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切開掛線對口引流治療高位后馬蹄型肛瘺62例報告》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切開掛線對口引流治療高位后馬蹄型肛瘺62例報告【摘要】目的探討切開掛線對口引流治療高位后馬蹄型肛瘺的手術臨床療效。方法采用切開掛線對口引流治療高位后馬蹄型肛瘺62例。結果一期治愈60例,未愈2例,隨訪2年無復發(fā),術后瘢痕殘留3例,平均住院26d。結論切開掛線對口引流是治療高位后馬蹄型肛瘺的較好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娟P鍵詞】高位后馬蹄型肛瘺;切開掛線對口橡皮引流高位馬蹄型肛瘺不但是外科學界難治的疾病之一,而且手術是唯一的治療手段?,F(xiàn)行的手術切開術、剔除術、礦置術及各種切開掛線部分縫合術都存在損傷肛門括約肌、局部損傷大
2、、療程長、肛門變形等后遺癥,甚至不同程度造成肛門失禁,切開掛線療法雖然在防止術后失禁的問題上有相當大的優(yōu)點和進步,但仍然是慢性勒斷直腸環(huán),因此說高位馬蹄型肛瘺的治療仍是肛腸外科的難題之一。我院2000~2007年采用切開掛線對口橡皮引流術治療高位后馬蹄型肛瘺62例,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現(xiàn)總結如下?! ?臨床資料1.1一般資料按1975年中華全國肛腸外科會議制定“4肛瘺統(tǒng)一標準分類法”為診斷標準。本組均為高位后馬蹄型肛瘺,男43例,女19例;年齡19~58歲,平均43.5歲;病程1~13年。1.2治療方法采用鞍麻,取右側
3、臥位,常規(guī)消毒鋪無菌巾,以軟質(zhì)帶球頭探針或小彎鉗從外口輕輕探入,探明瘺管的走向及內(nèi)緣的厚度,以探針為引導在肛周后正中距肛緣2~3cm處作放射狀切口,同時盡量保證內(nèi)緣的厚度,左手食指在肛內(nèi)原定內(nèi)口處引導,尋找到內(nèi)口探出,沿探針切開肛周后正中皮膚、皮下組織,并徹底處理內(nèi)口(7號絲線結扎內(nèi)口兩側黏膜)肛管直腸環(huán)未纖維化者,給予橡皮筋掛線;肛直環(huán)已纖維化者,可以直接切開。再以支管外口為中心作放射狀切口,取出探針用止血鉗從擴大的外口探入將支管破壞,刮匙搔扒,清除支管內(nèi)的壞死組織,使主支管間引流通暢,然后用橡皮條將主支管、支管間作
4、寬松結扎,適當修剪切口、皮緣,以便引流,凡士林油紗填充,以塔形紗布壓迫寬膠布固定,術畢。術后予抗炎、換藥至愈。2結果2.1療效標準[1]痊愈:肛瘺內(nèi)外口完全閉合,開放創(chuàng)面完全修復,半年隨訪無復發(fā);未愈:肛瘺內(nèi)外口未閉合,管道內(nèi)仍有分泌物流出,3個月內(nèi)復發(fā)。2.2治療結果一期治愈60例,治愈率達96.7%,4術后瘢痕殘留5%,平均住院26d。術后隨訪2年無復發(fā)、肛門功能正常,無肛門變形、肛門失禁。3討論高位復雜性肛瘺(包括高位后馬蹄型肛瘺)素有難治性肛瘺[2]之稱,由于病變位置高,管道多變而復雜,常有支管及深部死腔,故在
5、治療上難度較大,若手術方法選擇不當,不僅可以引起肛門失禁、肛門畸形,甚至會造成肛瘺久治不愈之痛苦。3.1正確尋找和處理內(nèi)口及瘺管是治療本病的關鍵?,F(xiàn)有的檢查方法尚不能精細、準確的辨別所有的主、支管道及空腔。手術中對管道的探查和辨別顯得尤為重要,如刮匙對瘺道壁搔扒可見到刮不盡的腐敗組織部位,常是與另一間隙交通的支管的開口。我們認為“凡肛瘺內(nèi)口均應該處置”是治療原則,可謂“內(nèi)口不愈肛瘺不愈”。我們將內(nèi)口切口向上延長0.5cm,并于內(nèi)口兩側黏膜用7號絲線結扎,以便徹底清除肛腺,且引流通暢。3.2中醫(yī)掛線療法的緊線時機掛線療法
6、的機理之一是愈合與切開同時進行,外側括約肌愈合固定后,內(nèi)側緊線緩慢切割,體現(xiàn)了邊切割邊愈合的治療過程,防止了一次性切開過多括約肌引起的肛門失禁。所以外側括約肌的愈合與固定后才可以緊線是其原則。對于清創(chuàng)后空腔較大的高位肛瘺不應該早期緊線。緊線不是以術中或術后幾天為標準,而應該視術后創(chuàng)面組織4生長情況決定緊線和去除切口橡皮引流條時機。3.3切掛對口橡皮引流術的優(yōu)點手術損傷小、出血少、術后患者反應小,減少肌肉、血管、神經(jīng)損傷,使瘢痕殘留減少,避免了肛門畸形。避免以往分次手術、病程長、易復發(fā)的不足,通過控制掛線和對口引流線的松
7、緊從而達到同期手術、一次治愈的目的。與分次手術相比,減少了住院時間和費用,減輕患者的痛苦,降低了復發(fā)率,肛門組織損傷相對較少,對于保護肛門的功能[3]有一定積極意義。【參考文獻】[1]李春雨,翟云起,金國祥,等.切開掛線對口引流治療高位復雜性肛瘺118例[J].中國肛腸病雜志,2001,21(5):19.[2]史兆岐,宋光瑞主編.中國大腸肛病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664.[3]徐廷翰,歐亞龍主編.中西醫(yī)結合大腸肛門病研究新進展[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