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壽縣婚喪習俗

永壽縣婚喪習俗

ID:36004491

大?。?0.50 KB

頁數(shù):22頁

時間:2019-04-29

永壽縣婚喪習俗_第1頁
永壽縣婚喪習俗_第2頁
永壽縣婚喪習俗_第3頁
永壽縣婚喪習俗_第4頁
永壽縣婚喪習俗_第5頁
資源描述:

《永壽縣婚喪習俗》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永壽縣婚喪習俗婚喪喜慶風俗一婚姻禮俗清末前,一般男女年當十二三歲時,全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包辦擇婚,婚姻之選擇,以門當戶對為先,次則以其家庭政治經(jīng)濟地位為條件。到民國年間,男女婚嫁仍襲包辦買賣之惡習。昔日,關于婚姻的構成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有通過親友或媒婆的介紹而構成的婚姻,有通過收童養(yǎng)媳的形式而構成的婚姻,還有指腹為婚的,兼結陰親,納妾等。從辛亥革命以后,開始出現(xiàn)自由戀愛,然而是個別的。建國后,男女找對象多由自己選擇,其中很多是在一起工作的,也有由親戚或朋友介紹認識的,再由雙方自由來往,互相了解,由戀愛而結婚。后一種較為普遍。訂婚禮俗22訂婚,俗稱“問媳婦”,也叫“送媳婦”。民國以前

2、,“婚姻論門第、序班行”,年齡八九歲至十二三歲,媒人來往,父母同意,即可訂婚。男女雙方互不見面,俗話“布袋買貓”。一般通過紅爺(媒人)穿針引線,雙方家長互相了解情況,如若相稱,紅爺先將男方的生辰年月日時,即“八字”,用紅紙開具庚貼(婚單)交女方;再將女方生辰“八字”送往男方,要求合象;經(jīng)陰陽先生“合婚”后,決定訂婚與否。如若沖犯,庚貼退回,從此不提。如不沖犯,紅爺便將彩禮、衣服妝奩送往女家,女方開據(jù)“允貼”轉交男方,謂之“合婚”。也有不寫庚貼,單憑媒人口頭說媒訂親的。建國后,人民政府頒布《婚姻法》,實行婚姻自主,廢除包辦買賣。由介紹人搭橋牽線,將男女雙方召在一起,稱作見面,互贈見面禮。初步

3、同意后,介紹人陪同女方及其家屬赴男方家中,俗稱“看屋里”。男方準備較為豐盛,熱情接待,并送女方一點禮物。接受禮物,表示同意,否則不受。同意者再經(jīng)歷一段.互相了解,情投意合,約定日期,雙方通知主要親屬于是日前來慶賀,主要換一些禮品和衣物,俗稱“過禮”?!比昀щy”時期,深藏在群眾思想意識和社會習俗中的舊的沉渣積淀復燃,在婚嫁上的陳規(guī)陋習時時沉渣泛起,有的竟把女子當作私有財產(chǎn),視結婚為一種交易,故索要彩禮歪風逐漸興起,一般都是一至二份禮(折人民幣240元至480元),也有六七百元、七八百元的。更加繁瑣和嚴重的是北原、史官地區(qū),訂婚要例行四項儀式:①雙方同意及正式見面見面男方送女方手表和幾十元;

4、女方送男方背心、鋼筆或筆記本等物。②“看向”,即看屋雙方通知各自親屬,選雙日聚于男家,待客多至10席左右,少者也不下三五席,席面講究。男方必備全四身衣服給媳婦,男方兄嫂和親屬各送一件衣料。長輩還要給媳婦錢。22(③)“戴耳墜”,即戴耳環(huán)這是介紹人的事。議定日子后,介紹人將男方準備的四身衣服和部分彩禮送往女方。(④)“行禮”首先繳齊議定的彩禮,再議衣料給多少,折合現(xiàn)金繳女方,最后介紹人轉達女方還要自行車或縫紉機、被套、被里和帶索錢的多少,待全部繳清方議結婚日期,定待客多少,定以什么工具迎媳婦等。此種惡俗,娶個媳婦最低得3,000元左右,多至5,000~6,000元。結婚禮俗結婚,男方俗稱“娶

5、媳婦”。男方經(jīng)算命先生推算良辰吉日,備辦禮品,用紅紙開具結婚日期,由媒人送往女方,叫送日子。女方表示同意后,準備陪嫁禮物。名為準備“妝奩”。親友送的禮品曰“添箱”。男方準備接待親朋筵席及給媳婦的穿戴衣料,以及洞房的擺設和裝飾等,終不出所謂“周南雅化”、“六禮告成”之儀。清朝以至民國,結婚年齡貧富有別,貧苦家男的年齡一般20歲左右,也有30多歲結婚的;富豪子弟在十三四歲有結婚的;女的年齡一般十四五歲。22結婚日,一般都用四抬花轎,拿上食盒去女方家接親(媳婦)。姑娘上轎前,在堂中香燭前磕頭“辭祖”、告別父母,然后由平輩年輕婦女陪伴上轎,要“哭泣”。并用綢緞或布一段蓋子新媳婦頭上,稱“蓋頭”。轎

6、起程后,有的地區(qū)是兄長,有的地區(qū)是父輩,騎馬走在轎前,曰“壓轎”。要是路上碰著對面同時來的花轎,雙方新娘要交換禮物(壓轎者代替),手帕即可。轎到新郎家村頭,新郎身著長袍短褂,頭戴插金花的禮帽,十字披紅,騎上大紅馬,偕同賓相到彩轎前深施一禮,以示歡迎。在吹鼓手伴奏下迎彩轎到郎家門前。此刻在一陣鞭炮聲和鼓樂聲中,由婆母點燃谷草,繞轎三圈,并撂饃、棗、核桃、小銅錢等物,名曰“燎轎”。后陪伴扶新娘下橋,同時還令兩男孩拉“檉子和“花頭”(傳云:“檉子取其諧音“圣旨”。言皇上出嫁女子有圣旨,有官印,因此“檉子”中干必用紅紙纏,中拴一紅布包的酒壺,代官印?!盎^”,是在掃帚上拴核桃、棗、饃和紙花等),走

7、在婆婦之前。媳婦進門時幫忙的人和平輩、親友擋門要手巾;進門后廚師以桿杖揭去“蓋頭”,除北原、史官地區(qū)置放于屋檐,他處皆交主家收管。后于庭前舉行婚禮,俗稱”拜堂”。新郎由賓相陪伴站左方,新娘由陪伴站右方,然后贊禮人高喊“成禮”,宣讀“某些屬相人與新娘相克,不要進來”,繼而又喊“拜天地、拜祖先、拜雁、拜父母,夫妻交拜”。禮畢送新娘入洞房。22送親的人在新郎家吃兩次飯,叫坐席。第一次,上午約十點左右,菜十個,叫“十全”,吃圓饃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