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對馬克思哲學“改變世界”性質(zhì)的思考》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對馬克思哲學“改變世界”性質(zhì)的思考對馬克思哲學改變世界性質(zhì)的思考 馬克思哲學的性質(zhì)是改變世界,這在我國哲學理論界是一個不言而喻的寫進哲學教科書的常識,是一個沒有任何異議的共識。①筆者認為,如果我們不迷信、不自欺,就會發(fā)現(xiàn)這種常識和共識是有問題的。我國哲學理論界之所以把馬克思哲學的性質(zhì)視為改變世界,根源在于對馬克思1845年寫成的《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第十一條中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1]這句話的錯誤理解或誤讀?! ∫弧摹蛾P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第十一條中讀不出馬克思哲學的性質(zhì)是改變世界 《關于費
2、爾巴哈的提綱》是馬克思的一個經(jīng)典文本,曾被人們無數(shù)次地研究、解讀和引用,特別是它的最后一段即第十一條,更是經(jīng)典。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第十一條的前半句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但馬克思并未就此打住,而是緊接著很自然地說出了后半句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 對馬克思哲學“改變世界”性質(zhì)的思考對馬克思哲學改變世界性質(zhì)的思考 馬克思哲學的性質(zhì)是改變世界,這在我國哲學理論界是一個不言而喻的寫進哲學教科書的常識,是一個沒有任何異議的共識。①筆者認為,如果我們不迷信、不自欺,就會發(fā)現(xiàn)這種常識和共識是有問題的。我國哲學理論界
3、之所以把馬克思哲學的性質(zhì)視為改變世界,根源在于對馬克思1845年寫成的《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第十一條中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1]這句話的錯誤理解或誤讀?! ∫弧摹蛾P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第十一條中讀不出馬克思哲學的性質(zhì)是改變世界 《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是馬克思的一個經(jīng)典文本,曾被人們無數(shù)次地研究、解讀和引用,特別是它的最后一段即第十一條,更是經(jīng)典。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第十一條的前半句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但馬克思并未就此打住,而是緊接著很自然地說出了后半句而問題在于改變世
4、界?! ≌軐W作為世界觀的學問,解釋世界是它的一個基本的、普遍的功能,這應該是一個常識,我們無須贅述。因此,馬克思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確認哲學解釋世界的功能當然是正確的。進一步,馬克思強調(diào)說問題在于改變世界也是無可厚非的哲學家作為現(xiàn)實中的人也不應該脫離現(xiàn)實。從這段文字中,我們讀到的是馬克思在陳述自己的一個見解哲學家們不僅要解釋世界,而且要改變世界。在這里,如果我們不把哲學家們和他們的哲學等同,是根本讀不出來馬克思在明確地意指自己哲學的性質(zhì)是改變世界?! ∥覀兪紫韧ㄟ^對德文版和英文版的譯文考察來看看《關于費爾巴哈的
5、提綱》第十一條的漢語譯文有沒有問題?! ?.德文版: DiePhilosophenhabendiemtaberdaraufan,siezuverandern. 詞義: Philosophen:名詞復數(shù),意思為哲學家們。 .收集整理。 nur:副詞,意思為只,僅;只不過?! erschieden:形容詞,意思為不同的,修飾動詞interpretieren。interpretieren:動詞,意思為(用語言或藝術)解說,闡明,說明?! s[a][]kommtdaraufan:固定詞組,意思為取決于;全看而定;重要的是
6、?! ber:連詞,意思為但是?! erandern:動詞,意思為改變?! 【渥涌芍弊g為:哲學家們只是不同地解釋、說明這個世界,但是,重要的是,去改變這個世界?! ?.英文版: Thephilosophershaveonlyinterpretedthedash;用電腦打字和電腦不是一回事。 實際上,馬克思哲學與哲學家們哲學的根本差異,關鍵在于它們哪一個對世界的解釋更合理,更科學。在這一點上,馬克思哲學無疑更勝一籌,因為,馬克思哲學實現(xiàn)了哲學的歷史性變革。 在我國哲學界,對馬克思的哲學變革,有一個基本結(jié)論:馬克思在哲學
7、上所實現(xiàn)的變革,乃是以現(xiàn)代唯物主義的方式對于作為哲學基本問題的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從而對于自由與必然的關系問題作出了一種現(xiàn)實的解決。這個變革的前提是舊哲學在解決這一根本問題上陷入了困境。馬克思正是在對舊哲學的批判地揚棄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真正的解決問題的基本原則,從而成功地實現(xiàn)了哲學的歷史性變革。[2]對于這種歷史性變革,國內(nèi)哲學界有一套辯證、嚴謹、成熟而系統(tǒng)的論證思路,簡單地說就是:馬克思哲學從抽象的人走向了具體的人即現(xiàn)實的個人。大體上來說,馬克思哲學變革的歷程可以劃分為三個大的階段,即《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階段、《神
8、圣家族》階段、《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和《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階段。在這三個緊密相關而又明顯區(qū)別的階段上,馬克思從不同方面探討了使主體現(xiàn)實化的道路,經(jīng)過了出發(fā)點或主體的三次轉(zhuǎn)換這樣一個否定之否定的辯證揚棄過程之后,馬克思終于以現(xiàn)實的個人為出發(fā)點,而達到了對于人類世界客觀實在性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