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內蒙古杭錦后旗奮斗中學2016屆高三9月質量檢測考試

【語文】內蒙古杭錦后旗奮斗中學2016屆高三9月質量檢測考試

ID:16547007

大?。?2.84 KB

頁數(shù):16頁

時間:2018-08-22

【語文】內蒙古杭錦后旗奮斗中學2016屆高三9月質量檢測考試_第1頁
【語文】內蒙古杭錦后旗奮斗中學2016屆高三9月質量檢測考試_第2頁
【語文】內蒙古杭錦后旗奮斗中學2016屆高三9月質量檢測考試_第3頁
【語文】內蒙古杭錦后旗奮斗中學2016屆高三9月質量檢測考試_第4頁
【語文】內蒙古杭錦后旗奮斗中學2016屆高三9月質量檢測考試_第5頁
資源描述:

《【語文】內蒙古杭錦后旗奮斗中學2016屆高三9月質量檢測考試》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內蒙古杭錦后旗奮斗中學2016屆高三9月質量檢測考試語文試題第I卷閱讀題甲必考題一、現(xiàn)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姓氏絕不僅僅是一種名號,它所反映的社會內容相當宏富。從姓氏入手,能讓我們對整個中國歷史文化的觀察更清晰、更深入。中國人的姓氏,最早可追溯到母系氏族時代。當時出于族際間識別的需要,每個民族都會有一個本民族的專用名稱,這個名稱事實上就是全體氏族成員共同的姓,如姬、姜、姒、媯、姚、好等。這些姓皆從“女”字旁,從一個方面表明姓最初產生于母系氏族社會。與現(xiàn)今的觀念不同,在先秦時期,姓、氏是互有區(qū)別的兩個概念:姓是氏族組織的名稱,

2、氏是氏族內部家族組織的名號。出現(xiàn)姓、氏上下兩級結構,是因為當一個氏族由于世代久遠、人口增殖而規(guī)模越來越大時,氏族內一些成員間的血緣關系就會越來越淡,有些成員甚至可能已經找不到與另一些成員間的血緣聯(lián)系了。這時,民族內一部分血緣關系較近的人便會結成次一級的血緣組織,而次一級的血緣組織也會有相互識別的符號,這就是“氏”。姓與氏作為不同級別血緣組織的名號,在先秦時代的區(qū)分很明顯。首先,在對始祖的追溯上,姓所代表的氏族組織歷史悠遠,世系模糊,因而其真實的始祖已無法明確地追溯,每個姓的祖先只能出自想象;而氏由于所代表的家族組織歷史較晚,世系清晰,其始祖多數(shù)可以確切地知曉。

3、比如春秋時魯桓公的三個兒子所建立的家族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孟孫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慶父,叔孫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叔牙,季孫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季友,而三家共同領有的“姬”姓的始祖,卻只能想象為傳說中的人物黃帝。其次,在姓氏應用規(guī)則上,先秦時代是男子稱氏,女子稱姓?,F(xiàn)今的一些姓氏書為先秦男子也冠上了姓,如稱周文王為“姬昌”,武王為“姬發(fā)”,周公為“姬旦”,其實都是不符合先秦實際的錯誤稱謂。周公在先秦典籍中多被提及,均無稱“姬旦”者,其被稱為“姬旦”,是晚至《晉書·王渾傳》才有的事。大概到了晉代,人們對先秦姓氏應用規(guī)則已不甚清楚,遂以后世制度相比附。戰(zhàn)國時代,隨著社

4、會血緣組織的結構形式由氏族、家族兩級形態(tài)向單級的個體家庭形態(tài)轉化,姓氏制度也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首先,姓與氏合流。原有的姓、氏都無區(qū)別地成為新姓氏制度中的新姓,此后無論單稱“姓”、“氏”,還是合稱“姓氏”,其所代表的都是個體家庭16的名號。其次,姓氏在應用規(guī)則上不再有男女之分,無論男女,其個人稱謂都以姓加名的形式出現(xiàn),人們所熟知的秦王“嬴政”,刺殺嬴政的“荊軻”,為荊軻擊筑送行的“高漸離”,都是如此。再次,以前同姓即意味著同祖,但姓氏合流之后的新姓多數(shù)是由從前的氏轉化而來,因而變化后的同姓也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血緣關系。比如春秋時期的幾個國家都有孔氏,魯國的孔氏姓子,

5、屬殷商遺族;鄭國的孔氏姓姬,為周厲王之后;陳國的孔氏姓媯,據稱出自虞舜。這三支孔氏在變化之后都轉為了孔姓,但三者并不必然地沾親帶故。新姓氏制度自戰(zhàn)國中期確立以后,一直沿用至今。魏晉南北朝時期,姓氏曾經是認定一個人社會等級的最重要因素,但自宋代以后,姓氏卻只作為一種血緣標志符號而存在。迄于今日,姓氏作為血緣標志符號的意義也在淡化,正變?yōu)榧儌€人的符號。(摘編自張淑一《古代姓氏淺談》)1、下列對中國人姓與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中國人的姓最早產生于母系氏族社會,當時的姓如姬、姜、姒、媯、姚、好等都從“女”字旁,便是一個很好的證明。B、中國人的姓最初是

6、一個氏族用來區(qū)別于其他氏族的專用名稱,在一個氏族內部,其全體成員的姓是相同的。C、先秦時期,姓是氏族組織的名稱,是高一級的結構;氏是氏族內部家族組織的名號,是次一級的結構。D、隨著人口規(guī)模的增大,氏族內部一些成員的血緣關系逐漸變淡,甚至相互失去了血緣關系,用以相互識別的“氏”便產生了。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姓與氏在先秦時期雖然是互有區(qū)別的兩個概念,卻都是同一血緣關系的成員用以相互識別的符號。B、先秦時期,男子稱氏,女子稱姓,這是因為姓最初產生于母系社會時期,而氏則產生于母系社會之后。C、戰(zhàn)國時代,姓與氏合流,不論單稱還是合稱,其

7、所代表的都是個體家庭的名號,兩者不再像以前那樣是不同的兩個概念了。D、宋代以后姓氏的重要性應該比不上魏晉南北朝時期,現(xiàn)在,姓氏作為血緣標志符號的意義也在淡化,正變?yōu)榧儌€人的符號。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16A、今人錯誤地稱周文王為“姬昌”,武王為“姬發(fā)”,周公為“姬旦”,應該是誤認為“姬”是他們的氏。B、春秋時期的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從氏的方面追溯,他們的始祖不同;從姓的方面追溯,他們又是同一始祖。C、先秦時期,姓所代表的氏族組織,其真實的始祖已無法明確追溯;與此不同,氏所代表的家族組織的始祖大多可確切知曉。D、戰(zhàn)國時代,由于社會血緣

8、組織的結構形式發(fā)生變化,姓氏制度也發(fā)生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