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魅與祛魅—學術史視域下的大陸與歐美《野草》研究(1950年迄今)

賦魅與祛魅—學術史視域下的大陸與歐美《野草》研究(1950年迄今)

ID:34968676

大?。?.92 MB

頁數(shù):73頁

時間:2019-03-15

賦魅與祛魅—學術史視域下的大陸與歐美《野草》研究(1950年迄今)_第1頁
賦魅與祛魅—學術史視域下的大陸與歐美《野草》研究(1950年迄今)_第2頁
賦魅與祛魅—學術史視域下的大陸與歐美《野草》研究(1950年迄今)_第3頁
賦魅與祛魅—學術史視域下的大陸與歐美《野草》研究(1950年迄今)_第4頁
賦魅與祛魅—學術史視域下的大陸與歐美《野草》研究(1950年迄今)_第5頁
資源描述:

《賦魅與祛魅—學術史視域下的大陸與歐美《野草》研究(1950年迄今)》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學校代碼:而00研究生學號:2013100668分類號S密級《碩士學位論文“覲與“裱蟪”---------掌術史視域下的大抽*與耿美《》尊》研變(1950年代迮令)’’Enchantment”and’’Disenchantnient*’------The”WUdGrass"StudiesofChinesemainlandandOccidentfromtheperspectiveofAcademicHistorySincethe1950$作者:馬蜚春指導教師《吳肇明教授—級學科:中國譖畝文學二級學科:中國現(xiàn)

2、織代文學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思潮學位類型:學術碾士東北師范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20t5年5月獨創(chuàng)性聲明本人鄭重聲明:所提交的學位論文是本人在導師指導下獨立進行研宂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據(jù)我所知,除了特別加以標注和致謝的地方外,論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己經(jīng)發(fā)表或撰寫過的研宄成果。對本人的研宄做出重要貢獻的個人和集體,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確的說明。本聲明的法律結果由本人承擔。學位論文作者簽名:日期:A/學位論文使用授權書本學位論文作者完全了解東北師范大學有關保留、使用學位論文的規(guī)定,S卩:東北師范大學有權保留并向國家有關

3、部門或機構送交學位論文的復印件和電子版,允許論文被查閱和借閱。本人授權東北師范大學可以將學位論文的全部或部分內(nèi)容編入有關數(shù)據(jù)庫進行檢索,可以采用影印、縮印或其它復制手段保存、匯編本學位論文。(保密的學位論文在解密后適用本授權書)學位論文作者簽名:I:勝指導教師簽名:0補日期:知/上K/日期:學位論文作者畢業(yè)后去向:工作單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電話:通訊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郵編:學校代碼:10200研究生學號:201310

4、0668分類號:I25密級:碩士學位論文“賦魅”與“祛魅”——學術史視域下的大陸與歐美《野草》研究(1950年代迄今)"Enchantment"and"Disenchantment"——The"WildGrass"StudiesofChinesemainlandandOccidentfromtheperspectiveofAcademicHistorySincethe1950s作者:馬登春指導教師:吳景明教授一級學科:中國語言文學二級學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思潮學位類型:學術碩士東北師

5、范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2015年5月摘要《野草》是一部遒煉幽麗而又意蘊豐厚的散文詩集,不但為舊文學所無,亦為新文學所罕有。自《野草》1927年結集出版以來,其藝術成就為世所公認,但對于其主題及作者意圖的闡釋卻歷來眾說紛紜,見仁見智。由此,形成了紛繁復雜的《野草》研究圖景。而在這個圖景背后,實則反映了時代環(huán)境的風云變幻、學術思潮的起伏衍替、東西方學術研究的方式差異,以及研究者的國族、種群、性別、政治信仰、文化身份、理論背景與學術立場加諸于其研究之影響等更深層次的學術史問題。在引言中,呈現(xiàn)了魯迅形象和《野草》研

6、究的時代變遷、中西文化交流和借鑒日益頻繁的總體背景,并對大陸學者、純粹西方學者及海外華裔學者這三類學者群體的《野草》研究作了概要的回顧與介紹,將研究意義指向了通過整合東西方學術資源,促進文學批評方式的更新,推動《野草》及魯迅研究的深入發(fā)展。第一章主要論述《野草》與文學研究之“魅”。指出“魅”的內(nèi)涵是《野草》研究中不同研究者加諸在《野草》本意與魯迅本體之上的不真實的色彩與鏡像,并闡述了《野草》研究產(chǎn)生“魅”的原因,認為《野草》研究之“魅”反映著東西方學術研究的諸多差異。第二章主要論述1950年代至1970年

7、代大陸與歐美《野草》研究的“賦魅”色彩。大陸學者在左傾思潮規(guī)約下有意遮蔽《野草》的晦暗色彩,著重呈現(xiàn)魯迅的戰(zhàn)斗風貌,為其賦予革命政治之“魅”。及至“文革”期間,已經(jīng)完全為政治所扭曲。在歐美學界,持左翼立場的“布拉格學派”多著眼于政治意識形態(tài)展開批評,為《野草》賦予了革命向度之“魅”;而“反共研究流派”中的夏濟安則從自身的政治立場出發(fā),為魯迅賦予了黑暗與病態(tài)之“魅”。第三章主要論述1970年代以來大陸與歐美《野草》研究的“祛魅”傾向。大陸學者的闡釋模式由“政治革命”轉為“思想啟蒙”,從政治內(nèi)涵轉向藝術特色,

8、呈現(xiàn)為“祛魅”式的批評。此時歐美學界的“自由主義研究流派”成為砥柱,林毓生用“天人合一”的傳統(tǒng)宇宙觀來解釋魯迅在存在與虛無間的掙扎,李歐梵則通過對《野草》陰暗頹廢色彩的分析,將其建構進頹廢現(xiàn)代性脈絡之中。第四章采取學術共時性的研究方式,闡述大陸與歐美學界在“祛魅”之中亦暗涵“賦魅”。大陸學者在較為寬松的政治形勢下,通過關注審美內(nèi)涵與啟蒙思想,祛政治之“魅”卻又賦審美與啟蒙之“魅”;歐美學者在回歸學術本位的環(huán)境中,通過運用西方理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nèi)容,確認文檔內(nèi)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nèi)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