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理解重要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人教新課標高三理解重要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現(xiàn)代文閱讀,尤其是第II卷的現(xiàn)代文閱讀,歷來是高考語文試卷中得分率較低的一塊之一。這里本著先分后總的原則,先就幾個主要能力點作闡述。本講說理解詞語的有關問題。一、什么是文中的重要詞語所謂“重要詞語”是就詞語在文中地位和作用相比較而言的。一般說來,哪些詞語是文中的重要詞語呢?1.與文章的核心內容密切相關的詞語在文章中,有的詞語與全文的核心內容或與文章局部的主要內容密切相關。不能正確理解,就全影響對全文或某個局部的正確理解,對這樣一些詞語,要給以足夠的關注。如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中的“學習”,它就是重要詞語,如果把它理解為通
2、過讀書和實踐來獲得知識,就無法理解全文的內容。又如2001年高考全國卷選擇的散文《門》,其中“開門”和“關門”便是與文章的核心內容密切相關的詞語,自然是重要詞語。2.表達功能特別強烈的詞語有些詞語在文中有高度的概括力,或者顯示事物之間的差異,或者感情傾向特別強烈,這樣的詞語也是重要的詞語。例如聞一多《獸·人·鬼》(2000年春季招生考試選文)開頭說道:“劊子手們這次杰作,我們不忍再描述了,其殘酷的程度,我們無以名之,只好名之曰獸行,或超獸行?!边@一句中的“杰作”感情色彩特別強烈,自然是重要詞語。3.理解上容易發(fā)生偏差的詞語譬如1996年高考所選《貝多芬之謎》最后一段
3、說:“懂得了這個……不僅懂得貝多芬的音樂,而且也懂得貝多芬以后最有深度的音樂了?!边@里“最有深度的音樂”這個詞語,既與文章核心內容相關,有高度的概括力,又是理解上容易發(fā)生偏差的詞語,自然是重要詞語,因為不理解它指什么樣的音樂,簡直可以說文章沒有讀懂。二、理解重要詞語的方法理解重要詞語的基本原則就是依據(jù)具體語境。從操作的層面來說,有下列幾點:1.依據(jù)詞語所在句子的內容俗話說,詞不離句,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譬如上文提到的“杰作”,依據(jù)所在句子“其殘酷的程度”、“獸行”和后文所說對學生的鎮(zhèn)壓,這個“杰作”就應解釋為“指反動派鎮(zhèn)壓學生的獸行”。2.依據(jù)前后句述說的內容詞語所在
4、句子前后句述說的內容,是詞語更大一點的語境,也是解釋詞語的依據(jù)。例1:……當我還不曾和他相識時,時常聽到有人議論他:“魯迅多疑。”有些人還繪聲繪色,說他如何世故,如何脾氣大,愛罵人,如何睚眥必報,總之,魯迅是不容易接近的,還是不去和他接近好。中國有句成語,叫做“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一次一次的造謠毀謗,也可以將真相埋沒。我于是相信了,不敢去接近他。(唐弢《瑣憶》)6人教新課標高三在這段文字中,“議論”是什么意思呢?文中所說“議論”的內容不是事實。接下來引用一個成語并加以分析,再則“不敢去接近他”與上文“總之”領起的句子相對應。據(jù)此可知,這里的議論,就是造謠毀謗。3.
5、依據(jù)相關文字的思路有的詞語在文中的跨度大,僅僅依靠當句或前后句所述的內容還不能準確判斷其意思,這就要靠對相關文字的思路作分析來解決。例2:這種獎賞,不要誤解為“拋來”的東西,這是“拋給”的,說得冠冕些,可以稱之為“送來”………………但我們被“送來”的東西嚇怕了。先有英國的鴉片,德國的廢槍炮,后有法國的香粉,美國的電影,日本的印著“完全國貨”的各種小東西……(魯迅《拿來主義》)文中“拋給”是什么意思呢?魯迅說“拋給”不同于“拋來”,但可稱為“送來”。這“送僵”是什么意思呢?跳過一段才說“送來”的具體內容。根據(jù)“送來”的東西可知,“拋給”就是列強對我國的經(jīng)濟侵略和文化滲
6、透。如果不作這樣的分析,“拋給”的語境義是說不清楚的。三、理解重要詞語應注意的問題理解重要詞語最應注意的問題是脫離語境,望文生意。這里換一個角度說三點:1.注意相同詞語的不同指向有些詞語的本來意義是明確甚至是單一的,但是作者在運用的過程中往往賦予不同的含義,這就需要辨別。譬如1997年高考全國卷所選郁達夫《<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導言》首段共用了五個“內容”,要求辨別其中的三個“內容”所指是否相同,這就不能僅看詞面而妄斷,需要運用上面所介紹的方法加以辨別。2.注意不同詞語的相同指向有一些詞語的詞典意義毫不相干。但是作者為了追求語言的變化,有時會給不同詞語以相同的
7、含義。譬如“轄制”和“影響”的詞典義是不同的,但在契訶夫《裝在套子里的人》中,卻有了一致的意義。都是表示“管束“的意思。像這樣的語言現(xiàn)象不能不分外留心。3.注意非詞語題所涉及的詞語文章中的有些詞語,命題并不是放在詞語解釋題中考的,而是其他試題涉及的,這也應該注意。譬如2001年所選《銅奔馬正名》第17題要求辨別“不屬于作者為銅奔馬正名的原因的一項”,原文運用“未愜人意”、“更屬不妥”,而選項改為“不能令人滿意”、“更遜一籌”。有一些考生卻不能認定其對錯而誤判。又如2003年第10題是一個“推斷題”,不少考生看不出“臺風將遠離日本”與原文“昔日繞道而行的臺風將頻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