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轉債定價研究論文

可轉債定價研究論文

ID:18345112

大?。?70.50 KB

頁數(shù):9頁

時間:2018-09-16

可轉債定價研究論文_第1頁
可轉債定價研究論文_第2頁
可轉債定價研究論文_第3頁
可轉債定價研究論文_第4頁
可轉債定價研究論文_第5頁
資源描述:

《可轉債定價研究論文》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可以批量制造的人體器官2009-03-1110:57:44 來源:新探索QUO 全球每年有數(shù)以千萬計的人不幸成為各種意外事故和重大疾病的受害者,看著那些殘缺不全的軀體和奄奄將息的生命,我們多么希望醫(yī)生能像汽車修理工一樣用閃閃發(fā)光的新零件替換那些損壞的“舊零件”……????在機械性人造器官、半機械半生物性人造器官和生物性人造器官3種人體替代器官中,前兩種移植后會讓患者產(chǎn)生排斥反應,科學家的最終目標是讓患者用上“自己造的器官”。諾貝爾獎獲得者吉爾伯特樂觀預測,要不了50年,醫(yī)生只要根據(jù)患者的需要,從身上取下細胞,植入預先在電腦里設計好的支架上,細胞就可以自己分裂和生長成

2、需要的組織或器官。劉翔終于做手術了,飛人的阿克琉斯之踵—那條發(fā)炎鈣化的跟腱,牽動了無數(shù)人的心,讓國內外頂尖專家大費周章。這僅僅是一條發(fā)炎的跟腱而已,對于那些在各種事故、病痛折磨中骨斷筋折,器官衰竭的病人來說,恢復健康乃至保住性命,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不管是對病人自己,或者他的家人和醫(yī)生,都是如此。9如果能夠像修理汽車一樣,用新“零件”來替換我們身上那些被損壞的“舊零件”,豈不是可以更簡單解決這些難題,拯救更多生命?其實,這個夢想并非今人獨有,它自人類擁有了文明之后便存在了,數(shù)千年來,人類一直在為了實現(xiàn)這個夢想而努力。人們在出土的古埃及文物中就發(fā)現(xiàn)過用木頭和皮革制作的

3、義足,至少在外觀上達到了相當逼真的程度。在伊朗東南部的巴魯奇斯坦省,人們發(fā)掘出一具距今4800年的年輕女性遺骸,在骸骨的一個眼眶里,是一個假眼,假眼上鑲嵌有金絲,用來模擬真眼上的血管。希羅多德在公元前484年寫就的《歷史》當中記載過一個名為海格希斯特拉圖斯的波斯戰(zhàn)士,砍下了自己的腳,從枷鎖中逃脫,后來他戴上了木頭做的腳,這只義足雖然比古埃及義足晚許多,但它是西方見諸文字的最早修補軀體的嘗試。然而,不管是埃及義足還是伊朗假眼,都是中看不中用的擺設,不能使它們的主人健步如飛或者恢復哪怕一丁點兒視力,實際上,連佩戴舒適都談不上—伊朗假眼上留有明顯的發(fā)炎的痕跡,它美麗的女主

4、人因為它染上了沙眼。從骨骼血管開始嘗試用木頭、皮革、銅鐵造出一個有功能的人體零件,特別是復雜的臟器,顯然是幾乎不可能實現(xiàn)的。隨著人們對我們自身了解的逐步深入和外科技術的日益精細,從上個世紀初開始,人們又開始嘗試器官移植(廣義的器官移植包括角膜等組織移植和細胞移植)。由于我們身體的免疫器官有著強烈的排他性,所以直到環(huán)孢菌素、環(huán)磷酰胺等抗排異藥物的出現(xiàn),成功的器官移植才得以實現(xiàn)。即使今天,進行器官移植仍然是復雜而困難的,技術難度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可供移植的器官實在太稀少。我國目前每年約有150萬人等待別人的器官救命,但只有不到1萬人能夠如愿以償,在器官捐獻網(wǎng)絡發(fā)達的美

5、國,能夠最終等到供體器官的病人也不足三十分之一。許多科學家再次把目光集中在機器上,用機器來取代部分器官的功能,當然,再也不是木頭皮革的簡單拼湊。如今,你可以在一家普通規(guī)模的醫(yī)院里看到這種嘗試的結果:透析機,許多腎病病人每隔兩天就要與之親密接觸;人工心肺機,重癥監(jiān)護室和胸科手術室里都離不開它,有了它,醫(yī)生才可以讓我們的心臟暫時停止跳動以完成精細的心臟搭橋手術。不過,也只有你親眼見過它們才會意識到,人類的智慧離著萬能的造物主還有多大的距離,且不說功能上的不完善,與在我們不大的軀體里安家落戶的心臟、肺、腎臟相比,那些冷冰冰的機器動輒就有電冰箱那么大。用這些大家伙暫時維持生

6、命還可以,但誰又能忍受把自己永遠連接在它們身上,變成它們的一部分而不是相反呢?要能稱得上“人造器官”,除了功能性之外,必須還要小巧、便攜,最好能植入體內。當然,還要節(jié)省能源—隔幾分鐘就要充電一次可不行,萬一罷了工,那可是要命的。感謝造物主,它賦予人類一顆無與倫比的大腦,使得我們擁有無盡的創(chuàng)造力,在那些龐大的透析機和心肺機的基礎上,科學家們繼續(xù)前進,向著人造器官的夢想靠近,有些成就甚至已經(jīng)把這個夢的一部分轉變成了現(xiàn)實。9人造血管是人們的最早嘗試。1887年,有人用象牙管子替代血管,1900年,出現(xiàn)了金屬鎂血管,其后有大量的用各種金屬和玻璃制造血管的試驗,但無一成功,原

7、因并不是這些材料硬梆梆不似血管,而是凝血問題,即便人們在這些管子的內壁上涂上蠟和各種其他材料,都無法阻止血液的凝固。上世紀50年代初,人們用化纖材料維綸編織成血管,獲得了成功,其后尼龍、奧綸、滌綸甚至蠶絲這些原本用來造絲襪和襯衫的材料都用來制作人造血管。它們成功的原因竟然是不夠光滑,這些材料的表面充滿了褶皺和空腔,血流中的纖維蛋白原在凝血酶的催化下變成纖維蛋白附著在這些人造血管的表面,繼而生長成一層假內膜,阻礙了其他血細胞與人造血管的接觸。目前,人造血管的流行“面料”是聚四氟乙烯或者它的類似物,聚四氟乙烯其實并不是什么稀罕物,水管工用聚四氟乙烯纏繞管道接口以防滲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