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狀腹會陰聯合切除術結合針灸治療低位直腸癌的臨床療效分析

柱狀腹會陰聯合切除術結合針灸治療低位直腸癌的臨床療效分析

ID:28071174

大?。?7.50 KB

頁數:5頁

時間:2018-12-07

柱狀腹會陰聯合切除術結合針灸治療低位直腸癌的臨床療效分析_第1頁
柱狀腹會陰聯合切除術結合針灸治療低位直腸癌的臨床療效分析_第2頁
柱狀腹會陰聯合切除術結合針灸治療低位直腸癌的臨床療效分析_第3頁
柱狀腹會陰聯合切除術結合針灸治療低位直腸癌的臨床療效分析_第4頁
柱狀腹會陰聯合切除術結合針灸治療低位直腸癌的臨床療效分析_第5頁
資源描述:

《柱狀腹會陰聯合切除術結合針灸治療低位直腸癌的臨床療效分析》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柱狀腹會陰聯合切除術結合針灸治療低位直腸癌的臨床療效分析孔維民王吉傍(云南省曲靖市屮醫(yī)院云南曲靖655000)【摘要】目的:探討低位直腸癌患者柱狀腹會陰聯合切除術結合針灸治療的臨床價值。方法:對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8例低位直腸癌患采用柱狀腹會陰聯合切除術結合針灸治療,術后常規(guī)預防感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及營養(yǎng)支持治療。結果:所有患者無直腸穿孔,病理示2病例環(huán)周切緣均為陽性,全部患者無死亡,術后腸鳴音出現時間為,能氣時間為,腹脹3例,無切門感染,5天后拔尿管無尿潴留發(fā)生;平均隨訪12個月,會陰切口無裂開

2、、膨出、感染和盆底疝的發(fā)生。結論:低位直腸癌柱狀腹會陰聯合切除術可以降低腫瘤環(huán)周切緣陽性率和腸穿孔率,術后針灸治療可以促進患者腸蠕動功能的恢復,有利于腸內營養(yǎng)支持治療,從而更好地改善患者營養(yǎng)狀況及免疫功能,并減少切門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關鍵詞】直腸癌柱狀腹會陰聯合切除術針灸營養(yǎng)并發(fā)癥【屮圖分類號】R2-0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5085(2014)23-0070-02經腹會陰聯合切除術是低位直腸癌主要的手術方法。近年來,Holm等[1]報道丫一種名為柱狀腹會陰聯合切除術的手術方法,與傳統(tǒng)的經腹會陰聯合切除術相

3、比,能夠降低環(huán)周切緣陽性率,同時降低局部復發(fā)率和提高生存率?,F在,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該手術的優(yōu)勢并采用這種術式[2,3]。然面,腸癌術后胃腸蠕動功能恢復較慢較為常見,其至影響腸內營養(yǎng)支持治療的順利進行,從而阻礙了患者康復。我院采用柱狀腹會陰聯合切除術結合屮醫(yī)針灸治療進展期低位直腸癌,不但保留Y柱狀腹會陰聯合切除術的優(yōu)點,而且能促進患者術后康復,并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療效滿意,現將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臨床資料我院于2011年11月開始至2013年12月采用柱狀腹會陰聯合切除術結合針灸治療進展期低位直腸癌38例,其中男2

4、0例,女18例;年齡35?76歲,平均(58.32±10.83)歲;體重43?81kg,平均(60.71±9.70)kg;血白蛋白(ALB)28-39g/L,平均(33.99±3.18)g/L;血前白蛋白(PA)205-350mg/L,平均(275.05±35.18)mg/L;淋巴細胞總數(TLC)1.10-1.58×109/L,平均(1.34±0.15)×109/L。直腸癌下緣距離肛緣3?5cm。術前CT檢查分期,T3期31例,T

5、4期7例。1.2治療方法采用柱狀APR方法進行手術?;颊呦热∑脚P位,常規(guī)開腹,腹部操作遵循TME原則,在直腸后方游離直腸系膜至尾骨水平上方直腸系膜變窄之前即止,不隨縮窄的直腸系膜向肛提肌解剖分離,前方切開腹膜返折,向下稍作游離,在男性止于精囊水平下方、女性止于子宮頸水平下方。然后在腸系膜下動脈根部切斷血管,適當平面切斷乙狀結腸,行左下腹永久性結腸造口。用2/0可吸收線由后向前邊連續(xù)縫合大部分盆腹膜并打結,前方盆腹膜因標本段腸組織較多常不能完全關閉,此時將盆腹膜縫線送入盆底,并將標本段腸管及其系膜盡量推向盆底,關閉腹部切U。翻

6、轉患者置于俯臥折刀體位,縫閉肛門。圍繞肛門做擴大的會陰梭形切口,向上至舐骨下部。沿肛門外括約肌皮下部外側解剖分離至肛提肌,沿肛提肌下緣向外上方環(huán)周解剖出肛提肌。于骶尾骨連接處切除尾骨,切開Waldeyer筋膜進入餓前,與腹部直腸后方游離的終點會合,從直腸后方進人盆腔。沿盆壁從后向前切斷兩側肛提肌。將標本提出盆腔,再將關閉盆腹膜的可吸收線拉出盆腔,置一塊紗布于未縫閉的盆膜切U處以阻止小腸由此脫出,在直視下前將直腸自前列腺或陰道后壁解剖分離,最后,在會陰橫肌的后方切斷盆底肌纖維,完整取出標本,由后向前繼續(xù)縫閉未縫完的盆腹膜。骶前

7、及盆底各留置引流管1根,于會陰切U左右兩側分別另開1_1引出,縫合會陰切1_1。術后結合中醫(yī)針灸治療,選用穴位包括足三里、中脘、氣海、天樞、內關、上巨虛(除中脘、氣海外均取雙側)。具體操作如下:患者取仰臥位,露出腹部、上肢及雙膝,穴位皮膚用75%灑精棉球常規(guī)消毒,取0.30mm×40mm毫針,直刺0.8?1.5、?,平補平瀉待患者得氣,以患者局部穴位出現酸麻脹感,或沿經脈出現傳導感為佳。每10min運針1次,留針30min,出針后干棉球按壓針孔。每日1次,治療6天;對照組不采用針灸治療。兩組患者術后常規(guī)補液,預防

8、抗染,對癥治療,并早期組予腸內外聯合營養(yǎng)支持治療。術后飲食恢復采用加速康復外科(fasttracksurgery,FTS)理念[4],術后6?8小吋即開始少量多次、逐漸加量的原則進流質飲食(腸內營養(yǎng)蛋白制劑),鼓勵患者床上翻身活動,第7天開始下地在床旁活動,第10天可恢復一般活動。術后7?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