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論述華北地臺及形成與發(fā)展過程》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學號:1001111212姓名:崔曉歌任課教師:張傳恒《中國區(qū)域地質學》結課論文姓名:崔曉歌學號:1001111212所在院系: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任課教師:張傳恒開課院系: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5課程名稱:中國區(qū)域地質學學號:1001111212姓名:崔曉歌任課教師:張傳恒論述華北地臺的形成與發(fā)展過程崔曉歌摘要:華北地臺是中國最古老的地塊,其形成發(fā)展過程迄今已有38億年的歷史,由于它有更為復雜的多階段的構造演化史,記錄了幾乎所有的地殼早期發(fā)展與中生代以來的重大構造事件,所以成為眾多地質學家研究的對象。華北古陸的形成演化大致可分為三個階
2、段:(1)地臺的形成階段(3800Ma-1700Ma),(2)地臺的穩(wěn)定發(fā)展階段(1700Ma-250Ma),(3)中生代構造格局的轉變與華北克拉通的破壞(250Ma至今)。關鍵詞:華北地臺,陸殼演化,克拉通破壞0引言在地質歷史中,任何一個地質單元的區(qū)域構造發(fā)展與演化都與其所處的大地構造位置和大地構造環(huán)境密切相關。華北地臺的分布面積約有300000km2,是中國境內保存較好的古陸塊。華北地臺有大于3.8Ga的古老歷史遺跡,構造演化復雜,巖石類型多樣,極具特點(翟明國,2010)。由于其具有復雜的多階段構造演化史,幾乎涵蓋了大陸演化
3、中所有的科學問題,所以成為眾多地質學家的研究對象。概略的講,它的演化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這大致反映了地球演化天文階段和地質階段的重要特征,這種周期現象或節(jié)律規(guī)律應是地球和宇宙系統(tǒng)的普遍規(guī)律(牛樹銀,1997)。1資料收集與整理1.1上網查閱(例如中國知網CNKI)1.2老師及同學介紹1.3圖書館查閱文獻2結果與討論華北地臺的形成與發(fā)展可分為三個階段,下面分別做討論。1.1華北地臺的形成階段(3800Ma-1700Ma)在此階段中,華北地臺經歷了>3.0Ga的陸核與微陸塊的形成;2.7-2.9Ga的陸殼增生;2.5Ga的巖漿、變質作
4、用與克拉通化;2.3-1.9Ga的古元古代活動(造山)帶;1.8Ga的基底隆升與裂谷-非造山巖漿事件(翟明國,2010)。1.1.1陸核與微陸塊的形成及陸殼增生關于華北地臺中最古老的巖石,劉敦一等(1991)先后得到曹莊的鉻云母石英巖中的碎屑鋯石3.35-3.85Ga的U-Pb年齡,提出中國有大于3.8Ga的古老大陸存在。翟明國等(2010)通過對前人測年數據的整理得出,在華北,大于3.3-3.8Ga的古老物質出露范圍遠不止在冀東與鞍山地區(qū),而是發(fā)現于東部、北部、南部、西部以及中部,指示華北曾存在較為廣泛的古老大陸。這些最早的零星
5、陸塊主要分布于內蒙集寧、山西陽高、河北懷安和遷西,到遼寧凌源、新金的東西一帶,形成了華北地區(qū)島鏈狀初始古陸核(伍家善等,1991),即遷西群及其相當建造。遷西運動使其發(fā)生強烈的變形變質和混合巖化作用。5課程名稱:中國區(qū)域地質學學號:1001111212姓名:崔曉歌任課教師:張傳恒華北地臺的基底是由不同的微陸塊拼合而成的,這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然而對于華北地臺基底微陸塊的劃分一直存在爭議。例如,伍家善等(1998)將華北板塊的基底劃分為五個微陸塊,張福勤等(1998)將華北板塊基底劃分了十五個微陸塊,翟明國等(2008)將華北板塊劃
6、分了六個微陸塊,這六個微陸塊分別是膠遼陸塊、遷懷陸塊、阜平陸塊、許昌陸塊、集寧陸塊和阿拉善陸塊。陸殼的增生可以在早太古宙陸核、陸塊的周邊形成,也可以在新的較大的下降柱位置形成,其形成的機會和塊體大小比早太古宙更多、更大(牛樹銀,1997)。翟明國等認為它就是在若干古陸核的周邊增生的,它們的增生是由圍繞古陸核的長英質片麻巖周圍大量出現,而到了新太古代則變?yōu)榫G巖帶圍繞著高級片麻巖穹窿,并有大量殼熔花崗巖侵入。1.1.2微陸塊的拼合與開裂到了晚太古宙,地體間拼合增生,陸殼不斷擴大,并出現了大規(guī)模的克拉通化(胡桂明,1996)。這些古陸塊
7、的規(guī)模、剛性特征和地質構造等均直接顯示出與現今板塊理論基本模式一致。已有多種模式討論新太古代陸塊的拼合,這里不做論述。翟明國(2010)認為在2600-2500Ma期間,華北各微陸塊以陸-陸、陸-弧以及弧-弧碰撞的形式拼貼在一起,期間可能還有更小的游離于上述微陸塊之間的弧或陸的拼貼。不同微陸塊的縫合帶即為新太古代晚期的綠巖帶,其變質火山巖大多具有島弧、弧后盆地或陸內火山巖的地球化學特征。由于地殼剛度的進一步增大,在北西-南東向拉張體制作用下,形成了五臺裂谷,并快速堆積了大套中基性火山巖、中酸性凝灰質砂巖、碎屑巖、碳酸鹽巖和含鐵硅質
8、巖。表明其形成于活動的、比較深的構造環(huán)境,具裂谷性質,其深度至少達到硅鎂層,屬于綠巖帶建造(牛樹銀,1997)。大致發(fā)生于2500Ma的五臺運動,以其巨大的規(guī)模、強大的擠壓力,使五臺裂谷封閉并發(fā)生復雜的多期褶皺變形。五臺運動使華北基底陸殼連成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