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如何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如何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新課程語文標準》關于寫作的總目標是:“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進行寫作。”在階段目標部分,第一階段稱為“寫話”;第二、第三階段稱為“習作”;到第四階段才稱為“寫作”。葉圣陶先生在《語文教育書簡》中提到:“作文一課,我謂認定標的,師生全力以赴之。標的為何?文理通順而已……至于思想之高深,意境之超妙,皆關系于學養(yǎng),習作課所不克任也?!比~圣陶先生還說:“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潑地晝夜不息”。雖然這樣說,但是學生一聽寫作文就頭脹、頭疼,一寫作文就絞盡腦汁。由于我們的作文教學,往往為作
2、文而作文,為分數而作文,結果把作文當作編造謊言的園地,當作咬文嚼字文字的游戲,當作折磨心靈的苦差事。?其實,作文如泉源噴涌,是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而不是其他什么。相對于成人來說,學生的生活是單純的,是真誠的,是快樂的。這就是學生的“真性”生活,這就是學生作文的“泉源”。心中不快,通過作文渲泄,達到心平氣和;心中歡喜,通過作文訴說,心情恢復平靜。在作文里,可以上天入地,呼風喚雨;可以連接千里,審視古今;可以嬉笑怒罵,痛快淋漓……。如果這樣作文就能表達得淋漓盡致,內容充實、言之有物。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呢??一、樂于觀察,善于觀察。?大千世界,有寫不盡的人、事、物、景,生
3、活是海洋,并不缺少素材,缺少的是發(fā)現的眼睛,然而,學生作文往往空洞無物,這不是因為他們沒有觀察,而是不善于觀察,在觀察時,沒有得到正確的指點。因此,只要引導學生到生活的海洋里去遨游,去觀察,去體驗,促使學生去發(fā)現以往不曾發(fā)現的,獲得新鮮的感受,以使其有濃厚的寫作興趣,這樣學生就會用自己的筆描繪這個色彩絢麗的世界。?1.留心觀察。?要指導學生處處留心自己身邊的事物。如要寫一個熟悉的人首先就要確定觀察的對象,然后設法接近他,觀察他的肖像、衣著、言談、舉止、內心活動等,以防“身在此山中”,“不識真面目”。還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各種感覺器官去細致深入地觀察,提高觀察質量。如指導學生觀察菊
4、花時,首選通過視覺,了解菊花的形狀、顏色、姿態(tài);然后通過嗅覺,聞到它的花香;再通過觸覺,摸到它的實體;最后通過味覺,嘗到它的滋味。?2.帶情觀察。?學生在觀察客觀事物的過程中,一般伴有一定的情感。如看到美麗的景物,欣賞悅耳的音樂,一定會感到心曠神怡;看到丑惡的事物,聽到刺耳的聲音,一般會感到厭惡憎恨。也有的學生在觀察中漫不經心,對觀察的對象冷冷冰冰,寫起文章來平平淡淡,沒有半點生氣,缺乏真情實感。可見,培養(yǎng)學生帶著感情去觀察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這樣才能達到古人所說的“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會于物,因心而得”的境界.?二、樂于積累,善于積累。?葉圣陶先生說過:“學生所寫的
5、,必須是學生積蓄的”。學生作文是傾吐生活積累的的過程,是學生實際生活的反映?!对偌男∽x者》一文中,針對學生寫作的困難做過這樣的精辟分析:“是不是有時提起筆來卻覺得無話可說,有時眼前閃爍著景色的色彩、形象,筆下卻形容不出來呢?……”“無話可說”是指沒有生活的積累、生活的積淀,“形容不出來”是指缺乏語言積累、語言的表達。?1、生活積累,解決“無話可說”的問題。?我們應注重把學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指導學生做積累素材的有心人。?①參于生活,融于生活。?學生并不是生活的局外人,學生寫作文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認識生活的能力,更要引導學生積參與生活,有意識組織活動
6、,使學生有可能積累較典型的寫作材料。這不僅關系到作文教學的成功與否,也關系到能否在引導學生認識生活的過程中,深化作文主題。如進行寫人作文的訓練時,若單在靠作文指導時啟發(fā)學生選材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往往會一時想不起來而無從下筆。那么在寫作文前我們要組織學生開展“夸獎他(她)”“我佩服他(她)”“他(她)真行”等即興演講形式的主題活動,學生就會有較多時間去有意回憶,搜集所寫人物對象的有關材料。這樣,既可激發(fā)學生表達人物的欲望,產生作文興趣,又可以選擇出表現人物特點的典型材料。?②體驗生活,感悟生活。?一切的體驗、感悟來源于實踐,實踐出真知,學生在參與生活的過程中獲得了體驗、感悟,從
7、而成為作文的素材,我們從作文教學的需要出發(fā),有計劃地引導學生為積累作文素材而進行社會生活實踐活動。在實踐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生活實踐的感受。如學會某種技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做了某件好事受到他人贊揚的歡樂;遇到某種困難、挫折時的懊喪;受到一定的責難、誤解甚至諷刺打擊時的憤慨……引導學生應善于把這一切所見所感裝進自己的“素材倉庫”之中,素材積累多了,寫作文時就可以信手拈來,得心應手了。?2、語言積累,解決‘形容不出來’的問題。?相當一部分學生雖然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素材,但卻無法表達出來,或者表達得不夠確切,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