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機構逆市投基耐人尋味》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精選財經(jīng)經(jīng)濟類資料----------------------------------------------機構逆市投基耐人尋味
【各位讀友,本文僅供參考,望各位讀者知悉,如若喜歡或者需要本文,可點擊下載下載本文,謝謝!】 證券時報記者程滿清 “機構進、散戶退?!毙禄鹜顿Y者結構這一最新變化,在近幾個月一路走高的新基金戶均有效認購金額中,愈發(fā)得到了印證?! ∩现苄鲁闪⒌囊恢换?,首募8.
2、48億份,有效認購戶數(shù)為6189戶,戶均認購額13.7萬份。今年二季度以來,已有4只新成立的偏股基金戶均認購額超過10萬份。戶均認購額的增加,表明單個投資者的認購額明顯放大。-----------------------------------------------最新財經(jīng)經(jīng)濟資料----------------感謝閱讀-----------------------------------~6~-----------------------------------------------------
3、--精選財經(jīng)經(jīng)濟類資料---------------------------------------------- 在散戶化特征明顯且行情火爆的2006、2007年,偏股型基金的個人持有比例超過九成,戶均認購額的平均水平分別為5.4萬份和2.9萬份。如今,新基金的戶均認購額超過10萬份,基金持有人結構機構化色彩趨濃,有些新基金機構認購的比例接近五成。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的情況也印證了機構逆市進場的事實?!艾F(xiàn)在市場不好,嘴皮子說破了,散戶也不愿意買新基金,所以,現(xiàn)在銷售人員每天都忙著拜訪大客戶和機構。
4、”某家基金公司區(qū)域銷售總監(jiān)的一番言語,也從側面道出當下新基金銷售過程中“機構進、散戶退”的情況。-----------------------------------------------最新財經(jīng)經(jīng)濟資料----------------感謝閱讀-----------------------------------~6~-------------------------------------------------------精選財經(jīng)經(jīng)濟類資料----------------------------
5、------------------ 對于上述現(xiàn)象,說風涼話的不乏其人,一些人將機構化形容為“注水”和“捧場”。言下之意,這實質(zhì)上是個“面子工程”:在散戶認購新基金欲望幾近冰點之時,為了順利達到2億元的最低額度,或是銷售成績不至于令公司大掃顏面,基金公司不得不動用自有資金,或轉(zhuǎn)而倚靠大小股東,以及其他手握重金的機構資源。比如,5月末成立的某只基金,公司自購比例高達9.58%,逼近基金公司購買旗下基金不得超過10%規(guī)定的上限?! ★L涼話固然有它的理由,但看問題并不全面。 首先,捧場的不僅僅是自家人。
6、筆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今年以來參與購買新基金的機構客戶,除了基金公司、股東等相關利益方,仍有不少“非利益方”———保險機構、民營企業(yè)等參與。這些機構在去年三季度滬指攀上歷史高位、一些散戶蜂擁入場之時,紛紛選擇贖回基金,落袋為安。-----------------------------------------------最新財經(jīng)經(jīng)濟資料----------------感謝閱讀-----------------------------------~6~---------------------------
7、----------------------------精選財經(jīng)經(jīng)濟類資料---------------------------------------------- 如今,時隔不到一年,當滬指大幅回落至3000點左右時,這些機構又作出了重返基金投資市場的選擇。他們打的是什么算盤?顯然并非替基金公司“解困”這么簡單,而一定是本著逐利的目標,其背后或多或少帶有對當前市場趨于底部的認同?! ∑浯危瑱C構投“基”往往有道。機構扮演新發(fā)基金持有人的主力,在上一輪熊市中新基金同樣面臨發(fā)行困境時,曾是普遍現(xiàn)象?!?/p>
8、 數(shù)據(jù)顯示,在2003年至2005年間成立的偏股基金中,共有30余只基金戶均認購額超過10萬元,其中一些甚至超過20萬元。事實證明,這些更看重穩(wěn)健收益、對市場趨勢有著自身研判能力的機構投資者,不少曾在熊市中通過投資基金獲取了正收益。-----------------------------------------------最新財經(jīng)經(jīng)濟資料----------------感謝閱讀-----------------------------------~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