金融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性和存在問題出發(fā),提出了建立個人信用評估體系的建議。陳崢嶸認為:“針對個人信用風險及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基于我國個人信用評估的實際情況,建立應對所涉及的法律、組織機構、征信數(shù)據(jù)開放以及個人信用評估指標體系等問題的個人信用評估體系。”李炎軍、張北奎認為:“在對于管理制度創(chuàng)新點的分析中,除了重視政府、央行和法律的作用外,應該從具體的措施出發(fā),
5、實行財產申報制度和個人貸款卡。”鐘楚男認為:“應建立全國個人安全信用管理中心和社會安全信用卡,完善不良信用懲罰機制。”段宏以“漸進式”策略建設個人信用信息機構和個人信用信息庫,通過個人信用立法,解決經營成本問題,保障個人隱私權。壽志敏認為:“應建立懲罰機制,提高國民守信意識?!彪m然國內外的學者針對個人信用評價問題有所研究,但是重點人群的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及評價平臺搭建的相關研究還比較欠缺。三、重點人群信用評價體系指標的構建對信用進行評估起源于美國,DavidDurand最早將統(tǒng)計思想引入這一領域,他將授信總體
6、按照特征值的不同分成若干個組,以此為依據(jù)對貸款的信用風險進行評價,判斷貸款的好壞。在眾多的信用評分方法中,判別分析方法一直受到人們的重視一Eisenbei對判別分析法在商業(yè)、金融、經濟領域的運用進行了批評性的評論,他認為判別分析的一個關鍵性假設前提就是描述樣本解釋變量的數(shù)據(jù)應服從正態(tài)分布。Rosenberg和Gleit則認為Eisenbeis的觀點是一種誤解,雖然當數(shù)據(jù)服從正態(tài)分布時線性判別函數(shù)會得到最優(yōu)結果,但正態(tài)分布的前提僅僅在對特征變量進行顯著性檢驗時才顯得重要。陜西省作為西部經濟強省,近年來,社會信用體
7、系建設取得了較快的進展,但同國內其他省市一樣,對于重點人群個人信用管理的理論研究和管理體系構建研究尚處在起步階段。選擇重點人群作為個人信用管理體系突破口,既能解決目前失信影響較大的重點人群信用監(jiān)督問題,又能為全社會的個人信用管理體系的建立奠定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基于以上因素的考慮,設計了以下9個重點人群信用評價指標:(1)被評價人群愿意參與的程度。是指被評價人對于參與評價的一種態(tài)度。(2)信息取得難易程度。是指通過行業(yè)協(xié)會等渠道獲得重點人群的相關信息的難度。(3)被評價人群對社會的影響程度。是指被評價人對社會
8、的影響力,包括公信力、對經濟環(huán)境的影響、對未來社會發(fā)展的判斷等。(4)社會對被評價人誠信情況的需求量。是指社會上對被評價人信用查詢的需求量,例如信用平臺一旦搭建,將有多少公司或個人需要對注冊會計師的信用進行查詢。(5)誠信相關記錄的完備性。是指信息平臺上收集到的誠信記錄的完整度。(6)對社會預期產生的影響。是指重點人群對社會將產生的影響程度。例如大學生,目前只是潛在的重點人群,但是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