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2019高考論述類文本閱讀》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2019年高考論述類文本閱讀整理人董營濤(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中國古典詩詞中的意象繁多,“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個?!傲弊鳛橐环N文學意象出現(xiàn),最早見于《詩經(jīng)·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贝罅窟\用柳意象的,是六朝時期。自詩歌興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負荷的涵義更加豐富和深刻。柳的意象在古典詩詞中往往運用“楊柳”一詞來表現(xiàn),如“曾栽楊柳江南岸,一別江南兩度春”(白居易),“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歐陽修)。那么,“楊柳”與“柳”到底是什么關系?有人認為“楊柳”是楊樹與柳樹的合稱。但從植物
2、學分類中分析,楊樹與柳樹外形區(qū)別很大,楊樹葉圓、樹高、枝挺,絕無柳的“依依”“裊裊”之態(tài)?!皸盍焙戏Q一說,實在不妥。有人認為古詩詞中的“楊柳”都是指柳樹。理由是民間傳說隋煬帝天性愛柳,下江都時將汴河兩岸全栽上了柳,因煬帝姓楊,于是“御筆賜柳姓楊”。但此事發(fā)生于隋代,即使此傳說確鑿,“楊柳”一詞早在先秦時期的《詩經(jīng)》中即已出現(xiàn),故此據(jù)不足為證。翻閱相關資料典籍,我們發(fā)現(xiàn),在古代“楊”“柳”是同義的。因此,古代文學作品中,楊與柳經(jīng)常換用。“柳”是中國古代詩歌中出現(xiàn)頻率極高而且寓意豐富的意象。它經(jīng)過長期的歷史文化積淀而形成,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
3、面。初春時節(jié),柳樹的枝條上就已綻出了粒粒新芽。柳樹早早地將春的訊息傳遞給人,也帶來了春的喜悅。王維《田園樂(其六)》:“桃紅復合宿雨,柳綠更帶朝煙?!庇锰壹t、柳綠與煙雨描摹了一幅生機盎然的春景圖。自漢代以來,“折柳”之風俗流行開來。因“柳”與“留”諧音,“絲”與“思”諧音,故古人借“柳”傳達送別之人對離人的無限相思之情。古人喜歡種柳,無論家中庭院,還是河畔池邊,遍植柳樹。故“柳”常作故鄉(xiāng)的象征,寄寓著人們對家園故土的眷念和對家的依戀。唐代許渾《咸陽城西樓晚眺》:“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遍_篇即寫自己登樓晚眺,見到蒹葭、柳樹這些
4、生在水邊的景物,勾起自己對故鄉(xiāng)無限思念的客居之愁。柳絮的飄忽不定,與騷客飄零、孤獨的處境相合,故“柳”“柳絮”又常被詩人們借以言“愁”。馮延巳《鵲踏枝》:“撩亂春愁如柳絮,悠悠夢里無尋處?!睂憺榇撼钏У呐訉λ鶒壑说淖穼げ粩唷4送?,柳樹姿態(tài)婆娑,與風情萬種的美麗女子極為相似。所以,柳又是風流多情的妙齡女郎的象征。劉禹錫《憶江南》有“弱柳從風疑舉袂”,生動再現(xiàn)了少女舞動時柔曼輕盈的身姿。陶淵明辭官歸隱后,在住宅旁種了五棵柳樹,自號為“五柳先生”,所以柳在古代詩人筆下有時也成了隱者的象征。唐代劉昚虛《闕題》:“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
5、即寫自己隱居山中的讀書之樂?! 。ㄕ幾允Y育君《古典詩詞中“柳”的意象分析》)1.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柳作為中國古典詩詞眾多意象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最早出現(xiàn)于《詩經(jīng)》中。B.“柳”又作“楊柳”,稱名不同,其實所指相同,在詩人白居易、歐陽修的筆下,寄寓了相同的感情。C.經(jīng)過長期歷史文化積淀,柳在詩歌中具有了豐富的意蘊,如慕春光、寫離情、抒鄉(xiāng)思等。D.古人常借柳表達思鄉(xiāng)思親之情,是因為古人喜歡種柳,無論家中庭院,還是河畔池邊,遍植柳樹,柳已成為故鄉(xiāng)的象征。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6、(3分)A.文章層次清晰,先論述了楊柳與柳之間的關系,進而對古詩詞中柳意象的含義進行了闡述。B.文章按時間先后順序對古詩詞中柳意象的豐富含義展開論述,闡述了其發(fā)展的歷史軌跡。C.文章在論述過程中大量引用古典詩詞,主要目的是使文章具有濃郁的文化氣息。D.因為家中庭院植有柳樹,許渾因此睹物傷懷,詠出了表達強烈思鄉(xiāng)之情的“蒹葭楊柳似汀州”的詩句。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楊樹與柳樹在外形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古人在作品中楊與柳經(jīng)常換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感情的表達。B.隋煬帝“御筆賜柳姓楊”的傳說并無確切根據(jù),因
7、而不能作為古詩詞中“楊柳”即指柳的證據(jù)。C.無論是許渾、馮延已還是劉禹錫等,都寫出了大量詠柳的詩篇,可見柳這一具有豐富情感意蘊的意象在古詩中廣泛存在。D.陶淵明辭官歸隱,種柳于屋旁,自號“五柳先生”,柳因此在相思、鄉(xiāng)愁等意蘊之外,又成為隱者的象征,寄寓了隱逸之樂。【參考答案】1.B【解析】B項,“寄寓了相同的感情”錯。2.A【解析】B項“按時間先后順序對古詩詞中柳意象的豐富含義展開論述”錯。C項“主要目的在于使文章具有濃郁的文化氣息”錯,主要目的在于增強文章說服力。D項“家中庭院植有柳樹”錯。3.D【解析】A項無依據(jù),依據(jù)原文只是提到了
8、給后人理解詩句制造了困擾。B項邏輯關系錯誤,文中有“即使此傳說確鑿……故此據(jù)不足為證”。D項,“完全是”說法過于絕對。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中國有1.8萬公里的海岸線,自秦朝統(tǒng)一到唐代,海岸線大體如