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高中語文粵教版必修5第四單元4-2陳情表》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陳情表哲思短章懂得感恩沒有陽光,就沒有日子的溫暖;沒有雨露,就沒有五谷的豐登;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友情和愛情,世界就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罢l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銜環(huán)結(jié)草,以報恩德。無論生活還是生命,都需要感恩。但,太多的人常常對別人給予自己的幫助和情誼、恩惠和德澤,以為是理所當然,便容易忽略或忘記,有意無意地站在了感恩的對立面。難道不是嗎?我們父母給予我們的愛,常常是細小瑣碎卻無微不至,不僅常常被我們覺得就應(yīng)該是這樣,而且還覺得他們?nèi)死?/p>
2、話多,樹老根多,嫌煩呢。而我們自己呢,哪怕是同學(xué)或是情人的生日,都不會錯過他們的PARTY,偏偏記不清父母的生日,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恨多于愛的人,一般容易缺乏感恩之情。心里被怨恨漲滿的人,便容易像是被雨水淹沒的田園,很難再吸收進新的水分,便很難再長出感恩的花朵或禾苗。不懂得懺悔的人,一般也容易缺乏感恩之情。道理很簡單,這樣的人,往往惟我獨尊,一切都是他對,對于別人給予的幫助,特別是指出他的錯誤彌補他閃失的幫助,他怎么會在意呢?不僅不會在意,而且還可能會覺得這樣的幫助是多余是當面讓他下不來臺呢。這樣的人,心如冰硬板結(jié)
3、的水泥地板,水是打不濕的,便也就難以再松軟得能夠鉆出驚蟄的小蟲來,鳴叫出哪怕再微弱的感恩之聲來。財富過大并鉆進錢眼里出不來,和權(quán)力過重并沉溺權(quán)力欲出不來的人,一般更容易缺乏感恩之情。因為這樣的人會覺得他們是施恩于別人的主兒,別人怎么會對他們施恩且需要回報呢?這樣的人,大腹便便,習(xí)慣于昂著頭走路,已經(jīng)很難再彎下腰、蹲下身來,更難于鞠躬或磕頭感恩于人了。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謙虛之德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對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彎腰,便是屬于前者;感受上蒼懂得要抬頭仰視,便是屬于后者。因此,哪怕是比自己再弱小的人給予自
4、己的哪怕是一點一滴的幫助,這樣的人也是不敢輕視、不能忘記的。修身名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醢彩兜秋w來峰》賞讀:不怕浮云遮住了遠望的眼光,只是因為身在最高層。俗話說,藝高人膽大。知識水平高了,一般的問題就難不倒他。人的修養(yǎng)達到了極高的境界,紛繁蕪雜的現(xiàn)實也迷惑不了他。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巍め尩涝p讀:原文是:“師示一偈曰:‘百尺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币馑际牵赫匈t大師拿出一個偈子,偈子上說:站立在百尺竿頭巍然不動,可以說是入了佛門了,但還沒有得到佛門的真諦。在百尺竿頭
5、上再往上走一步,離開了立足的竿頭立身于十方空靈世界,也能平靜自如,那才算修成了正果,得到了真諦。百尺竿頭須進步,比喻人不要滿足于已取得的成績,要繼續(xù)努力,不斷進取。學(xué)習(xí)任何知識都要精益求精。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巍ぬK軾賞讀:但愿我們身體健康,在相隔千里的土地共同欣賞這輪美好的明月。這里包含雙方想法一致,感情相通的意思。行成于思,毀于隨。——唐·韓愈《進學(xué)解》賞讀:事業(yè)的成功在于深思熟慮,事業(yè)的失敗在于因循隨便。知識卡片1.作家作品李密,字令伯,武陽人,自幼喪父,母改嫁,賴祖母劉氏撫養(yǎng)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
6、孝”名于鄉(xiāng)里。李密為人剛正,頗有文名,年輕時曾仕蜀漢,有相當高的外交才能。蜀亡,晉武帝多次召他為官,以故脫辭。祖母死后征為尚書郎,轉(zhuǎn)漢中太守。后免官回鄉(xiāng),度過晚年。本文選自《文選》,《文選》為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tǒng)編纂,世稱《昭明文選》。《文選》是一部文學(xué)作品總集,選錄自先秦至梁的詩文辭賦。2.寫作背景司馬氏集團通過陰謀和屠殺廢魏帝曹奐,建立了西晉王朝。為了鞏固統(tǒng)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為了籠絡(luò)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明賢到朝中做官。以文學(xué)見稱、曾多次出使東吳、歷職郎署的李密當然被列為籠絡(luò)的對象。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卻
7、又不從大道理講起,而是委婉陳辭,動之以情,恰到好處地解決了“不從皇命”的難題。無怪乎晉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說“士之有名,不虛然哉”,終于準如所請。此文詳盡而委婉地敘述了作者和祖母相依為命的處境,申述不能應(yīng)詔的苦衷。言語懇切,表情達意淋漓盡致,有扣人心弦之力。李密此文影響很大,被收在梁蕭統(tǒng)編輯的《文選》中,成為經(jīng)典名文,也收在《晉書·李密傳》中,在文化傳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3.文體知識古代奏章種類舉隅奏議是古代臣屬進呈帝王的奏章的統(tǒng)稱。它包括奏、議、疏、表、對策等。《文章有體序說》:“七國以前,皆稱上書,秦初改書曰奏。漢定禮儀
8、,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謝恩;二曰奏,以按劾;三曰表,以陳情;四曰議,以執(zhí)異。”(1)疏。是分條陳述的意思。如賈誼的《論積貯疏》。(2)表。是陳述某種意見或事情。如諸葛亮的《出師表》。(3)對策。古代考試把問題寫到策上,令參加考試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對策,如蘇軾的《教戰(zhàn)守策》。4.審美視窗人間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