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我國糧價與通貨膨脹關系的協(xié)整分析》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我國糧價與通貨膨脹關系的協(xié)整分析-基于2001-2005年數(shù)據資料的實證研究摘要:本文利用2001-2005年CPI和批發(fā)糧價的月度數(shù)據進行協(xié)整分析,并構建均衡修正模型,實證檢驗了二者的關系。實證結果說明無論長短期通貨膨脹對糧價都具有granger因果關系,驗證了通貨膨脹通過改變糧食市場參與主體的預期影響糧價的假說;在長期糧價對通貨膨脹具有granger因果關系,糧價長期高位運行會導致通貨膨脹,但在短期內糧價對通貨膨脹的影響較弱,不支持糧價上漲短期內即會引發(fā)通貨膨脹的觀點。關鍵詞:通貨膨脹;糧價;協(xié)整;均衡修正模型自2003年上半年我國原油、鋼材、水泥等原材
2、料價格大幅上漲,10月份起主要糧食價格開始大幅上漲,物價開始普遍上升,宏觀經濟運行中蘊藏著通貨膨脹的壓力。關于此次通貨膨脹的成因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焦點問題,理論研究有兩種代表性觀點:一種觀點[1-2]認為糧價是“百價之王”,糧價的上漲會引起相關產品價格、勞務工資的上升,繼而引起物價的全面上升,導致通貨膨脹。另一種觀點[3]認為糧價上漲引發(fā)通貨膨脹需要同時具備體制性、資源性、外部性三個條件,而當前糧價上升并不具備這三個條件,因此糧價不是引發(fā)通貨膨脹的原因。該種觀點還認為原材料價格上漲帶動生產資料價格上升是導致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然而這兩種觀點都是基于傳統(tǒng)的規(guī)范分
3、析,缺乏實證檢驗的有力支持,因此本文擬從實證的角度來分析此次糧價上漲和通貨膨脹的關系。一、文獻回顧改革開放后至上世紀末,我國發(fā)生了三次大的糧食波動,每一次都伴隨著糧食價格的劇烈波動,對宏觀經濟運行帶來巨大的影響,其中又以1993-1994年的那次影響最大。王濟民(1996)[4]通過1992-1994年分省的panel數(shù)據建立經濟計量方程組,得出結論認為上年通貨膨脹影響當年糧價,當年糧價影響當年通貨膨脹,而當年通貨膨脹又會繼續(xù)影響下一年糧價螺旋式上升的內在因果關系。效果上通貨膨脹通過推動糧食成本(生產者和經營者成本)上升,進而形成對糧價的推動作用要遠遠大于糧
4、價對通貨膨脹的推動作用。盧鋒、彭凱翔(2002)[5]對1987-1999年糧價與商品零售價格指數(shù)之間的實證研究發(fā)現(xiàn)糧價和通貨膨脹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通貨膨脹對糧價上漲具有granger意義上的因果關系,而不論長期和短期,糧價上漲都沒有領先于通貨膨脹,即糧價上漲對通貨膨脹不具有granger意義上的因果關系。研究還發(fā)現(xiàn)糧價上漲對通貨膨脹沖擊會過度調節(jié),可能導致人們認為糧價上漲引發(fā)通貨膨脹。孫希芳、牟春勝(2004)[6]對1980~2003數(shù)據資料的實證研究發(fā)現(xiàn)當通貨膨脹率上升,真實利率下降,從而農戶糧食庫存增加,若沒有糧食供給量的同比例增加,糧食價格將會大
5、幅上升。數(shù)億農民存糧行為的疊加形成糧食市場的一個巨大蓄水池,通貨膨脹率發(fā)生變動會導致名義糧價同向調整,而且調整幅度會超過通貨膨脹率自身的變動,從而引起真實糧價的同向變化。從以上采用不同方法的實證研究所得出的結論幾乎一致,那就是在我國通貨膨脹對糧價變化的影響要超過糧價對通貨膨脹的影響。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上世紀最后20年糧食價格存在著雙軌制,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兩度夭折,政府價格管制下的市場糧價不能代表真實的市場價格。如何將這個時期政府統(tǒng)購統(tǒng)銷價格、議購價格、保護價對市場價格的影響分離以得出真實市場糧價,有待進一步研究。6二、研究假設國內具有代表性的通貨膨脹通過改變
6、農戶存糧行為影響真實糧價的觀點是由宋國青教授[5]提出,其分析思路主要有兩點:第一,當通貨膨脹較高時,農民對未來通貨膨脹預期也比較高,因而有動機增加持有具有保值功能的真實資產,由于農戶在資產選擇上受到較多限制,存糧是流動性較強且交易成本較低的真實資產,因而通貨膨脹預期較高時,農戶會增加均衡意義上的存糧數(shù)量,并由此提升糧食供求緊缺度和相對價格;第二由于我國名義利率受到管制,且對通貨膨脹變動反應滯后,因而真實利率與通貨膨脹存在顯著的反向關系,高通貨膨脹時期真實利率下降甚至變成負值,強化了農戶通過增加存糧保值的動機。農戶增加存糧行為無論從“囤積”還是“惜售”角度看
7、,都減少了短期糧食市場供給并增加了短期需求,導致糧價上漲。由于其分析思路建立在市場行為主體具有套利動機的基本假設上,因而可以推廣到糧食流通領域的其它經營主體。糧價上漲引起通貨膨脹的假說主要是基于隨著我國經濟發(fā)展,食物消費結構升級,人口規(guī)模增大,對糧食需求逐漸增加,糧食生產卻面臨著耕地減少的約束導致供給下降,同時進口不可能無限制的擴大,糧食供不應求導致糧價上漲,相應引起食物價格上升;食物支出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中占有較大比重,通過這樣的傳導機制引起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升高,從邏輯上分析這種觀點在一定時期是成立的。以上這兩種假說并不是互斥的,在一定的時期它們可能同時成
8、立。那種假說能更好地解釋2003年以來糧價和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