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培養(yǎng)學生審題能力的策略與方法》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培養(yǎng)學生審題能力的策略與方法劉志虎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武南鎮(zhèn)小東河小學733009摘要:文章從培養(yǎng)學生審題能力入手,在審題準確性、能力、習慣、方法等方面進行了闡述,結合具體案例進行合理講解,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有效性、做題的正確性,真正提升了學生的審題能力和習慣。關鍵詞:審題能力習慣策略在每次作業(yè)、檢測中,我們總會遺憾地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解題錯誤的原因是沒有看清題目、沒有讀懂題目的意思。只要教師再把題目讀一讀,或者讓學生再重新做一次,他們就會做對了。于是,我們在分析錯題原因時,往往會給這些學生戴上粗心、馬虎的帽子。深入分析,在粗心、馬虎的背后暴露的正是學生審題能力的
2、薄弱。學生的審題能力為何會如此薄弱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除了學生自身的因素,與我們的教學有沒有關系呢?我們乂該如何去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呢?新課程標準提出:學生的審題能力與習慣對于他們自身持續(xù)發(fā)展尤為重要,因為審題不僅是解題的前提和關鍵,更是一個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中的環(huán)節(jié)。要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我們可以從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入手。一、提煉重點,培養(yǎng)審題的準確性在審題時,要讓學生養(yǎng)成圈圈劃劃的習慣,圈劃出題目中的關鍵詞句。只有讓學生在審題中仔細推敲、咬文嚼字,才能真正理解題意。這就要求學生一邊讀題一邊圈點,把重要的字詞圈起來,提醒自己注意。特別是解決高年級的
3、數(shù)學問題,能準確圈劃出關鍵詞句,對于正確解決問題是極為重要的。如:做一對無蓋的圓柱形鐵皮水桶,底面半徑2分米,高5分米,至少需要多少鐵皮?學生在讀題時,若能在題目中圈劃出“一對”、“無蓋”這兩個關鍵詞,在解題時就會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會時刻關注到這兩個重點,準確解題。二、對比練習,提商屯題能力有一些題0看似差別不大,但一個字一個詞的差別往往就完全改變了題0的解題思路。在平時的練習中,可以通過相似題0的對比練習,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如:(1)食堂有10噸煤,用去了五分之四,用去了多少煤?(2)食堂有10噸煤,用去五分之四噸,還剩多少煤?同樣的分數(shù),加單位和不加單
4、位存在著本質的區(qū)別,“用去4/5”是指用去了這堆煤的4/5,“用去4/5噸”是指實際用去的噸數(shù),表示一個具體的數(shù)。在這樣的對比題的練4中,可以促使學生仔細讀題,分辨題0中的細微差別,從而提高學生審題的能力。三、讀說結合,培養(yǎng)審題習慣高年級學生往往在讀題這個環(huán)節(jié)上比較疏忽,一些學生急于完成作業(yè),瀏覽了一下題0就開始列式計算了,結果導致解題錯誤,之后卻總感嘆自己太粗心大意了。讀題包括讀標題、讀題0,它對理解題意、正解解決問題尤為重要。奮些練>』中會在標題上注明要求,如標題中注明列方程解,那么那些沒注意看標題的學生列算式方法解就明顯不符合題0要求??吹筋}B時也不要爭
5、于解答,先讀一遍題0,再說說對這道題B的理解,知道題0中告訴我們什么、要解決什么問題。有些題目中給出的條件可能是多余的,而冇些題0中卻隱藏著我們需要的條件,明確了解題的方向后再動手也不遲。如:做一個底面周長是25.12厘米、高15厘米的筆筒,大約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材料(得數(shù)保留整數(shù))?題目中告訴了我們這個筆筒的底面周長和高,要解決的問題是:做這個筆筒大約要用多少材料?也就是在求圓柱體的表面積。但還要考慮到實際生活中筆筒上面的面是不用做的,也就是只需要求這個圓柱的側面積加一個底面積。題0中沒有直接告訴我們求哪幾個面,那么這吋就更需要學生仔細讀題,但說明題意,才能
6、正確地解決問題。四、借助圖形,形成解題策略當遇到一些實際問題,難以通過抽象思維理解題意時,建議學生可通過畫圖來幫助審題。畫圖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對于學生理解題意、形成解題策略是很奮幫助的。如:一個圓柱的高增加2厘米,底面大小不變,表面積增加1256平方厘米,這個圓柱的底面周長是多少?借助直觀圖形,讓學生明白表面積增加的其實是高為2厘米的側面積,可見畫圖是很有必要的。除了像這題一樣畫直觀圖,奮些題0還需要學生畫線段圖來幫助審題。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任務,需要在學生自己反復的練教師的分析指導中逐步養(yǎng)成。學生只有經(jīng)過了嘗試,才會有體會和感受,才會更深刻地理解
7、教師的分析、指導。在今后教學中還要經(jīng)常提醒學生仔細讀題、認真審題,要不斷做學生的表率,傳授他們審題的技巧及方法,提高解題的正確率,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提高教學效果。參考文獻[1】張玉田等編著《學校教育評價》[M].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7年版。[2】王漢瀾主編《教育評價學》[M].河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3】[美]霍華德·加德納著沈致隆譯《多元智能》[M],新華出版社,1999年版。[4】陳玉琨著《教育評價學》.人民教育出版社[M],1999年版。[5】張華著《課程與教學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