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當代政治哲學的復興與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傳統(tǒng)》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當代政治哲學的復興與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傳統(tǒng)[摘要]政治哲學復興的學術意義在于重建哲學與現(xiàn)實的公共生活的關系,其現(xiàn)實意義則在于分析和應對全球化時代日益復雜嚴峻的社會政治問題。當代西方的政治哲學總體上仍然只是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的較量對決,而且有意舍棄了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傳統(tǒng)或使之邊緣化。實際上,作為具有自身歷史存在意義的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傳統(tǒng),不僅對西方發(fā)達資本主義及其社會文化的總體性問題,而且對非西方以及弱勢群體的生存處境,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分析批判意義;對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的分析批判,也需要引入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
2、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所強調的階級分析方法與立場及其人類解放論,仍然是當下時代社會政治生活的基本主題。[關鍵詞]政治哲學復興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自由主義新保守主義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羅爾斯《正義論》的面世,哲學的主要潮流迅速從語言分析哲學轉向政治哲學,而美國政治風向以及全球形勢的變化,又使得保守主義政治哲學走上前臺。由此,新自由主義與新保守主義兩大政治哲學的較量對決,占據了當代哲學的中心舞臺;不同的哲學傳統(tǒng)或流派也致力于開發(fā)和闡釋自身的政治哲學資源及內涵,政治哲學漸成顯學乃至于“第一哲學”。不過,在當代政治哲學復
3、興的背景下,人們發(fā)現(xiàn),對于在近現(xiàn)代史上產生重要影響的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傳統(tǒng),要么只是在學理上作單一的人本式解讀而歸屬于自由主義政治哲學,要么是作簡單的實證主義解讀并被看成是一般的共同體主義而歸屬于保守主義政治哲學,要么干脆打發(fā)為種種激進而又過度的民間情緒而有意旁落。事實上,如果綜合地和歷史性地考察當代政治哲學的興起及其與這一歷史時代的本質關聯(lián),不僅需要引入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傳統(tǒng),而且需要強化這一傳統(tǒng)在當代的在場性意義。這同時也意味著,要對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傳統(tǒng)作出合理深切并富于時代意義的發(fā)揚與闡釋。其實,哲學從來
4、都是關注政治的?;诶砟罱缗c生活世界之間敏感而又深刻的區(qū)分,哲學總是包含著十分豐富的政治哲學內涵。前蘇格拉底向蘇格拉底的轉變,乃是從自然領域向公共政治生活領域的轉變。蘇格拉底把哲學從天上帶到人間,重要之處就在于他本人擺脫了早年那種不諳世事并且總是處于情緒化的心智狀態(tài),從而真正理智地思考諸如城邦、制度等公共生活問題。柏拉圖醉心于“理念”世界的建構,其實是為了解決一攬子紛擾繁雜的“意見”領域的事務__政治恰恰就是這樣一個領域。哲學家的理想總是隱含著一定的政治生活理想,由此我們注意到了傳統(tǒng)哲學對于政治生活的宰制。亞里士
5、多德直接把政治生活理想表達為:人是政治的動物。這里,與其說是人的復雜性,不如說是政治的復雜性。近代哲學看起來是一個屬于純粹哲學的知識論時代,然而,恰恰是在這一時代,近代歐洲基本的政治生活框架得以形成。我們所熟悉的大多數近代知識論哲學家,如培根、笛卡兒、斯賓諾莎、洛克、萊布尼茨、休謨等,他們的知識論建構與其關于社會政治生活的理性建構之間,其實存在著內在的關聯(lián)。因而,把近代哲學家的認識論從其政治哲學中分離出來的做法,存在著嚴重問題。只有對近代知識論哲學家的政治哲學有了足夠的把握,我們才能看到他們關于知識可能的探索與建
6、構的意義,否則就會矮化其知識論及其相應的哲學觀。比如,反思地看,法國唯物主義的哲學觀與其巨大的思想啟蒙價值,在人們的感覺中就相當地不對稱。法國唯物主義的直觀唯物主義是機械唯物主義的典型,是某種齊一性、還原性和物本性的思維方式,而他們的啟蒙思想卻是導向歐洲近現(xiàn)代民主政治生活理想的。對這一思想及其巨大歷史意義的解釋與承接,實際上超過了所謂直觀唯物主義。大體上說,從自然科學的合理性出發(fā)來解釋的法國唯物主義,還不能直接深達其社會政治生活層面,因而也難以深達其思想精髓。當然,歐洲近代哲學的認識論與其政治哲學之間的確存在著某
7、種區(qū)分。休謨問題的產生自有其原因,但所謂“應該”與其說是日常生活的問題,倒不如說是政治生活的問題。休謨的不可知論其實只是出于對常識生活的直觀而展開的對理性生活的批判。在此,我們看到,自柏拉圖以來的西方哲學傳統(tǒng)試圖以哲學理念來建構世俗生活的政治理想失敗了,至少,人們的日常生活不是單憑自然科學的知性方式就能夠建構起來的。問題的關鍵還在于,曰常生活本身仍然是被價值世界所規(guī)定的,而且主要說來還是被人們設定的應然的政治生活所規(guī)定??档抡軐W問題的起點之一就是如何擺脫經驗主義,其歸宿與其說是人類學,倒不如說是歷史與政治哲學,是
8、其歷史理性批判所解決的問題?!叭耸鞘裁础惫倘皇亲詈笠粏?,這一問通常被看成是經驗人類學問題,但對康德而言實際取決于人如何在歷史中呈現(xiàn)出來,這就是“普遍國家”的問題。因此,可以如此理解康德哲學的歸宿:人是什么并不只是在倫理框架內可以解決的問題,而需要進一步提升到政治哲學框架內,這就是普遍國家及其歷史的可能性問題。與近代認識論哲學不同,德國古典哲學致力于在理性主義框架內鋪開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