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小論莊子與禪宗的共通之處 》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小論莊子與禪宗的共通之處莊與禪是中國古代藝術哲學中兩大神奇而綺麗的瑰寶。它們對于中國古代藝術的發(fā)展,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二者既有相通之處,又有不同之點。辨明兩者的關系,對于了解和掌握古代藝術哲學大有裨益。從其產生來看,莊子哲學是中華本土的產物,禪宗則是印度佛學傳入中土之后,由中國士大夫加以改造吸收之后而成的一個佛教變宗。從真正意義上講,禪宗的產地是中國,只有當禪進入中國士階層的精舍書齋之后,它才成為具有哲學意義的并具備無形體系的禪宗。莊子哲學的“道”與禪宗的“心”具有相近之處,在莊子哲學中,“道”是宇宙的本體,是一個無限的概念
2、。由“道”而產生了天地萬物,“道”本身是萬物之源,是終極,在時間上無始無終,在空間上無邊無際?!胺虻烙星橛行牛瑹o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上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于上古而不為老。”(《莊子·大宗師》)。而且,這個“道”是“芴漠無形,變化無常;死與?生與?天地并與?神明往與?何芒乎之?忽乎何適?萬物畢羅,莫足以歸。古之道術有在于是者。(《莊子·天下》)。“道”雖如此恢宏博大,神秘莫測,但又不是主宰和統治人的東西,而是一種能賦予人以幸
3、福和力量的東西。人如果獲得了“道”,即獲得了無限和自由。同樣,禪宗的“心”也是一種神秘而“芴漠”的東西,“心”不是指肉體的心,而是一種哲學理念。禪宗的“心”所包容的也是一種自由和無限,也就是說,從“本心”出發(fā),欲達到超越經驗的內心自悟,最終達到存在的本源,獲取對宇宙與人生的總體性根本認識,這種境界,即禪宗的“梵我合一”。所謂“梵我合一”,亦即“我心就是一切”的世界觀。以此而論,在追求無限與自由這種境界的意義上,莊禪有共同的旨趣。一、“自然無為”“與任運隨緣”莊子的“自然無為”在莊子哲學中,“自然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是“道
4、”的根本特性。在他的言談著述中,對“自然無為”的溢美之辭隨處可見?!拔釒熀?!吾師乎!萬物而不為義,澤及萬世而不為仁,長于上古而不為老,覆載天地刻雕眾形而不為巧。此所游已?!保ā肚f子·大宗師》),莊子進而認為一切人為有意的東西都會導致傷損“自然”的后果,他以馬為喻,說道:“馬,蹄可以踏霜雪,毛可以御寒;食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雖有義臺路寢,無所用之。及至伯樂,曰我善治馬,燒之剔之,刻之雒之,馬之死者十二三矣。饑之渴之,馳之驟之,整之齊之,前有橛飾之患,而后有鞭策之威,而馬之死者已過半矣?!蝰R陸居則食草飲水,喜則交頸
5、相靡,怒則分背而蹄子,知已此矣。夫加之以衡扼,齊之以月題,….詭銜竊轡。則馬之知而態(tài)至盜者,伯樂之罪也?!保ā肚f子·馬蹄》)馬本自然之物,自由馳騁于沃野,本性法天??扇耍ú畼罚﹨s以自己的意愿約束破壞它的“自然”之性,驅之以役,束之以羈鞍,使馬的自由天性遭到毀壞。因此,莊子主張一切任其自然,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天下有常然”。他進而又解釋說:“常然者,曲者不以鉤,直者不以繩,圓者不以規(guī),方者不以矩。故天下誘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莊子·駢拇》)莊子把“自然”當作人生最高的境界,認為“虛靜恬淡,寂寞無為
6、”是“萬物之本”,人們如果能以此“自然無為”當作準則,就會達到最大的自由。莊子一生所贊美的“真人”、“圣人”、“神人”等等皆是因追循自然無為之道而達到絕對自由的典范。莊子哲學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體現在自然的“無為”方面。無為既是天地萬物的生成方式,也是作為萬物其一的人的存在方式和行為方式。在《知北游》中,他這樣解釋:“天地有大而不言,四時而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圣不作,觀于天地之謂也?!边M一步講,人在“無為”狀態(tài)才真正保持住人的本性:“性者,生之質也。性之動,謂之為;為
7、之偽,謂之矢?!保ā陡=荨罚┯纱丝梢酝苿樱灰a生“有為”的欲念,人的自然狀態(tài)肯定就會喪失掉,虛靜無為才能保持人的本真?!爸寥松褚樱〈鬂煞俣荒軣幔訚h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飄風振海而不能驚。若然者,乘云氣,騎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保ā肚f子·齊物論》)。莊子的理想人格正是這種超越人生的“無為”精神狀態(tài),雖稍顯理想化、幻想化,但作為一種獨特而又積極的精神修養(yǎng)追求,不能不讓人頓起“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之感?!捌鋵嫴唤?,其覺不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這種看似無情無欲的表征,蘊含了“主人”、“神人”、“圣人”高度的精神自由感,構成
8、了莊子思想所追求的最高人格境界。莊子看似卓異不凡的對于理想人格的描述,背后所隱含的是人類征服自然、超載世俗的熱切情感,也是他所追求的無待、無累、無患的臻于“無為”的絕對精神自由世界。在他腦海中,他深知這樣的道理:“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于胸中,則純白不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