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知識涵義的轉變》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知識涵義的轉變【正文】:N03:A:1002—8862(1999)11—0040—04知識何以在現(xiàn)在變得如此重要?我們必須從知識觀念和知識涵義的轉變來認識它、把握它,并由此得以理解知識經(jīng)濟與知識社會到來的必然性。一、知識觀的演變知識涵義變化是動態(tài)的,知識涵義變化的歷史順序可以下列三個方程式表達:古代:知識=學問,所以學習它,崇尚它;近代:知識=力量,所以追求它,保存它;現(xiàn)代:知識=能力,所以共享它,應用它并使之不斷倍增。從柏拉圖時代開始,西方存在著兩種有關知識的理論:關于知識的功能和知識的意義。一種以蘇格拉底為代表,認為知識的唯一功能是自我認識,即人的智力、道德和精神生活的成長;另一種以
2、畢達哥拉斯為代表,認為知識的目的是通過使有知識的人知道他想說什么和怎樣說,從而使其行為更有效。在畢達哥拉斯那里,知識指的是邏輯、語法和修辭。在中國也同樣存在著相似的兩種知識觀。對道家和禪宗來說,知識是自我認識和通向澄明與智慧的途徑。所以,陳鼓應說,“老莊思想的重要性,一如蘇格拉底和柏拉圖在西方哲學史上的地位。”〔1〕對儒家來說,知識是知道說什么、怎樣去說以及出人頭地和世俗成功的學問。所以古代知識觀,無論西方和中國,有兩類,一是自我認識、自我發(fā)展的知識觀,一是語法,修辭和邏輯的知識觀,集中體現(xiàn)為知識的學問觀。學問主要指書本知識。知識不是指做事的能力,也不是指實用的知識。近代所謂的知識是指有
3、真實的認識。羅素概括為“知識是屬于正確的信念?!薄?〕也可以說,知識就是正確的認識,其基礎是笛卡兒的主客二分,知識就是主體對客體的認識。這時知識概念本身并沒有爭論,爭論的則是知識的問題。一邊是培根、洛克、貝克萊、休謨和穆勒,他們堅持一切知識最終源泉是觀察;另一邊是笛卡兒,斯賓諾莎和萊布尼茨,他們則堅持認為,知識的最終源泉是對清晰明確觀念的理智直覺〔3〕。培根的“知識就是力量”中的知識是指人們對規(guī)律的認識。他認為,只要掌握了自然規(guī)律,人類就可以在認識上獲得真理,在行動上得到自由。當今的知識觀已有了根本性的改變。單就OECD在《以知識為基礎的經(jīng)濟》專題報告中所提的知識定義就要比近代知識涵義深
4、廣得多了。OECD定義知識為4個WKnow—What.即知道什么的知識,亦即關于事實的知識;Know—why,即知道為什么的知識,亦即關于規(guī)律和原理的知識;Know—How即技能知識;Know—Who即知道是誰有知識的知識。其中第一、二類知識可以認為與近代知識觀相近。它們被稱為可編碼的知識;與可編碼知識相對應的是意會知識(TacitKnowledge),它是一種實踐的智慧,是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類知識在古代與近代都不包括在知識范疇之內(nèi)。而享有所有權和有法律規(guī)定的可編碼知識資產(chǎn),只是整個知識資產(chǎn)冰山的一角。〔4〕二、知識成為社會的本質力量正如托夫勒在《力量轉移》一書中所指出的,人類社會歷史發(fā)
5、展已經(jīng)歷了三種力量的更替,這就是暴力、財富和知識。這三種力量源泉分別代表了人類經(jīng)歷社會發(fā)展的三個階段:其中,武力或暴力是低質量的力量;而財富是中等質量的力量;知識則是最高質量的力量。高質量的力量不是僅僅產(chǎn)生影響,不是僅僅能為所欲為,指使別人做你想做的事情。高質量意味著更多得多的東西。它意味著效率——利用最小的力量實現(xiàn)目標。知識可以用來懲罰、獎賞、說服,甚至轉變?nèi)耍梢园褦橙宿D變成盟友。特別是有了適應的知識,人們可以防止不愉快的局面,從而完全避免浪費武力或財富。知識還可以使財富和武力增加。知識可以用來擴大可利用的武力或財富,也可以用來減少為了實現(xiàn)某一目的而需要的財富或武力的數(shù)量。不管是這兩
6、種情況中的哪一種情況,知識都能提高效率,使人們可以在任何攤牌中少花費一些力量的“籌碼”。知識、暴力和財富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決定社會中的力量的特點。培根把知識和力量等量齊觀,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響亮口號,但他沒有專門論述知識的質量或它同社會力量的其他主要的重要聯(lián)系?!?〕托夫勒指出,知識本身不僅已經(jīng)成為質量最高的力量的,而且成為武力和財富的最重要的因素。換句話說,知識已經(jīng)從金錢力量和肌肉力量的附屬物發(fā)展成為這些力量的精髓。事實上,知識是終端放大器。這是今后的力量轉移的關鍵,它也說明全世界爭取控制知識和傳播手段的斗爭會變得越來越激烈。知識可以共享,在共享中可以產(chǎn)生更多的知識。同槍彈或預算不
7、一樣,知識本身是不會用盡的。武力和財富都是強人和富人的財產(chǎn),而知識卻可以為弱者和窮人所掌握。知識是力量的最民主的源泉。這是知識的真正革命性的特點。掌握知識是明天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進行爭奪的每一個機構中的權力斗爭的關鍵。知識成為社會的本質力量還表現(xiàn)在知識成為社會財富的主導形式。起先,土地是一切財富中的主要財富。到工業(yè)時代,財富的形式變了。這時,機器和工業(yè)生產(chǎn)的原材料而不是土地,成為最迫切需要的資本形式。但現(xiàn)在,財富的形式變了。財富不再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