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哲學初始階段的唯光論基礎》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哲學初始階段的唯光論基礎
2、第1 【提要】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是公認的古希臘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柏拉圖在西方人眼里對后代的影響“尤其來得大”,但他們又承認亞里士多德的哲學統(tǒng)治了西方哲學界兩千多年,呈現(xiàn)了真正的王者風范。中國圣人云:五百年必有王者興!雄踞西方哲學界兩千年而又沒有能望其項背者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那么,是什么東西確立了兩位哲學巨擘的霸主地位呢?這是千古爭訟的“共相”問題。由柏拉圖發(fā)軔、亞里士多德發(fā)揮的“理念”論是整個西方哲學大廈的一塊堅實的奠基石,而唯光論追求思維與實在的同質性、光與其內在結構的統(tǒng)一性,所以從“理念”論那里獲得了光類存在物與其“形
3、式”的一致性的理論基礎。正是這種一致性的獲得,昭示了由希臘雙擘肇始的哲學二元論的終結。從這種意義上講,“理念”論從它誕生的那天起就注定了它要從二元論回歸到一元論?! 娟P鍵詞】 哲學 西方 哲學史 理念 實體 形式 唯光論 光 光類 光類存在物 感光 轉換光英國哲學家羅素在《西方的智慧》一書中寫道:如果你縱覽本書,就會發(fā)現(xiàn)沒有一位哲學家會超過柏拉圖或亞里士多德所占的篇幅,這是因為他們倆人在哲學史中具有獨特的地位。首先他們是前蘇格拉底諸學派的繼承者和系統(tǒng)整理者,發(fā)展了傳授給他們的東西,并且把許多在早期思想家中尚未充分顯露出來的東西搞得更加明確。其次,他們對人類想
4、象力方面的深遠影響,歷經各個時期而不衰。西方玄想推理發(fā)達的任何地方,背后都有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形象在徘徊。最后,或許同他們前后的任何思想家相比較,他們對哲學的貢獻都更為巨大。似乎對每個哲學問題,他們都無不說過一些有價值的話,任何人今天想要別出心裁而無視雅典的哲學,那就得自擔風險了。[1]柏拉圖的哲學不是某種形而上學,而是獨一無二的形而上學的整體。研究柏拉圖,首先要記住他繼承了畢達哥拉斯的傳統(tǒng),因為畢達哥拉斯的靈魂轉世說和萬物皆數(shù)的理論深刻地影響了柏拉圖。柏拉圖的哲學奠基于“實在”與“現(xiàn)象”的區(qū)別之上,這最初是由巴門尼德提出來的。巴門尼德的邏輯與畢達哥拉斯的神
5、秘和奧爾弗斯教派的出世思想相結合,就產生了一種被認為既可以滿足理智又可以滿足宗教情操的學說。結果,這是一種非常有力的綜合,它以各種不同的形態(tài)影響了直至黑格爾為止的大多數(shù)西方哲學家。提到柏拉圖,就不能忽視理念論。蘇格拉底結合了巴門尼德和赫拉克利特兩人的觀點而形成了他的“理念”[2]或“形式”的理論,這是獨創(chuàng)的東西,是任何一位早期西方思想家中的書里都沒有的。要理解“理念論”,首先就要搞清楚柏拉圖所謂的“知識”和“意見”之間的區(qū)別。柏拉圖認為,一個人有知識是他有關于某種事物的知識。也就是說,知識是關于某種存在著的事物的知識。因為不存在的事物并不是某種事物,因此,知識
6、是不會錯誤的,因為知識之犯錯誤在邏輯上是不可能的。但是,意見則可能錯誤。意見不可能是關于不存在的東西的意見,意見也不可能是關于存在的東西的意見,因為若是那樣,它就是知識了。所以,意見必須是關于既存在而又不存在的東西的意見,它是一種似是而非的東西。而諸如美、善、正義等等,不能是一種似是而非的東西。柏拉圖認為,我們的感官所感知到的一切事物都像赫拉克利特所說的那樣“是變動不居的”,因而都是不真實的。真正實在的東西應該像巴門尼德所主張的“存在”那樣是不動不變的,這種真實的存在就是蘇格拉底所講的絕對的永恒不變的“概念”。但是,他又認為,概念并不像蘇格拉底所說的那樣僅限于
7、道德的領域,概念也并不僅僅是思想的范疇而僅僅存在于人的心中,而是獨立存在于事物和人心之外的實在。柏拉圖把這種一般概念稱為“理念”。必須指出的是,柏拉圖的“理念”是不依賴于人的主觀意識而獨立存在的,所有的理念構成了一個客觀的獨立存在的世界——理念世界。這是唯一真實的世界,至于我們的感官所接觸到的具體事物所構成的世界,則是不真實的虛幻的世界。這樣,在柏拉圖那里就出現(xiàn)了“真實世界”[3]與“幻影世界”[4]之間的對立。他說:“一方面,我們說有多個的東西存在,并且說這些東西是美的,是善的,等等……另一方面,我們又說有一個美本身、善本身等等?!覀兌技俣ㄒ粋€單一的理念
8、,假定它是一個統(tǒng)一體而稱它為真正的實在?!盵5]柏拉圖所說的“真正的實在”的根本標志是永恒不變的、同一的,不能既是此又是彼的因而是能夠明確表達出來的東西。“理念”理論有邏輯的一面和形而上學的一面。在邏輯的一面,我們把某種特殊對象與用來稱呼這些對象的共名區(qū)別開來。這樣,共名“馬”所指的不是這匹馬或那匹馬,而是任何一匹馬。這共名的“馬”的含義與具體的馬以及這些馬的任何情況都無關系,它不在空間中,也不在時間中,而是永恒的。在形而上學的一面,這一理論意味著在某個地方有一匹“理想的馬”,這匹馬之所以為馬,是就這特殊的馬屬于“理想的”馬或者就其部分而言是如此。理念是圓滿的
9、和真實的,而特殊的事物則是有缺陷的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