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ct引導下經皮射頻消融治療肝癌論文》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CT引導下經皮射頻消融治療肝癌論文【摘要】目的:分析CT引導下經皮穿刺射頻消融(RFA)治療肝癌的臨床療效和經驗。方法:采用CT引導下經皮穿刺射頻針治療肝癌24例,每個病灶進行射頻消融1~4次,其中17例患者結合1~4次TACE治療,術后通過增強CT或MR評價療效,所有病例隨訪6-18個月。結果:24個病灶完全壞死,余17個病灶大部分壞死,15名患者現仍存活。結論:CT引導下經皮穿刺射頻消融(RFA)治療肝癌安全、有效?!娟P鍵詞】射頻消融;CT引導;肝癌;動脈栓塞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在我國是高發(fā)地區(qū).free
2、l。其中8例有穿刺病理診斷,16例為臨床診斷。所有患者治療前均檢查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凝血功能、胸片、心電圖等,以全面了解患者身體情況。1.2儀器設備:美國產的瑞達(RITA)射頻消融治療系統(tǒng),包括:射頻發(fā)生儀、射頻電極、中性電極板。穿刺引導機器為GE16排CT掃描機。1.3治療方法:RFA方法:CT引導下選定穿刺點,設計穿刺路徑,消毒鋪巾局麻后用射頻電極穿刺病灶。再次CT掃描確認射頻電極位置準確后先開啟射頻消融儀,然后消融治療,每個位點治療時間設為12~20min,治療過程中電極溫度控制在90℃左右。然
3、后根據病灶情況調整電極位置進行多次穿刺疊加治療,拔針時進行針道消融?;颊咝g前30min開始靜脈滴注生理鹽水500ml加曲馬多300mg并持續(xù)到手術結束,術前10min予地西泮5mg、阿托品0.5mg、哌替啶50mg和異丙嗪12.5mg肌注,穿刺點采用利多卡因局麻,術中必要時酌情再次肌注哌替啶30mg及異丙嗪12.5mg,治療全程予吸氧心電監(jiān)護并準備好搶救用品。TACE方法:經皮股動脈穿刺插管,.freelg、絲裂霉素10~20mg和超液化碘化油10~40ml的混合乳液。本組病例除5例單獨使用RFA治療外,其
4、他患者均采取先行1~2次TACE再進行RFA治療。然后根據復查情況必要時再次進行TACE或RFA治療。1.4療效評價:治療后2~3月通過增強CT或MR了解病灶情況,如果有殘余病灶則再次行TACE或RFA治療,治療后再次復查增強CT或MR,以病灶在增強掃描時是否強化為標準,病灶完全無強化為完全壞死,病灶壞死范圍50%~99%之間為大部分壞死,并記錄患者癥狀和監(jiān)測AFP水平。對于病情穩(wěn)定的患者每3~6月復查一次增強CT或MR,必要時行DSA檢查。采用Kaplan-Meier方法統(tǒng)計患者生存率。2結果24例患者共
5、行41次RFA治療,每例1~4次,平均1.7次,24例患者中有17例結合TACE治療,每例1~4次,平均2.5次,共42.5次。34例AFP增高的患者術后AFP均下降50%以上,1例患者術后HBSAG轉陰。患者1年存活率83%,目前仍有16例患者存活。RFA術中41例次治療期間14例次治療期間覺得右肩酸痛,4例次出現惡心,3例次覺輕度胸悶,1例次出現肝包膜下少許出血。1例術后出現腹脹,腹平片示腸郁張,4d后腹脹癥狀消失,2例出現一過性血紅蛋白尿,3例出現頻繁呃逆,3d后自行緩解。無氣胸,無胃、腸、膽囊穿孔,
6、無大出血,無合并肝膿腫,未發(fā)現針道種植轉移,無需外科手術處理的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3討論早期的射頻電極消融范圍為1cm左右,僅適合于肝臟小病灶的治療,后來各種新型的多頭射頻電極相繼問世,單電極消融范圍可達到3cm直徑,多頭電極消融范圍可達到5~7cm,但一般認為病灶直徑<5cm為RFA的適應證,楊薇等研究出規(guī)范化的射頻消融方案,使RFA治療直徑接近7cm的大肝癌成為可能,但由于RFA的三維漏空效應,多數學者認為巨大肝癌不宜選用RFA治療,吳沛宏等提出的TACE序貫結合RFA的治療模式使肝癌的治療效果上升到一個新
7、的階段,也使應用RFA治療巨大肝癌成為可能。先TACE再行RFA可以增大RFA的消融范圍,而RFA又能延長TACE治療的間隔時間,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復,從而取得更好的療效,這個觀點已經得到多數學者的認同。目前TACE的方法各醫(yī)院大致相同,使用EPI、MMC和超液化碘化油的混懸液進行化療性栓塞,而不使用順鉑、5-FU等藥物進行灌注化療。我們認為不進行灌注化療的方法能夠減輕肝臟的損傷,更好的保護肝臟功能,從而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但這個觀點是否正確還有待進一步論證。TACE后由于高密度的碘油影響,CT掃描有時候難于
8、發(fā)現殘余病灶,本組有1例患者TACE后AFP從8800ng/ml降到800ng/ml,復查CT后在碘油殘缺區(qū)進行射頻治療,但AFP未再下降,再復查MR發(fā)現病灶外側靠近膈肌處有梭行殘余腫瘤,再次RFA后AFP降到正常。有學者認為DSA造影是判斷RFA療效的金標準,但是我們初步認為這個觀點有待商榷,因為部分RFA后殘余的病灶,DSA造影并不能顯示。我們目前對于碘油沉積良好的病灶傾向于使用增強MR作為首選評價殘余腫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