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對城市交通擁堵治理研究》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對城市交通擁堵治理研究近年來,我國大中城市交通擁堵日益蔓延,交通擁堵造成的經(jīng)濟社會問題受到各方關注,城市交通部門為解決擁堵問題制定諸多措施,但成效不顯著,未能阻止交通擁堵在城市中的蔓延。眾多學者也關注和研究城市交通擁堵問題,從城市交通擁堵的現(xiàn)象、交通擁堵影響、形成的根源和治理技術與對策等多個角度進行研究。一、交通擁堵形成的背景研究研究交通擁堵問題,首先需要摸清交通擁堵形成的歷史脈絡。城市交通擁堵的前身是交通擁擠,總體表現(xiàn)為交通供給不足和需求增加之間的矛盾,這種現(xiàn)象一直持續(xù)到20世紀70年代[1]。到了20世紀70年代后期,交通擁擠的形成有了新的解讀。日本共
2、同社專門為刊發(fā)《中國也存在著交通戰(zhàn)爭的苦惱》的報道,描繪北京汽車劇增、潮水般的自行車和步行者所帶來的交通混雜與混亂。1977年的人民日報也以《關心群眾生活,改進城市的交通工作》為題關注交通擁擠問題[2]。交通擁擠問題轉變?yōu)榻煌〒矶聠栴}并引起社會關注是在20世紀90年代。城市化帶來的城市規(guī)模的擴張、汽車產(chǎn)業(yè)政策轉變帶來的鄰里社會向機動車社會轉型、改革開放漸趨深入促進我國城市的國際化和城市公共服務資源分布不均是我國城市交通擁堵形成的背景[3]。根據(jù)所搜集到的文獻,專門對此進行研究的學者和文獻較少,反映出兩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是學者研究更多的是就事論事,忽視了事件
3、背后;其次是部分學者將事件的背景當成事件產(chǎn)生的原因,混淆了事件的因果關系。交通擁堵形成的歷史、文化、社會背景的分析可以輔助研究者理清其發(fā)展的歷史階段、變化的歷史規(guī)律與演進方向等宏觀性問題。本課題研究首先對我國交通擁堵形成的背景,尤其是歷史、文化、社會背景進行深入剖析,理出交通擁堵的歷史文化脈絡。二、交通擁堵引發(fā)的問題研究交通擁堵給城市帶來諸多問題。從交通與社會的關系角度分析,在絕對擁堵的環(huán)境下,交通法規(guī)無法發(fā)揮作用,而參與其中的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之間也存在階層感的對立,路權分配的不公平加劇了車、路、人之間的矛盾[4]。從城市景觀的角度分析,認為交通擁堵
4、破壞城市風貌和傳統(tǒng)街道舒適的尺度,切割了鄰里環(huán)境的步行聯(lián)系,影響行人出行便利和安全[5]。從交通擁堵的外部性角度分析,交通擁堵造成許多負面問題,如影響人們正常生活與工作安排,浪費人們的寶貴時間;造成大量資源消耗,致使燃油消耗增加50%;增加因拓寬道路導致的土地使用,造成生活面積減小;增加交通管理成本;加重環(huán)境污染,影響生活質(zhì)量我國城市空氣污染一半以上是交通擁堵造成的,汽車產(chǎn)生的噪聲易于引起駕車人及乘客的煩躁[6]。交通擁堵引發(fā)的問題之中,我們更不能忽視由此帶來的文化層面的問題。交通擁堵治理對策的不當,實質(zhì)上是在強化社會不公,是在擴大資源浪費,更是在延續(xù)和發(fā)
5、揚文化的糟粕!遺憾的是,目前還沒有學者專門對此進行深入研究。三、交通擁堵成因研究城市交通擁堵成因研究是制定對策和解決問題的基礎,也是關鍵。因此,研究學者非常注重成因分析。雖然在表述上有所差異,交通供給不足和需求過于旺盛之間的矛盾被認為是造成交通擁堵的主要成因之一。這里的交通供給不足包含交通供給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兩方面因素,需求旺盛的典型表現(xiàn)就是我國城市機動車保有量的大幅增長[7],但學者對交通供給不足多停留在定性描述,缺少定量分析。公共資源分布不均衡和城市功能布局結構失衡、靜態(tài)交通不足是導致交通聚集的重要因素[8],但交通供給是絕對量不足還是相對量不足,是局部不
6、足還是全面不足,是時段不足還是全天候不足,交通供需之間的差距有多大,相關研究成果不能準確表達。同時,也有學者提出對立觀點。東京和首爾兩個城市無論從人口數(shù)量還是機動車保有量都高于、人均道路面積大大低于我國城市,但交通擁堵現(xiàn)象除上下班高峰和周末等特定時間,道路暢通快捷[9],交通狀況大大好于我國城市。這對交通供需矛盾造成交通擁堵的觀點形成沖擊。于是,學者視角轉向交通管理,轉向公共交通,轉向人們的交通意識,認為我國城市交通管理手段落后[10],公共交通發(fā)展滯后[11],交通意識淡薄[12]等是交通擁堵成因。應該看到,我國城市交通管理法律法規(guī)日趨健全和嚴厲,《道路
7、交通安全法》《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和各城市出臺的《城市公共交通規(guī)則》等法規(guī)為交通執(zhí)法提供法律保障,雷達超速監(jiān)測儀、公交車超速檢測儀和無處不在的抓拍攝像頭為交通管理提供了技術保障,市民對交通暢通的渴望為交通管理提供了輿論保障,就我國城市交通管理現(xiàn)狀而言,管理手段落后已不能成為交通擁堵的主要成因。公共交通發(fā)展相對于我國城市化的速度相對滯后,公共交通發(fā)展滯后表現(xiàn)在投入不足[13]、公交優(yōu)先戰(zhàn)略落實不到位、科技水平低[14]、基礎設施不足[15]等方面。然而,又是什么因素致使上述不足或不到位現(xiàn)象的存在呢,學者沒有給出答案。交通意識淡薄是交通擁堵成因成為眾多學者的共識
8、,反映出我國國情。同樣的,是什么因素導致市民交通意識淡薄,沒有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