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謝國楨先生治史之經歷與成就 》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謝國楨先生治史之經歷與成就一 謝國楨先生,字剛主,晚號瓜蒂庵主,祖籍江蘇常州,河南安陽人。1901年(農歷)四月初十出生于沒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先生年幼時,父親宦游在外,吃喝玩樂,全然不問家計,后來另娶側室,更是不顧子女教育。而舊式大家庭中矛盾叢集,因此先生備受排擠,不僅生活較為清苦,并且無法進入正式學校接受教育,由祖母朱夫人撫養(yǎng),僅讀過幾年私塾而已。所幸朱夫人善書能文,是位愛好文史的家庭婦女,她經常教孫兒念《唐詩三百首》、《詩經》、《長恨歌》等,并給孫兒講《史記》、《西游記》、《聊齋志異》故事,娓娓道來,引人入勝。“每至可喜可諤之事”,先生“聽之入神,雖更深人靜,兩目迷蒙,催之
2、再三,猶不肯入睡,必強要祖母明日再講而后已?!保ㄗⅲ褐x國楨:《悔余詩集》(稿本)卷1。)可以說朱夫人是對先生童年時代影響最大的啟蒙教師?! ∠壬淖娓钢x愃,嗜書成癖,插架甚豐。先生少年時雖然家道中落,但家中仍有《說文解字》、《文心雕龍》、《何氏語林》、《唐文粹》等書供其翻閱。耳濡目染,先生遂對文史產生興趣。 18歲時,先生離開安陽到天津南開中學求學,爾后抱著一腔愛國熱情參加“五四運動”,上街游行,抵制日貨,并成為愛國團體“敬業(yè)樂群會”的會員。由于不諳數理等自然科學知識,不久他轉入北京匯文學校預科學習,畢業(yè)后連續(xù)三次投考北京大學文科,皆名落孫山。當時求學無門,又添妻小之累,家境拮
3、據,先生頗有“望紅樓而興嘆,臨歧路而蹉跎”的傷感,(注:謝國楨:《悔余詩集》(稿本)卷1。)憂愁悲惻,幾至成疾,但先生并沒有潦倒,在逆境中他不氣餒,不自棄,好學之心挫而彌堅,一邊做家庭教師維持生計,一邊從桐城吳北江(闿生)先生學習詩古文辭,經過數年刻苦地努力,終于在1925年夏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學校國學研究院,名列榜首。 二 考取清華研究院是先生一生的重大轉折點。當時清華研究院人才薈萃,梁啟超、王國維、趙元任、陳寅恪、李濟等飽學之士,皆執(zhí)教其中,盡管衣食學費無著,先生仍以極大的毅力邊讀書,邊教私館,過著清苦的勤工儉學生活。由于長年的工作學習,
4、先生已具有一定的史學修養(yǎng)。進入清華研究院后,先生追隨諸導師,更是如魚得水,勤奮學習,知識猛進。他受學術大師梁啟超先生教誨尤多,得以鉆研明清史事,并在讀書期間發(fā)表了處女作《明季奴變考》?! 睹骷九兛肌肥窍壬堋拔逅摹毙滤汲庇绊懚鴮懙恼撐?,他敏銳地指出:“奴變一事,是在吾國社會史上很重要的問題?!薄懊骷九兴髻u身契,和只許一代相統(tǒng)的事,這顯然含有民族階級運動的意味在內?!笨隙恕芭儭笔敲骷倦A級斗爭的一環(huán)。先生在文章中還分析了明清蓄奴之風轉盛的原因,認為除受元代蒙古族奴隸制度的影響外,還與經濟發(fā)展有關,他說:“我以為社會上發(fā)生了奇異的狀況,于社會經濟的背境,有必要的關系。”文章最
5、后還呼吁道:“歷史上的事情,往往在人們不注意的地方,我們細心去研究,可以得到不少的收獲。所以古代的風俗和社會的情狀,常常在極小的地方可以發(fā)見,吾盼吾國的歷史家在‘高文典冊’的地方,固可以注意;但是社會上瑣屑的地方何妨拿一點比較,和整理的方法,研究一下呢!”(注:謝國楨:《明季奴變考》,見謝國楨《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1982年中華書局版,第234頁。)文章草成后,曾請孟森先生斧正,但孟先生卻認為此文接受外來思想,侈談階級斗爭,頗不以為然。然而后來的實踐證明,先生在此文中所堅持的研究方法與觀點,都是具有科學性的。后人在評論中指出,先生“對奴變的地位和性質做了一個初步科學的規(guī)定。這在
6、當時還是很難得的”,他是“國內較早”用階級斗爭眼光“去觀察和研究被壓迫階級斗爭歷史的學者之一”;“這篇著作對后來的學者是有影響的。我們不太費力就可以找到后來的學者在研究同一歷史問題時受謝老啟發(fā)的痕跡”。(注:何齡修:《悼念謝國楨先生》,見《清史論叢》第5輯,1984年中華書局版,第1~9頁。) 1926年,先生從清華研究院結業(yè)后,到天津“飲冰室”協助梁先生編纂《中國圖書大辭典》,繼續(xù)研習文史,并兼任梁先生子女思達、思懿的家庭教師?! ×合壬翢o大學問者的架子,和易近人,待學生如子侄,又好談古論今,慷慨淋漓,汪洋恣肆。先生不僅每天與梁先生同桌用餐,而且茶余飯后,聽梁任公縱談治學經
7、驗和明末清初遺事,興味盎然。師生問答,熱烈融洽,每至夜闌更深,幾忘疲倦。在梁先生的薰陶下,他對金石學、版本目錄學和明清史愈來愈愛好,從此走上研究歷史科學的征途。梁先生的教誨,使先生一直銘感在心,晚年他在回首往事時寫道:“由于我讀過梁先生著的《清代學術概論》、《近三百年學術思想史》及清江藩《漢學師承記》,因之我曾研究過顧炎武、黃宗羲的學術思想。在這個基礎上,梁先生又給我講明末清初的遺事,我之所以喜歡研究明末清初的歷史,就導源于此?!保ㄗⅲ褐x國楨:《我的治學經驗》,見《書林》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